賀思雨+劉學峰+張麗+任甫+于鑫+李紅霖



[摘要]目的探討遼寧漢族成人的頭面部形態特征,進而了解遼寧漢族成人頭面部相互之間存在的差異,為法醫學、解剖學提供幫助。方法采取隨機調查的方法,在遼寧省內選取,城市調查點及農村調查點進行測量,體質測量方法按《人體測量手冊》中的有關規定進行,共分析頭面部指數5項。結果遼寧成人漢族以高頭型,超狹面型為主,女性以狹鼻型為主。結論遼寧漢族成人具有中鼻型,高頭型,特圓頭型,超狹面型,狹頭型特征。
[關鍵詞]頭面部;形態特征;遼寧
各民族體質特征,受遺傳、環境因素影響較多,通過此課題的研究全面地了解了不同民族間存在的種族特點及民族的起源問題,頭面部識別提供依據,對進化與發展問題指明方向,對各民族人群形態特征的對比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遼寧是東北較多的省份歷史悠久。據報道在遠古時代,遼寧地區就發現有人類勞動、繁衍、生息活動的跡象。本研究于2009年7月~2010年7月間,對遼寧漢族成人頭面部形態特征進行了調查測量研究,為探討我國各民族間的不同形態特征提供了研究價值?,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9年7月~2010年7月間,分別前往錦州市義縣張家堡村,鐵嶺市昌圖縣大四家子村和錦州市內進行測量。依據入選對象年齡,分五個組,20歲~組,30歲~組,40歲~組,50歲~組,60歲以上組。
1.2方法
本研究在被調查者知情同意的原則下進行測量,為減少測量時的誤差我們統一在夏季開展工作。項目開展前,調查人員進行了專業化培訓,規范測量標準。測量方法依據《人體測量方法》和《人體測量手冊》中相關規定進行。所有受試者身體健康,無殘疾,父母3代均系漢族。本項目對遼寧成人漢族頭面部測量指標22項及10項頭面部指數分型計算方法。
1.3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對所測的頭面部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遼寧漢族成人頭面部10項指數比較
最年輕的20歲~組女性主要以額頂寬為主。30歲~組,男女性均以頭寬高指數有統計學意義(P<0.05)。20歲一組,男女性均以頭長寬指數有有統計學意義(P<0.05),50歲~組,頭面寬指數在男、女性頭面部特征中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60歲以上組各項指數間未見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3。
2.2遼寧漢族聚類分析結果
從圖1~2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少數民族之間,頭面部形態特征比較相似,這樣的特征受地域和族源的影響。男性女性顯示南、北混合組,此特征屬北方形態居多,我省漢族屬北方的人群,如圖與聚類分析結果比較相近。
3討論
成年后人體面部軟組織的成分及含量要比骨性組織變化明顯,成人頭面部特征中年齡變化應最主要是頭面部皮下脂肪、彈力纖維及細胞成分、皮膚、骨組織與骨連接部位結構的緩慢變化逐漸引起的。遼寧成人漢族頭面部指數的特點與北方的干、冷氣侯有一定的關系。而面部狹鼻化充分說明受外界各種因素影響演化還在進行中。此趨勢說明,人類微觀演化受機制制約。頭面部骨性結構的變化與氣候、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同時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特點對頭面部特征的改變也有一定的關系。國外有報道選取葡萄牙成人做為調查對象,對頭面部做了測量,通過分析數據進行面部重建,這些研究為法醫在刑事案件中提供重要的線索。人類體質水平、頭面部特征等較多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經種族遷徙、基因交流及地域環境因素等影響,頭面部特征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據報道影響頭面部特征的因素有很多,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居多。人類的生長發育階段是離不開這兩方面因素的。然而自然環境受氣侯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對人類的生長發育是不可以改變的。但是社會因素,比如文化教育,家庭生活質量等問題在不斷的發生變化,這種情況是人類控制不了的。我國省數民族分布全國各地,主分布在西北部,這里有山區,牧區及邊區,這些改變與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狀況,生活習慣,人文環境等具有間接關系。我國少數民族所處的地球經度、緯度及海拔高度的差異性較大。同時,民族的遷徙以及及交錯分布,部分地區受戰爭及地理等原因影響又形成了不同的群體。所以眾多因素導致了遼寧漢族成人體質特征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