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芬 魯勁松 孟慶娟 趙月康 王金環



[摘要]目的用乙醇套用法對藿香正氣水陳皮滲濾工藝進行改進,節約乙醇,并確定最佳套用參數。方法以橙皮苷溶出量為評價指標,與正常工藝溶出總橙皮苷量進行比較,通過單因素試驗考察套用續濾液的量與節約乙醇的量對橙皮苷溶出的影響,并確定最佳套用參數。結果藿香正氣水陳皮滲濾乙醇套用工藝最佳參數為套用600mL續濾液,節約500mL乙醇。結論確定了藿香正氣水陳皮滲濾最佳套用參數且節約乙醇20%。
[關鍵詞]藿香正氣水;陳皮;乙醇套用
[中圖分類號]R9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3-68-04
藿香正氣水為祛暑劑,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腸胃型感冒見上述癥候者,2010年版《中國藥典》藿香正氣水的制法項下規定陳皮、蒼術、厚樸、白芷分別用60%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濾,含量測定項下有橙皮苷、厚樸酚及和厚樸酚含測。大生產中如何在符合注冊工藝的前提下節約乙醇是企業應研究的課題。本實驗用滲濾時收集的低濃度續濾液作為另一份藥材浸漬溶劑,即乙醇套用法進行操作,以橙皮苷溶出量為評價指標,對乙醇套用工藝和正常工藝溶出總橙皮苷量進行比較,確定乙醇套用工藝有效性及最佳方法,為大生產節約乙醇提供了重要參考,并對其他藥材乙醇套用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儀器與材料
1.1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型號Agilent 1100,天平(北京醫用天平廠,型號HC-HPl2A-50,分度值5克),滲濾設備(玻璃層析柱12mm×350mm,上海達豐玻璃儀器廠)。
1.2材料
橙皮苷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21-201014);陳皮(亳州國奧藥業有限公司,批號Y371-130201,Y371-130501,Y371-130504),乙醇(避暑山莊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為飲用水。
2.方法與結果
2.1陳皮滲濾工藝中乙醇套用工藝優化設計
取3批質量均一陳皮藥材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240g,套用工藝實驗再均分成兩份,每份120g。以總橙皮苷為評價指標,對乙醇套用工藝和正常滲濾工藝溶出總橙皮苷量進行比較,考察套用不同數量的續濾液對橙皮苷溶出的影響。
2.2樣品評價方法(橙皮苷的含量測定)
2.2.1色譜條件 色譜柱:牌號Agilent;編號99;填充劑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粒徑5um;內徑4.6mm;長度150mm,流動相:乙腈-0.05mol/L磷酸二氫鈉溶液(用磷酸調節PH值至3.0)(20:80),濾過(045um),超聲脫氣。流速lmL/min。檢驗器類型VWD,檢測波長284nm。
2.2.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0.01629g(含量:95.1%)橙皮苷對照品(使用前無需處理的),置25mL容量瓶中,用色譜純甲醇溶解,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得到質量濃度為O.06213mg/mL對照品溶液。
2.2.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本品lOmL,至25mL量瓶中,加50%乙醇適量,混合均勻,稀釋到刻度,濾過,取續濾液,即得。供試品進樣量5uL,對照品進樣量5uL。
2.2.4線性關系的考察精密量取0.25、0.5、1.0、2.5、5.0mL對照品溶液,用色譜純甲醇溶解后轉入lOmL量瓶中,分別取上述溶液5uL進樣,測定峰面積。將峰面積值(Y)對質量濃度(x)進行線性回歸Y=382.55X+329.72,r=0.9999,表明橙皮苷在0.01549~0.6197mg/mL線性關系良好同。見圖1,見表1。
2.3原有工藝簡介
根據《中國藥典》2010版藿香正氣水的制法所述,藿香正氣水為復方制劑,由10味藥組成,配方為滲濾藥材為240g,白芷160g,陳皮160g,厚樸(姜制)160g,蒼術160g,水提藥材為生半夏240g,茯苓240g,大腹皮20g,甘草浸膏1.6mL,廣藿香油0.8mL,紫蘇葉油,白芷、陳皮、蒼術、厚樸分別用60%乙醇作溶劑,浸泡24h后進行滲濾,前1種收集初濾液500mL,后3種各收集初濾液400mL,備用,然后繼續滲濾,收集續濾液,再經過濃縮混入初濾液中;合并水提浸膏及滲濾液溶液,混合均勻,用乙醇和水調整乙醇含量到合適濃度,使總量為2050mL,再經過靜置,濾過,灌裝工序,即得。
原有工藝實驗每份陳皮藥材240g,依據法定處方換算出每次實驗使用的溶媒總量為2400mL,浸泡時每份需加入1000mL溶劑沒過藥材溶劑,收集總量為600mL初濾液,且藥典最低標準為總橙皮苷量為553mg。生產中滲濾使用的乙醇量大一直是企業所關心的問題,也是滲濾工藝的缺點之一。
2.4正常工藝實驗
陳皮240g,藥材表面積1.5cm×1.5cm,浸泡時加入的乙醇量1000mL,浸泡24h,初濾液滲速為lmL/(min·kg),續濾液滲速為2mL/(min·kg),批號為y371-130201,y371-130501,y371-130504的陳皮實驗數據,見表2。
2.5乙醇套用工藝實驗簡介及優點
乙醇套用工藝實驗陳皮每份240g,再均分成兩份,根據《中國藥典》2010版工藝處方換算出第一份陳皮120g使用的溶劑總量為1200mL,收集初濾液、續濾液另器存放;另一份陳皮120g用陳皮的續濾液套用作為浸泡的溶劑,并確保使用的溶劑總量為1300mL(續濾液與60%乙醇之和),收集陳皮初濾液,合并兩份初濾液共600mL,具體工藝流程見圖2。乙醇套用工藝實驗能節約乙醇,能提高橙皮苷量,減少濃縮時間,減少能量消耗,環保。
2.6乙醇套用工藝優化實驗
本實驗以總橙皮苷溶出量為評價指標,參考《中國藥典》2010年版工藝,對陳皮乙醇套用工藝和正常工藝溶出總橙皮苷量進行比較,考察套用不同續漉液數量對橙皮苷溶出的影響
2.6.1套用800mL續濾液的影響
陳皮①120g,浸泡時加入的乙醇量500mL,藥材表面積1.5cm×1.5cm,浸泡24h,初濾液滲速為lmL(min·kg),續濾液滲速為2mL/(min·kg);陳皮②120g用800mL續濾液套浸泡24h,初濾液滲速為lmL/(min·kg),續濾液滲速為2mL/(min·kg),考察套用800mL續濾液的影響。3個批次陳皮實驗參數,見表3。
與2,5實驗作對比,數據顯示不同的3批陳皮藥材套用800ml續濾液總體效果不好,穩定性差,只有批號為y371-13501陳皮總橙皮苷量有所增加。
2.6.2套用700mL續濾液的影響
陳皮①120g,浸泡時加入的乙醇量500ml,藥材表面積1.5cm×1.5cm,浸泡24h,初濾液滲速為lmL(min,kg),續濾液滲速為2mL/(min·kg);陳皮②120g用700mL續濾液套浸泡24h,初濾液滲速為lmL/(min·kg),續濾液滲速為2mL/(min·kg),考察套用700mL續濾液的影響。3個批次陳皮實驗數據,見表4。
與2.5實驗作對比,結果顯示不同的3批陳皮藥材套用700mL續濾液總體效果良好,但批號為y371-13504陳皮總橙皮苷量有所減少。
套用600mL續濾液的影響陳皮①120g,浸泡時加入的乙醇量500mL,藥材表面積1.5cm×1.5cm,浸泡24h,初濾液滲速為lmL/(min·kg),續濾液滲速為2mL/(min·kg);陳皮②120g用700mL續濾液套浸泡24h,初濾液滲速為1mL/(min·kg),續濾液滲速為2mL/(min·kg),考察套用600mL續濾液的影響。3個批次陳皮實驗數據,見表5。
與2.5實驗作對比,數據顯示不同的3批陳皮藥材套用600mL續濾液總體效果好,總橙皮苷量都有所增加。
2.7最佳參數與驗證結果
以上所有數據表明套用600mL續濾液,節約500mL 60%乙醇為藿香正氣水陳皮滲濾乙醇套用工藝最佳參數。取陳皮藥材3份,每份240g,套用工藝再均分兩份,每份120g,按照上述最優條件進行滲濾,結果正常工藝總橙皮苷量為745mg,乙醇套用工藝總橙皮苷量為760、751mg。驗證結果表明,按該乙醇套用法滲濾出的總橙皮苷量比正常工藝要高,且能節約乙醇20%,驗證了乙醇套用工藝最優條件的合理性。
3.討論
本實驗的陳皮乙醇滲濾工藝選用套用方法,以橙皮苷的量為指標進行評價,以確切的實驗數據證實了乙醇套用工藝的可行性并確定了陳皮乙醇滲濾套用工藝的最優條件,節約乙醇達到20%。從溶出的原理ds=?DF(dC/dx)dt,其中擴散時間為dt,在dt時間內物質(溶質)擴散量為dS;擴散面積為F,代表藥材的粒度及表面狀態;濃度梯度為dC/dx;擴散系數為D;擴散趨向平衡時濃度降低表示負號可得出dC/dx即濃度梯度差越大,浸出效果越好。本實驗正好運用了最后出來的續濾液濃度低,濃度梯度差大的特點,對續濾液進行二次利用,達到節約乙醇的目的。同時,套用工藝與正常工藝相比,收集到的續濾液量要減少40%左右,濃縮時間減少40%,節約了蒸汽40%。而套用工藝的不足之處是增加了生產周期,正常工藝生產周期為約7d,套用工藝則要約10d,但在生產任務不忙時完全可以采用套用工藝。
本實驗的陳皮藥材為均一,各項參數可靠,與相關研究比較,第一次以橙皮苷的量具體數據評價乙醇套用工藝的有效性,節約乙醇達到20%,為大生產提供了套用工藝具體的直觀數據,能為大生產節約生產成本與保證質量提供比較可靠的信息,并對厚樸、白芷、蒼術的乙醇套用研究及其他中藥品種滲濾工藝的改進提供了具體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