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花
摘 要:農村孩子越來越多地進入城市上學,這些外來務工者的子女,身上有許多值得贊揚的閃光點。文章從勤勞,好習慣的榜樣;主見,創造力的基礎;擔當,責任心的升華三個方面研究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關鍵詞:幼兒教育;外來資源;外來務工者子女;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5-0034-01
社會在飛速發展,城鎮化進程也在迅速推進。如今農村孩子越來越多地進入城市上學,這些外來務工者的子女,身上有許多值得贊揚的閃光點。那么,該如何利用這些閃光點,開辟幼兒教育的新途徑呢?
一、勤勞,好習慣的榜樣
都說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這從一個側面也說明子女對父母來說是多么重要。同時,也就很自然地造成部分父母對于子女的寵愛。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孩子,享受著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待遇。而外來務工者子女相對來說,則沒有那么被寵愛,他們多是勤勞自立的孩子。作為幼兒教師,肩負著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使命,應該很敏銳地認識到這一點,將這種勤勞自立的優秀品質,潛移默化地教給孩子們。在平時,應當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孩子親自動手解決自己的事情。教師可以多進行表揚和獎勵,并制定相應規則:誰的課桌椅子打掃得干凈獎勵一分,誰在下課走的時候幫助老師打掃衛生獎勵一分……利用這種積分制的方法,培養孩子們愛動手勞動的優秀品質。在這個教育過程中,不要忘了家校聯合。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和家長們進行溝通,讓家長在家里也鼓勵孩子們養成動手勞動的好習慣。
勤勞自立的優秀品質都不陌生,都知道它對于孩子的一生有著重要影響,但究竟應該怎樣去培養,是新時期幼兒教師應該認真研究的課題。因此,應該深入挖掘外來務工者子女身上的這種優秀品質,在平時的教育中,對于這種勤勞自立的行為多加表揚與鼓勵,讓孩子們從小懂得養成勤勞自立的良好習慣。
二、主見,創造力的基礎
因為父母大多忙于打工,對孩子的生活干預得少,外來務工者子女往往都有自己的主見。主見指對事物有自己的意見或見解,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有的人一生都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沒有自己的主見,也沒有創造力。在當今,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注重創新興趣、創新欲望、創新意志、創新能力的培養。而要達到這個目標,沒有主見是萬萬不行的。幼兒教師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見,適當鼓勵孩子有自己的獨立思維,有自己的個性。在平時,家長和教師對于孩子的生活都會非常關心,容易使得部分孩子產生一種盲從思想,逐漸喪失自己的主見。因此,在平時的教育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思維能力。比如,在做游戲的時候,教師不要隨意指責和批評孩子的行為。孩子的言行越有自己的獨特性,想的辦法越奇特越好,這樣有利于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教師在孩子的心中往往是權威的象征,為了培養孩子擁有主見,教師可以在平時鼓勵孩子說“不”。比如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故意出錯,讓孩子明白教師也會犯錯誤。這樣,孩子就不會再盲從,從而擁有自己的獨立思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體會到,孩子們多數都有自己的思想。只是平時學校的教育方式或是父母的干預,把孩子們的想法扼殺在搖籃之中。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鼓勵孩子們具有主見,敢于按照自己合理的思維方式行動。有的哪怕是錯誤的,也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體會一下失敗的感覺,則學生對于某件事情的理解可能就會更加深刻。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深刻的認知能力、高度的注意力、敏銳的觀察力,以及豐富的想象力、獨特的思維力、高效的記憶力和創新實踐能力。
三、擔當,責任心的升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于外來務工者子女來說,可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對于城里的大多數孩子來說,可能并非這樣。在日常生活中,城里的孩子可能什么都是大人準備好,如果教師要求干什么,“爸爸沒有給我準備”之類的理由就可能自然地說出口。作為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注意培養孩子的擔當意識,培養孩子們的責任心。讓孩子們明白:有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早上家長送孩子上學的時候,可以要求孩子們自己走路上學、進教室。讓孩子明白上學是自己的責任,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當孩子們做到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記得表揚,但當孩子們沒有做到的時候,也不要忘了進行適當的批評。在上繪畫課的時候,安排兩個人負責分發繪畫用具,在下課的時候安排兩個人關燈,最后安排一個人關門,這樣為每個孩子提供承擔責任的機會。當然,在做這些之前,教師要給孩子們講清楚做事的規則等等。通過這些方法,教會孩子擁有擔當意識。
四、結束語
總之,作為教師,要有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外來務工者子女身上有許多優秀的品質,作為新時期的幼兒教師,應該抓住這個契機,把它作為教育兒童的一種新的契機。幼兒是人生的起點,教師應該注重內化這些外來資源,開辟出一種新的教育途徑,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可以開辟的新途徑還有很多。教師要注意多觀察孩子身上的優缺點,對于好的品質多加表揚與鼓勵,對于不好的要及時糾正。要給孩子們指出正確的方向,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雷萬鵬.新生代農民工子女教育調查與思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9).
[2]翟媛媛.幼兒感恩教育的實踐探索[J].淄博師專學報,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