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喆夫+董國姝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6)12-0031-03
摘要: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傳統融資模式主要有銀行貸款、汽車金融公司以及汽車財務公司等,各有其不足之處。為彌補傳統模式的缺陷,本文提出下列創新融資模式:預付款即保兌倉融資、應收賬款融資、私募股權基金融資和融資租賃公司融資,這些模式適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特殊需求,值得推廣。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供應鏈融資 保兌倉 回購擔保
應收賬款
一、引言
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受到政府的強力推薦和大眾的廣泛關注。新能源汽車以潔凈能源的電池作為主要動力裝置,目的是替代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傳統柴油或汽油汽車。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普及會遇到供應鏈融資問題,即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上,無論是供應商、汽車生產的整車企業,還是經銷商或終端消費者,都會出現資金約束,而當前供應鏈資金約束問題尤為突出的是電池供應商的融資。
針對上述問題,國內學者的研究多側重于傳統汽車行業,沒有針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特點提出有效的融資方式。田春芝和陳躍(2013)指出,融資租賃已經成為國外消費者購買汽車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我國汽車融資租賃業卻剛剛起步,存在多種風險,信用體系不完善。宋海燕等(2011)從銀行、汽車集團財務公司以及汽車金融公司三個方面對我國目前汽車供應鏈金融服務進行了分析,并對三種方式進行了比較,在此基礎上對銀行、汽車集團財務公司以及汽車金融公司的汽車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彭磊和鄭晗(2011)指出汽車行業供應鏈傳統的融資方式受到較多的制約,為確保資金的命脈,汽車行業必須考慮全新的融資模式,并分別針對汽車制造企業、上游供應商以及下游經銷商等不同的融資主體提出了不同的融資模式。李飛(2011)認為汽車金融是汽車生產廠家、經銷商和消費者之間的紐帶和核心,面對我國汽車金融的現狀,應當通過實現汽車金融服務機構主體合作、拓寬汽車金融機構的融資渠道并實現汽車金融產品多樣化等方式來促進汽車金融的發展。
國外學者從供應鏈融資優化的角度對供應鏈融資進行了詳細的探討。Marcus Kunter(2012)指出前人對供應鏈管理的研究僅僅停留在供應鏈協同的角度,多數研究并沒有考慮在資金約束情況下的資金流與物流的協同情況,供應鏈成員企業在資金約束的情況下,通過供應鏈融資等方式可以使得供應鏈成員企業利益得到優化。Chang、Ouyang和Teng(2003)研究了現金折扣和延遲支付下的供應鏈商業信用與經濟訂貨批量的相關問題。Wesley 和Farris(2009)認為利用供應鏈合作伙伴的資金成本優勢,通過現金流量周期策略影響賬款延遲支付期可以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盈利能力。
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傳統融資模式及其問題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延續了傳統的汽車金融服務體系,其融資模式比較單一,主要有銀行貸款、汽車金融公司和汽車財務公司等。
(一)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融資模式
在傳統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壟斷了大部分的金融資源并且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通過提供銀行貸款成為汽車生產商及供應商主要的金融服務機構。新能源汽車生產商及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在資金存在約束的情況下,也主要通過向銀行貸款的形式獲得資金。近幾年以深發展銀行為代表,各家商業銀行嘗試推廣汽車供應鏈融資,開始以整車企業為核心,逐步向上、下游的企業拓展業務,形成了供應鏈融資等新的模式。
新能源汽車的融資需求對銀行服務的技術以及專業化要求很高,然而目前情況下銀行缺乏相應的技術專業人才,不能形成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專業化的服務。此外,銀行貸款的融資模式不能覆蓋新能源汽車的整條供應鏈,且貸款單一模式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要求,也不能實現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整體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近些年銀行惜貸趨勢日益嚴重,資質較差的企業基本無法從銀行中獲取相應的貸款。
(二)汽車金融公司融資模式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于2003年頒布了《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并于2008年對其進行了修改。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我國的汽車金融公司也不斷涌現,根植于汽車產業集團內部,與其他金融服務相比具有更強的專業性。這類公司可以利用汽車集團的人才、技術等優勢,為汽車生產商提供更多的定制化融資服務。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可以與汽車金融公司進行積極的合作,以滿足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的融資需求。
但是在我國當前的金融監管體制下,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操作存在很多限制性因素,開展新能源汽車金融服務存在很多障礙。例如,我國的外匯管制制度要求汽車金融公司不能從境外調入資金,這一政策導致汽車金融公司的資金量遠遠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需求。此外,我國法律還規定新能源汽車金融公司不得在注冊地之外開設分公司,嚴重影響了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開拓。
(三)汽車集團財務公司融資模式
截至目前,我國汽車集團財務公司主要有東風汽車財務公司和一汽財務有限公司等。上述公司主要以汽車集團為依托,并且服務于整個集團的產業鏈,能夠提高整個汽車集團的資金使用效率,方便集團資金調配,降低資金成本。但汽車財務公司僅僅能覆蓋整個汽車集團內部,不能有效覆蓋整個汽車供應鏈,對汽車集團的上游供應商,汽車集團財務公司則極為被動。由于汽車集團緊緊依靠集團,其資金實力也相對薄弱。此外,汽車財務公司僅僅那么幾家,數量有限,并非所有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都能有汽車財務公司為其提供服務。
三、新能源汽車行業創新供應鏈融資的建議
針對上述傳統融資渠道的不足,本文提出下列融資方式:
(一)預付款即保兌倉融資模式
保兌倉業務是一種有回購擔保的供應鏈融資模式,指承兌銀行與經銷商(承兌申請人、買方)、供應商(賣方)通過三方合作契約,參照保全倉庫方式,即在賣方承諾回購的前提下,以貿易中的物權控制(如回購擔保等)作為保證措施而開展的特定票據業務服務模式。保兌倉模式下,針對這種風險上游核心企業(供應商)承諾回購期末積壓商品,等于將下游訂貨量超過需求導致積壓的風險全部或部分轉移給上游企業,實現了供應鏈風險共擔,并給予下游中小經銷商加大訂貨量的激勵,可以提升核心企業銷售量,從而增加渠道利潤。
在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中,動力電池系統是最核心的,目前其成本占汽車整車成本的50%。由于技術不成熟,新能源汽車電力驅動系統的生產商還要投入大量研發資金。因此,如果不解決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的資金問題,新能源汽車產業就不能取得長足發展。
由于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擁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因此,通過其較強的談判能力,可以與汽車生產商合作,開展保兌倉業務,緩解資金壓力。在保兌倉模式下,汽車整車生產商向銀行繳納一部分保證金,由銀行向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簽發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或者銀行指定的第三方物流機構保管貨物。銀行根據汽車生產商繳納保證金的金額向汽車生產商簽發提貨單,提供汽車電力驅動系統。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根據提貨單的內容向汽車生產商供貨,循環往復進行上述過程的操作。但在匯票到期后,匯票金額與保證金金額之間的差額需要由汽車生產商向銀行支付。如果汽車生產商不能向銀行支付匯票金額與保證金金額之間的差額,需要由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向銀行補付匯票金額與保證金金額之間的差額。這種融資模式有效地緩解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以及汽車生產商的資金壓力,還能擴大其市場份額,解決庫存問題,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
(二)應收賬款融資
電力驅動系統占新能源汽車整車總制造成本的50%甚至更多,因此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會對汽車生產商形成大量的應收賬款。若應收賬款不能得到及時回收會對上游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造成較大的資金壓力,不利于整個供應鏈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對于電池生產商形成的對汽車整車生產商的大量應收賬款債權,可以利用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來盤活存量的債權,緩解資金壓力。目前應收賬款融資存在三種模式:即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應收賬款轉讓融資(又可以細分為應收賬款轉讓并回購的融資和以應收賬款真實轉讓保理形式的融資),以及應收賬款流動化融資。
1.應收賬款質押融資。這里的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是指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將其對汽車生產商形成的應收賬款質押給銀行或其他機構,將其作為增新措施,以此來獲得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資金的融資模式。中國人民銀行于2007年9月30日頒布《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截至2014年底,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示系統記載了59.5萬余筆應收賬款轉讓登記,為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提供了巨大的方便。2015年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宣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將為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帶來了巨大的利好。
應收賬款質押模式下,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通過向汽車生產商提供新能源汽車電池,形成應收賬款。如果新能源汽車生產商由于資金壓力沒能及時向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提供貨款,致使后者形成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商的應收賬款,將此筆應收賬款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質押,以此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如果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向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提供的資金到期時,后者沒有按時足額償還貸款的,銀行不僅可以向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主張償貸款本金及利息,還可以主張行使質權,就新能源汽車生產商償還的應收賬款優先得到償還。這種模式能夠有效解決在新能源汽車生產商不能及時支付貨款的情況下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應收賬款周轉率降低的問題,緩解資金緊張的情況。隨著電子商務業務的快速發展,應收賬款質押融資也可以做成線上和線下兩種并行的方案。
2.應收賬款轉讓融資。應收賬款轉讓融資,即銀行及保理公司開展的保理業務。傳統汽車產業中的汽車生產商在整條供應鏈當中占有支配地位,汽車生產商的信譽比汽車供應鏈上其他成員的信譽更高。因此,上游供應商因業務往來形成的對汽車生產商的應收賬款會比較容易得到保理方的青睞。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的模式下,雖然新能源汽車生產商的支配地位有所削弱,但因為其實力雄厚、信譽較高,因此保理業務對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也比較容易操作。保理模式下,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形成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商的應收賬款后,將其原價或者折價轉讓給銀行、保理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由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相關合同的約定,向新能源汽車生產商收取相應貨款。
近年來,信托、基金子公司乃至銀行投行部門逐漸開展應收賬款轉讓及回購的融資模式。在這種融資模式下,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簽署相關協議將其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商的應收賬款轉讓并承諾在一定的期限內,將應收賬款進行回購。這種模式與傳統的保理業務相比,增加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生產企業的信用,得到了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的一致歡迎。
3.應收賬款流動化。近年來,信托市場出現應收賬款流動化產品,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也可以參考這種模式進行融資。應收賬款流動化模式是在應收賬款轉讓模式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應收賬款流動化模式下,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將其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商的應收賬款債權轉讓給信托公司,認購某信托計劃的次級份額,由信托公司負責募集信托計劃優先級份額,將優先級份額募集資金提供給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使用。新能源汽車生產商按照購買合同以及信托公司的相關交易安排向信托計劃還款,提供信托計劃的流動性。此種模式下,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可以不斷地將應收賬款認購信托計劃次級份額,信托公司也可以根據應收賬款的數量,不斷發行優先級信托計劃份額,從而給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以及汽車生產商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資金池。如此操作,解決了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新能源汽車生產商的存在多次反復融資要求的問題,降低了企業的操作成本及融資成本。
(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另類融資
除了上述的融資方式以外,新能源汽車產業還可以嘗試其他融資方式來滿足資金需求。2014年8月2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以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商可以采用與私募股權基金展開合作的方式,私募股權基金不僅可以為企業貸款,還可以通過股權的方式形成股權融資,甚至可以成立產業基金,利用合理、可行的資本運作方式幫助汽車產業實現整合,緩解資金壓力。
新能源汽車產業由于其巨大的產業政策支持力度,還可以與融資租賃公司進行合作。傳統模式下,主要是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與融資租賃公司進行合作,在新的模式下,并結合新能源汽車的結構以及成本特點,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新能源汽車生產商以及租賃公司可以探討并試行電池租賃模式,讓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商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商解決資金問題。
四、結論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著供應鏈融資約束的問題。傳統的銀行貸款是新能源汽車行業考慮較多的融資渠道,但商業銀行貸款的取得一向難度較高,而且由于專業化的銀行金融機構缺乏相關專業領域的人才,也限制了貸款的發放。汽車金融公司提供融資的模式在技術條件上遠勝過銀行貸款,但由于我國法制環境、監管政策的限制,嚴重影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汽車集團財務公司是由內而外產生的,更能體現出較高的資金使用效率。但這種模式的金融服務輻射面較窄,無法滿足整條供應鏈的資金需求。
所以,本文結合當前市場、政策法規等大環境背景,提出了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供應鏈融資的幾種融資模式,如預付款即保兌倉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該模式又可以分為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轉讓融資模式和應收賬款流動化的融資模式)以及私募股權、產業基金和融資租賃等其他方式,來滿足供應鏈上企業的融資需求。
參考文獻:
[1]田春芝,陳躍.汽車融資租賃信用風險控制研究[J].財會通訊,2013,(1).
[2]宋海燕,周巍,黃婭麗.我國汽車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研究兼談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策略[J].金融創新,2011,(12).
[3]彭磊,鄭晗.我國汽車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與經濟,2011,(09).
[4]李飛,黃樂.我國汽車金融的資金鏈研究[J].會計之友,2011,(15).
[5]Marcus Kunter.Coordination via cost and revenue sharing in manufacturer-retailer channel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2,216(2).
[6]Chang C T,Ouyang L Y,Teng J T. An EOQ model for deteriorating items under supplier credits linked to ordering quantity[J].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ing,2003,27(12).
[7]Wesley S,Randall,Farris II T.Supply chain financing:using cash-to-cash variables to strengthen the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9,39(8).
[8]陳瑞青,白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汽車工業研究,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