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鏡英 曾顧梅 張瓊嬌 許冬萍 黃水榮


[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聯合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尿毒癥慢性并發癥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尿毒癥患者共70例,按照入院時間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n=35)與觀察組(n=35),對照組患者接受單純血液透析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聯合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慢性并發癥緩解情況、實驗室檢驗結果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尿毒癥慢性并發癥治療總有效率為80.0%,明顯高于對照組57.1%(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BUN、Cr、PTH及β2微球蛋白含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并發癥發生率為5.7%,明顯低于對照組22.9%(P<0.05)。結論 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聯合針對性護理對尿毒癥患者并發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能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代謝產物,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血液灌流;血液透析;針對性護理;尿毒癥;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8—128—04
尿毒癥是各種腎臟病晚期共有的臨床綜合征,也稱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發病率約為8.0%~12.0%。由于尿毒癥患者腎功能呈持續性損害,導致殘存腎功能不能將多余的代謝產物排出或維持內環境穩態,當體內毒素累積到一定程度后,可出現多系統的并發癥。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是治療尿毒癥的主要血液凈化方式。本研究結合我院多年對尿毒癥患者血液替代治療的經驗,聯合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及針對性護理治療尿毒癥慢性并發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腎臟替代治療的尿毒癥患者共70例,納入與排除標準:(1)患者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或腎臟病理穿刺等輔助檢查符合尿毒癥的診斷標準。(2)患者行血液透析每周不少于2次。(3)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肺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4)排除不愿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的患者。研究內容與隨機分組方式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依據隨機數字表,按照所有患者初次入院時間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齡(52.4±5.6)歲,平均透析時間(4.2±1.2)h。觀察組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齡(53.1±5.4)歲,平均透析時間(4.41±1.34)h。兩組患者性別比、年齡及透析時間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單純血液透析治療與護理,透析前向患者講解透析相關注意事項,透析穿刺時注意嚴格無菌操作,透析過程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透析具體方法為:患者使用F7 HPS透析機,透析膜為聚砜膜,將透析機參數調整為:流量500mL/min,血液流速250mL/min,并使用肝素鈉[葛蘭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J20130169]常規抗凝。觀察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聯合針對性護理干預。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方法為:應用血液透析機將血路管與灌流器連接好,先用0.9%氯化鈉溶液(浙江都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H33020615)2500~3000mL預沖灌流器,沖洗微粒及氣泡,然后再將灌流器與透析器連接,用0.9%氯化鈉溶液(浙江都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H33020615)500mL+肝素鈉[葛蘭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J20130169]50mg預沖,沖洗完畢,建立血管通路,可采用全身肝素法,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病情,治療2h,結束時用0.9%NS回血。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1)健康宣教:向患者解釋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的知識和目的,介紹聯合治療的方法和步驟,使患者正確認識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保證治療順利進行。(2)血管通路護理: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過程中保持各種管道清潔無菌,密切觀察管道有無脫落扭曲,各個管路連接緊密,以防漏氣造成空氣栓塞。(3)預防低血壓護理:HD+HP治療體外循環的血量較多,每半小時監測一次血壓,同時觀察患者情況,如出現出汗,打呵欠,便意等低血壓先兆,及時報告醫生,遵醫囑及時處理,去枕平臥,減慢血流量,停止超濾,補液等。(4)過敏反應護理:治療開始0.5~1h注意患者有無寒戰、發熱、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出現,如出現,考慮過敏反應,及時報告醫生,遵醫囑予地塞米松5mg靜脈注射,一般數分鐘癥狀緩解。(5)預防凝血護理:治療過程中應加強巡視,注意灌流器,透析器和管路的血液顏色,靜脈壓,跨膜壓的參數及變化情況,適當調整肝素用量。(6)皮膚護理: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觀察有無皮下出血,淤血情況,如發生出血,及時報告醫生,并停用肝素,必要時予魚精蛋白對抗肝素。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尿毒癥慢性并發癥緩解情況,及患者透析前后血液中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creatinine,Cr)、β,微球蛋白、甲狀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含量與并發癥發生率。尿毒癥慢性并發癥包括:高血壓、皮膚瘙癢、骨痛、睡眠障礙、不安腿綜合征,尿毒癥慢性并發癥緩解情況采用等級制評價。(1)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2)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部分消失或部分緩解。(3)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無緩解或出現加重趨勢。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經過SPSS19.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尿毒癥慢性并發癥緩解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透析后并發癥緩解情況比較見表1,由表1可知,觀察組顯效16例,有效12例,總有效率為80.0%,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57.1%(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UN、Cr、β,微球蛋白、甲狀旁腺素(PTH)含量比較見表2,由表2可知,兩組患者治療前BUN、Cr、β,微球蛋白、PTH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BUN、Cr、β,微球蛋白、PTH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BUN、Cr、β,微球蛋白及PTH含量均低于治療前(t=4.8733,39.1516,6.1354,5.2754,9.6166,52.8577,15.2785,6.6459,P<0.05)。
2.3兩組患者安全性分析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生的并發癥主要包括:低血壓、過敏、造瘺口感染及皮下淤血。觀察組出現造瘺口感染1例,皮下淤血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7%,對照組出現低血壓4例,過敏2例,造瘺感染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2.9%。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x2=4.2000,P<0.05)。
3討論
尿毒癥患者由于體內代謝產物無法及時排出,導致多系統臟器受累而呈現不同臨床并發癥,高血壓、骨痛、皮膚瘙癢及不安腿綜合征是主要臨床并發癥,部分研究表明,尿毒癥患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多由于體內大分子物質如PTH及β2微球蛋白累積有關。骨痛是由于腎性骨病造成的,尿毒癥患者體內血鈣較低、血磷較高,引起PTH增高,導致骨吸收增強、骨樣組織增多及骨改建活躍等病理生理變化,同時β2微球蛋白可導致周圍關節及組織發生淀粉樣變引起腕管綜合征、囊性淀粉樣骨損害等損害。
本研究對比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及相關護理措施與單純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患者慢性并發癥的療效,結果發現,觀察組尿毒癥慢性并發癥如高血壓、皮膚瘙癢、骨痛等治療總有效率為80.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血液灌流利用苯乙烯,二己烯苯聚合物作為吸附劑,可以有效改善血液相容性,通過中性大孔樹脂吸附血液中的代謝產物,特點是吸附容量較大,且速度較快,對中大分子清除效果較好,故本研究觀察組治療后PTH及β2微球蛋白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血液透析是通過將血液引出體外,通過人工半透膜進行代謝物質濾過,能有效將體內代謝產物如水、電解質、及尿毒癥代謝產物如肌酐、尿素氮清除,其清除作用是通過擴散與對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BUN、Cr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但血液透析由于受到人工半透膜及透析原理的限制,對于中大分子的清除效果往往不佳,部分研究顯示,單純進行血液透析患者往往會出現甲功能亢進、周圍神經病變等并發癥,與體內PTH過高有關。本研究聯合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尿毒癥患者體內水、電解質、代謝產物及中大分子物質,能夠較好的改善慢性并發癥,療效確切。同時實施相關護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透析相關護理措施保證護理過程順利進行。健康宣教通過介紹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相關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緊張情緒,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本研究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是因為本研究針對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中易出現的并發癥,針對性的采取血管通路護理、預防低血壓、過敏、凝血護理及皮膚護理,能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與綜合化護理能夠有效改善尿毒癥患者慢性并發癥臨床癥狀或體征,能有效清除血液中代謝產物,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