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聲智
由于教育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對教師進行績效考核的標尺難尋,實際操作難度加大,曾經讓筆者陷入極度的糾結與困惑之中。我們一直秉承績效考核宜“粗”不宜“精”的原則,對教師績效考核著重從工作崗位、師德修養、專業發展、教學業績等四個方面進行。通過近幾年的實踐,不斷改進完善績效考核方案,增強了績效考核結果的公信力。
一、工作崗位:設崗定責,以崗定薪
學校的工作主要涉及后勤工作、教學工作、管理工作。其中,教學工作最為復雜,因為學科不同、課時不同、課前乃至課后工作量也不盡相同。比如,同為語文學科來說,倘若以課時計算工作量的話,高段教師覺得不公平,因為高段試卷批改和習作批改需要大量的時間;對于一個語文教師和一個體育教師來說,一個班的語文教師抵得上任教多少節體育課的教師的績效工資?管理工作,既有校長崗位,又有副校長崗位和中層管理崗位,還包括眾多班主任崗位,這些崗位每月津貼多少,一年又拿幾個月……如果在考核時過于強調量化,勢必造成不公平、不科學,引起教師之間錙銖必較,斤斤計較,甚至鬧意見,造成人際關系不和諧的局面,從而影響學校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此,我們淡化了量化成分,在工作崗位上采用了“設崗定責,以崗定薪”的方法。
1.年初,我們將績效總金額的75%拿出來作為工作崗位分配,扣除管理崗位金額(管理崗位津貼起初實行績效工資就確定了,之后一直沒有上調),計算出人均崗位大致金額數。
2.學校在教師中間征求各崗位薪酬意見,通過教代會表決通過。
3.學校依據崗位制定相應細則,相關部門每月對教師的主要工作進行考核,對同一學科的考核結果只分為三個等級,一等和三等的人數比重相同,且比重不能太高。且三等的獎勵性績效工資要低于一等的10%。
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多元評價
教書育人,師德為先。師德決定了教師的敬業程度和專業程度,決定了其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同時教師的德行也是學校乃至整個教育行業的精神風貌。因此,除工作崗位之外,我們將師德考核納入到教師績效考核的范疇,其目的是激勵教師敬業愛崗、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踐行師德。這樣,我們將績效總額的10%納入績效考核,著力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考核,將結果也分為三個等級,且三等的獎勵性績效工資要低于一等的20%。
1.對于嚴重違紀、違規的,如違規補課、濫發教輔資料的除了不能評先表模外,取消當年30%的績效工資。
2.師德考核主要采用全校教師無記名投票統計,按優秀提名數量多的確定為優秀等級。投票方式采用“3+3”的方式,也就是一張票只能投本辦公室的三張票和其他年級辦公室的三張票,否則作廢。讓教師參與評價,是因為教師之間朝夕相處、接觸機會較多,相互理解。
三、專業發展:激發活力,促使進步
績效考核的目的是通過激勵教師來促進教師、學生、學校共同發展,從實施的情況來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為對教師考核過分看重結果,淡化過程的考核。為此,我們將績效金額的12%拿出來考核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樣也是將結果分為三個等級,且三等的獎勵性績效工資要低于一等的10%。旨在通過過程管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考核年初教師制定的專業發展個人規劃落實情況。個人規劃主要包括教師的三筆字、計算機、課題研究所要達到且超過上年度的等級,還要包括閱讀書籍以及閱讀筆記或讀后感。
考核同行之間的相互聽課、集體備課、校本研訓等活動參與情況。
考核教師的電子閱讀和電腦寫作。我們要求每位教師都要開通博客,在博客上要經常寫博文,并且轉載有較高質量的博文。
四、教學業績:淡化分數,綜合評價
以往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業績的主要途徑時,教師不惜犧牲學生的成長來換取分數,過重的課業負擔把學生折磨成了“矮子、瞎子、駝背”。為此,我們將教學業績的評價淡化了,金額從過去的8%降為3%。著力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評價:
達到學校學期初規定的基本要求。凡是到達基本要求,該塊相應金額全拿回,超過或降低部分,每5分一檔,則增加或扣除相應數額。
考核學生參與各級各類活動獎勵,每一個等級都制定了相應的金額。
考核教師突出貢獻,包括學術論文發表、教研成果獲獎、課題研究結題等。
教師績效考核是一項十分艱巨、復雜的工作,它沒有標準模式,沒有最佳方案,我們甚至難以回答“教師的績效考核到底應該考核什么”這一問題。但是,筆者認為,教師的績效考核應與能有助于教師發展,有利于學生成長,有利于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掛鉤。
(作者單位:湖北潛江市后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