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張旸+張志明+郭燕芬+吳道清+趙鐘文+陳煜宇+吳方真

[摘要]目的探討代謝綜合征對膝骨關節炎病情的影響。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06例膝骨關節炎住院患者,按是否合并代謝綜合征分為兩組,代謝綜合征組(53例,25.72%)和非代謝綜合征組(153例,74.27%),對關節KL評級、炎癥指標水平進行相比較。結果兩組患者中膝關節KL評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CRP、ESR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膝骨關節炎患者合并有代謝綜合征的膝關節KL評級、炎性指標明顯高于未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尚需加強代謝綜合征的治療。
[關鍵詞]膝骨關節炎;代謝綜合征;臨床分析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膝骨關節炎已逐漸引起人們高度重視,最常見的關節疾病,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尤其嚴重,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病機制至今仍無定論,雖然長期以來膝骨關節炎被定義為“退行性膝骨關節病”,多認為是非炎癥機制參與的疾病。但近期的文獻研究表明,代謝性炎癥及炎癥因子在膝骨關節炎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代謝綜合征最早于1988年Reaven命名為胰島素抵抗綜合征(Insulinresistance syndrome)、x綜合征(Syndrome x),世界衛生組織在1998年更名為代謝綜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目前認為代謝綜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多種代謝成分異常積聚的臨床病理狀態,如;糖代謝異常、超重、脂肪代謝紊亂、高血壓等。
本研究著重通過比較KOA關節病變程度和炎癥指標,探討代謝綜合征對KOA的關節影響,以期為臨床尋找新的防治思路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06例KOA患者。按是否合并代謝綜合征分為兩組,MS組53例,男9例,女44例,年齡38~81歲,平均(58.9±7.6)歲。病程0.1~18年,平均6.5年;非MS組153例,男25例,女128例,年齡36~78歲,平均(57.7±9.5)歲。病程0.2~26年,平均8年;經比較,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1.2.1KOA診斷標準參照ACR 1995年制定的標準。x線膝關節OA分級用Kellgren-Lawtence分級法。
1.2.2代謝綜合癥的診斷標準采用國際糖尿病聯盟2005年的標準。
1.3排除標準
(1)近期有感染、外傷、手術史;(2)存在心、肝、腎功能不全及嚴重肺部疾病、嚴重血液系統疾病患者;(3)器官移植患者,惡性腫瘤患者。
1.4研究方法
詳細詢問病史情況,空腹過夜12h后測量身高、體質量、腰圍、收縮壓和舒張壓,計算BMI;體質量(kg)/身高(m2)。檢測血壓、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血脂、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膝關節影像學評估。膝關節影像學結果進行Kellgren-Lawrecne(KL)評級(0~Ⅳ級)。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對所有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的用(x±s)表示。數值型資料的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列聯表資料的分析采用x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檢驗,檢驗水準均為0.05。
2結果
2.1不同代謝綜合癥組分異常的分布狀況
206例KOA患者伴有肥胖者148例(71.84%),伴有高血糖者71例(34.47%),伴有高血壓者93例(45.15%),伴有血脂紊亂者87例(42.23%)。
2.2兩組的膝關節KL分級積分和c反應蛋白、血沉水平比較
MS組的膝關節KL評級高于非MS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MS組的C反應蛋白、血沉水平高于非MS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l。符合診斷代謝綜合征53例,患病率為25.73%。
3討論
膝骨性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臨床最常見的慢性關節病之一,其主要特征為膝關節軟骨組織的退變、破壞以及各種骨質增生改變。臨床癥狀和體征主要是膝關節的疼痛、腫脹、晨僵、關節積液及骨性肥大,可伴有骨擦音、活動功能受限或膝關節畸形。國內有報道膝骨關節炎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中國社會老齡化的進程逐漸加快,我國KOA患者數量越來越龐大,而對于KOA的疾病影響因素臨床上復雜多樣,因此其防治工作面臨嚴峻挑戰。臨床醫師了解KOA的相關影響因素對KOA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Engstrom等通過一組長達10余年的前瞻性臨床研究發現膝OA患者同時MS的患病率風險明顯增加;近年來研究發現,代謝性炎癥及炎癥因子在骨關節炎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
本研究將所有患者膝關節影像學KL分級評分進行統計比較,發現同時患有MS組的膝關節K分級高于未合并MS組嚴重而且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KOA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人們對KOA的發病機制不斷探索,認為KOA不是簡單的關節軟骨的退變或機械因素導致的疾病。MS的各個組分均對KOA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肥胖一直是被公認的影響KOA疾病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合并代謝異常。Wen CY通過顯微CT和組織學檢查來評估膝關節軟骨下骨損害的嚴重程度,發現高血壓和高血糖與此相關。Fadhil AS通過病例對照研究提示高血糖與KOA關節病變呈正相關而且具有預測作用。Mariely NP對202例患者進行橫斷面研究發現胰島素的應用可出現負相關。Rosa sc報道了關節軟骨細胞局部的高血糖環境暴露可以導致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進展,而高血壓對KOA關節影響的機制主要是因為軟骨下的血管缺血。Abdurhman s通過246名KOA關節影像學及血脂水平調查研究發現二者密切相關,其機制可能是血脂水平對骨髓病變的影響導致KOA進展。當然代謝綜合征這些組分也可能最終是通過血管病變這一個共同的途徑影響關節。這些臨床研究表明KOA的關節病變嚴重程度和MS的各個組分之間存在正相關與本研究符合。另外在本研究中還發現MS組的炎癥指標(C反應蛋白、ESR)相對于非MS組高。這種高炎癥狀態是因為KOA的關節炎還是代謝性炎癥所致的其機制還需要進一步闡明,有研究表明多是代謝異常所致炎癥指標增高。綜上所述,同時患有MS的KOA患者關節病變的嚴重性要高于未合并MS的患者,臨床上針對MS的防治對于KOA的疾病治療和病情進展可能獲益。
總而言之本資料顯示KOA和MS兩者之間關系密切,而且MS影響KOA關節病變的病情進展,KOA患者代謝方面的紊亂也可能是病情加重的重要表現之一。膝骨關節炎發病機制中代謝性因素尤其是其累積加重效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可。所以臨床上積極糾正其代謝紊亂,對于防治膝骨關節炎非常重要,由此對代謝綜合征的治療需要可能會成為膝骨關節炎的重要疾病管理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