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玲, 何家理
(1.上海海洋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上海 201306;2.安康學院 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 安康市漢江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陜西 安康 725000)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安康市漁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
李國玲1, 何家理2
(1.上海海洋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上海 201306;2.安康學院 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 安康市漢江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陜西 安康 725000)
[目的] 分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因水質保護對漁業發展的影響程度,為陜西省安康市漁業養殖結構調整提供科學依據。 [方法] 運用文獻查閱法和調查法,分析影響安康市漁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 [結果] 從長遠看,水質保護對漁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但從短期來看,則會在年產值、養殖技術選擇、消費群體選擇等方面形成限制性因素。濾食性魚類養殖年產值僅相當于投食性魚類養殖收入的10%,漁業養殖結構調整使安康市漁業養殖收入大幅度下降。 [結論] 采取政府護水宣傳與補償相結合推動漁業結構調整,科學指導選擇優良濾食類魚種與培訓相結合提高養殖技術,政策引導使水產品逐步向市場多元化方向發展等措施促進安康市漁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南水北調; 水質保護; 漁業影響; 限制因素; 對策
文獻參數: 李國玲, 何家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安康市漁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J].水土保持通報,2016,36(4):298-302.DOI:10.13961/j.cnki.stbctb.2016.04.051
漁業是農業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直受到國家的廣為關注。中國漁業,在“以養殖為主,養殖、捕撈、加工并舉”方針指導下走上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安康市位于漢江上游,安康段水電梯級開發以石泉、喜河、火石巖、蜀河等4大電站形成的庫區成為網箱養魚的天然場所。安康漢江水域網箱養魚已經初具規模,養殖的魚類以投食性魚類為主。因南水北調水質保護減排要求投食性魚類養殖方式向濾食性魚類養殖方式轉變,由此引起養殖方式、生產周期、魚類特性、消費群體等因素的結構性變化,濾食性魚類養殖產值收入僅相當于投食類魚類養殖收入的10%,漁業養殖結構調整使安康市漁業養殖收入大幅度下降。探討水質保護對漁業的影響程度及漁業養殖結構調整應對之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保護要求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長1 432 km,從丹江口水庫取水,沿唐白河平原及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開挖渠道,橫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4大河流,主要向流域附近的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5省市供水,重點解決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等沿線城鎮生活和工業用水問題,并兼顧農業和其他用水。工程共分為2期建設,1期于2003年12月30日正式開工,總投資208億元[1]。經過10 a的建設,1期工程已于2014年12月建成通水,預計年調水規模9.50×109m3[2]。調水工程設計要求漢江出省斷面水質保持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丹江出省斷面水質保持在Ⅲ類標準[3]。安康市位于漢江上游,水質基本保持在Ⅱ類標準,屬于優質水源功能區,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根據陜政函[2007]125號的批復,安康市共有18處水源地(表1),其中水源地保持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11處,南水北調丹江口水庫70%的水量來自漢江安康段,因此,對水源地水質保護要求較高。
1.2安康市漁業養殖發展現狀
安康市境內河流密布,池塘和水庫星羅棋布,共有水域面積4.13×104hm2,其中水產養殖面積2×104hm2,水資源十分豐富,發展漁業養殖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漢江上游安康段水電梯級開發以石泉、喜河、火石巖、蜀河等4大電站形成的庫區成為網箱養魚的天然場所。1979年以前,安康市漁業養殖以水庫天然養殖和池塘養殖為主。1979—1999年,隨著安康水產工作站和漁政站的成立,開始實施庫區養殖,并進行規范化管理。1999—2008年,安康對水產養殖業進行全面調整,大水面養殖帶動庫塘養殖,以科學合理的經營模式發展大水面網箱集約養殖,積極引進大型濾食性魚類品種。養殖形式也呈現多元化,人工養殖也由原來的庫塘自然散養向稻田養魚、圍欄養魚方向轉變,大水面網箱養殖和池塘高效養殖得到快速發展。截止到2008年,安康市水產總產量達到7 844 t,總產值達到1.08億元。2009—2013年,《安康市2009—2013年漁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發展池塘、水庫、稻田等多種模式的生態漁業,推廣生態化集約養殖技術。到2013年底,水產品總產量由1.18×104t增長到4.25×104t,增長了3倍多,人工養殖總產量由7 458 t增長到32 876 t,人工養殖中的網箱池塘集約養殖產量達到2.41×104t,占人工養殖總產量的73.41%,其中網箱養殖產量占人工養殖總產量的57.70%,池塘養殖產量占人工養殖總產量的21.39%,水庫養殖產量達到8.50×107t,在人工養殖產量中所占的比重為25.86%,稻田及其他養殖方式產量分別僅占人工養殖總產量的0.17%和0.57%(表2),水產業總產值占安康市農業總產值的19.72%。水產養殖收益是傳統農業收益的5~8倍,名特優更是傳統農業收益的10~20倍,乃至更高,因此很受養殖企業(農戶)歡迎,也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百億增收工程”主要經濟增長點。

表1 安康市水源地分布及水質
注:資料來源于陜政函[2007]125號批復。
1.3水質保護要求與傳統投食魚類養殖方式產生沖突
在魚類養殖中分為投食性魚類養殖和濾食性魚類養殖。投食性魚類養殖是指通過人工投放飼料喂養魚類的養殖方式。生產周期短(1~2 a),產值高,喂養飼料產生的排泄物會造成水質污染;濾食性魚類養殖是指不投放飼料而依靠自然捕食水中浮游生物為食自然生長的魚類養殖方式。生產周期長(3~5 a),產值低,不會造成水質污染。這兩種養殖方式中的魚種是不同的。據安康市瀛湖庫區網箱投食與非投食養殖匙吻鱘對比試驗了解到,投食式網箱養殖區的磷、氮的含量一般高于非投食式網箱養殖區,水體透明度和pH值下降,溶解氧也相對較低,這是因為投食式網箱養殖大量人工飼料的投喂,不可避免會產生許多殘餌和魚類糞便增加了水體中營養物質的濃度,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污染水環境。另外,有研究表明投食式養殖區底泥增厚,殘餌和魚類新陳代謝等有機物質不斷堆積,沉積物中的氮、碳、磷的含量高于非投食式養殖區,耗氧量也要高。安康市瀛湖庫區地處漢江上游流域,也是水源保護區,由于調水中相當大的比例為人口生活用水,投食性魚類養殖造成水質污染就與調水工程水質保護要求產生沖突。為保護水質,安康市2013年起通過政府補償的形式政府的指導意見為通過宣傳和補償逐步實現由投食性魚類養殖向濾食性魚類養殖轉變。

表2 安康市2009-2013年水產人工養殖產量統計分析
注:數據來源于安康市水產統計公報。
從長遠來看,南水北調工程水質保護對安康市漁業養殖有積極影響的一面。表現在3個方面:水質保護便于擴大漁業養殖面積,水質提高便于提高漁業養殖品質,水質保護便于漁業養殖手段科學化等方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漢江流域安康段水流域面積2.02×104km2,流長340 km,占漢江水源段流長37%,年總水量2.50×1010m3,占南水北調調水總量的70%左右[4],水質保護好可以擴大養殖面積。2014年安康發現桃花水母珍貴生物,水質的提高便于珍貴魚種的生長,提高養殖效益。近年來,按照保水增效目標,安康市積極推廣淡水經濟魚類網箱集約養殖,適度控制網箱養殖規模,調整箱內投食性魚類與濾食性魚類套養比例,保護水域生態。另外,在網箱外庫區水體增殖放流濾食性魚類,消減魚類糞便排泄污染,以魚凈水,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提高水質,而且有利于提高漁業養殖品質[5]。從短期來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安康市漁業養殖發展形成了限制性因素。
2.1投食性魚類養殖向濾食性魚類養殖轉變引起漁業產量與產值下降
2013年以來,安康市在確?!耙唤逅┍本钡那疤嵯拢浞趾侠砝卯數刭Y源,大力發展現代生態漁業養殖,推廣集約應用新型生態漁業發展模式,漁業養殖向生態集約化方向發展。由于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為減少水產養殖對水質的污染,安康市水利局于2014年4月出臺了《關于全市網箱養魚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政策,規定投食性魚類養殖比例應控制在10%以內,濾食性魚類養殖的比例應占90%以上。2014年,安康市漁業養殖面積152.982 hm2,增長9.9%,水產品產量42 572 t,下降0.5%,年產值為2.09×109元[6],調整養殖結構后,年產值為1.69×109元,年利潤損失了4.23×108元。其中,濾食性漁類產值僅為投食性魚類產值的10%,同原來相比年收入受到影響高達90%(表3)。安康市水產養殖產量與產值主要來自人工養殖,其中漢江庫區網箱養殖產量與產值占人工養殖總產量與總產值的比重最大,網箱養殖已經引領安康漁業產業向前發展。網箱養殖中投食性魚種由于是飼料喂養,生長速度快,周期短,養殖密度大,不同魚類可以混養,短期內就能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濾食性魚類靠食用浮游生物自然生長,雖然減低了飼料投食和養殖成本,周期長,養殖密度小,不同魚類之間不能混養,短期內不能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控制和減少投食性魚類養殖將不利于漁業產量和產值的增加。

表3 安康市2014年水源區漁業養殖結構
注:① 資料來源于安康市漁業養殖所; ② 濾食魚類產值是投食漁產值10%,利潤率25%。
2.2水質保護使濾食性魚種養殖技術難度加大且引起成本上升
濾食性魚種不喂養飼料,大多屬于珍貴類魚種,養殖技術難度也相應加大,要求結合魚類的食性以及水體生存環境,做好養殖密度、養殖管理與病害防治等工作,與投食性魚類養殖相比較,對養殖戶的文化水平要求更高,“簡單模仿,萬眾養魚”的歷史將成為過去。文化層次低的農民將無法適應漁業養殖技術要求。安康市引進的匙吻鱘就是一種以浮游動物為食的珍稀鱘類,生長周期長,具有市場價值高、能凈化水質的特點,適合安康市漢江瀛湖水庫網箱養殖。但養殖匙吻鱘對水域環境(要求水質清新、無污染、有微流水、浮游生物較為豐富水域)、網箱設置(包括材料和規格)、魚種(放養規格、放養密度以及放養時間)、燈光設置及管理(光源要求、安放位置)、日常管理(網箱清洗、檢查、餌料及魚體檢查、病害防治、攝食與活動)等方面技術要求較高[7]。同時,隨著安康市魚類養殖品種的增加、養殖水域面積的擴大、漁業養殖環境也變得較為復雜。調水工程的實施引起漢江流域安康段水質污染性措施被禁止,對漁業養殖技術要求更高,科學的漁業養殖技術才是促進漁業發展和保護水質的重要途徑。然而,以浮游生物為食的珍貴濾食性魚類養殖則需要相應的水產技術人員給予培訓和指導,并配套相應的養殖技術。農民養殖技術難度有所加大,養殖成本上升,養殖風險較高,漁業發展受到限制。
2.3漁業養殖結構調整引起消費群體縮小
為確保南水北調供水質量,安康市水利局出臺的《關于全市網箱養魚發展的指導意見》,漁業養殖結構向濾食性魚類養殖轉變,投食性魚類大多為鯉魚、草魚、鰱魚,攝食飼料,具有生長周期短,生長速度快等特點,市場價格低,受到大眾消費群體的青睞,可以推動產量和產值上升,市場寬闊。而濾食性魚類大多為珍貴品種,攝食浮游生物,具有生長速度快、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等特點,市場銷售價格較高,一般大眾群體無法消費,無法到達普通百姓的餐桌。養殖結構的調整引起消費群體縮小。通過安康市物價局獲悉的數據可以看出:鯉魚、草魚價格在12~20元/kg,由于價格低廉,一般大眾群體都可以消費;而安康市引進的匙吻鱘和鱖魚等珍貴魚種價格在50~70元/kg,與鯉魚和草魚相比較,價格較高,一般大眾群體無法消費(圖1)。安康市屬于國家級14個集中連片扶貧攻堅地區,10縣區全為國家級貧困縣,市場范圍十分有限,銷售市場縮小及大城市銷售運輸成本上升都會導致漁業產業發展受到限制。

注:數據來源于安康市物價局。
3.1政府護水宣傳與補償相結合推動漁業結構調整
安康市位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庫區上游,漁業養殖業的發展與漢江入庫水質的好壞有密切關系。漁業結構調整前,水產養殖收益是傳統農業收益的5~8倍,名特優品種養殖更是傳統農業收益的10~20倍,乃至更高,因此很受養殖企業(農戶)歡迎,也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百億增收工程”主要經濟增長點。漁業結構調整后,限制吃食性魚類養殖規模,提倡有凈化水質功能的濾食性魚類養殖,主要以花白鰱等品種養殖為主,品種單一,產量和經濟價值低下,因調整養殖結構,漁業產量與產值下降,每年將損失1.69×109元。因此,政府在加大護水重要性宣傳力度,提高漁民護水意識的同時還必須建立與水源地保護主要成本付出相適應的補償機制,對養殖戶的損失給予適當的經濟補貼。在市漁業主管部門的引導下,根據當地實際,與經濟補償相結合,發展現代生態漁業養殖,逐步推動漁業養殖結構調整,開創安康市漁業發展新局面。
3.2科學指導選擇優良濾食類魚種與培訓相結合提高養殖技術
為保證水源地水質,促進漁業發展,《安康市現代漁業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以濾食性魚類為主,主攻大鯢、鱘魚等名特優水產養殖。這些魚類以浮游生物為食,不但品質好、價值高,還能凈化水質,但養殖技術難度大。從安康市漁業局學習湖北先進經驗后提高匙吻鱘健康養殖技術取得的效益來看,安康市水產養殖業總產量由2009年的11 826 t提高到2013年的425 721 t,產值也由2.13億元提高到17.86億元,養殖面積由原來的13 867 hm2提高到14 900 hm2[8],不但促進了安康市水產業的發展,還凈化了漢江安康段水質。安康市10縣區全為國家級貧困縣,貧困人口比例大,文化層次較低的農戶無法適應養殖技術要求。因此,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組織邀請專家舉辦交流會,對養殖戶進行培訓,由水產業務人員從養殖模式、養殖品種、養殖管理等方面入戶給予農戶技術指導,既能保證安康水源地水質,又能提高產值,增加漁業經濟效益。
3.3政策引導使水產品逐步向市場多元化方向發展
近年來,由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護水要求,安康市加大濾食性魚類養殖,農戶養殖的珍貴濾食性魚種因價格較高導致消費群體縮小,引起水產品供求結構嚴重失衡,出現了漁業產品供過于求的格局。投食性魚類因價格低于濾食性魚類深受安康市人民的青睞,供求矛盾也表現的非常突出。從水產品地區供求比較來看,由于水產品生產地區的嚴重不平衡,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的水產品市場供求矛盾也很明顯。從目前我國水產品市場的消費構成比例來看,用于居民消費的不到40%[9],所以,隨著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濾食性珍貴魚類市場具有潛在的發展空間。對于安康市水產品向市場多元化方向發展,不僅要滿足市場需求、資源狀況和貿易能力等方面的條件,而且需要政府提供制度支持,在充分滿足當地人民的需求后,積極引導養殖戶尋找其他潛在市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因保護水源地水質使安康市漁業產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長遠看,水質保護對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從短期看則會在年產值、養殖技術選擇、防病手段選擇、消費群體選擇等方面形成限制性因素。政府護水宣傳與補償相結合、科學指導選擇優良濾食類魚種與培訓相結合以及政策引導使水產品逐步向市場多元化方向發展等措施可以促進安康市漁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1]趙永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完成投資2086億元占在建工程總款99%[N].人民日報,2014-07-04(10).
[2]包洪福.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丹江口庫區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分析[D].黑龍江 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3:7-8.
[3]陜西省人民政府.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漢江丹江流域水質保護行動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陜政發〔2014〕15號)[EB/OL].陜西省人民政府陜西調研之窗,(20140421)[20140105].http∥www. sxzys. gov. cn.
[4]張萬鋒.“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康段水資源調查與開發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11(2):120.
[5]劉超,李寒松.生態限定條件下的安康庫區漁業集約養殖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4,20(20):82-84.
[6]安康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安康調查隊.2014年安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 (20140326)[20140105].http:∥www. an. gov. cn.
[7]李志安.陜西安康:網箱養魚居西北五省第一[EB/OL].(20120620)城鄉經濟頻道.
[8]李志安.安康市學習湖北先進經驗開展匙吻鱘養殖成效顯著[J].漁業致富指南,2014(23):22-24.
[9]李大良.資源與環境約束下中國漁業發展戰略研究[D].山東 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0:50-90.
Restrictive Factors of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n Fishery Development in Ankang City
LI Guoling1, HE Jiali2
(1.CollegeofEconomics&ManagementofShanghaiOceanUniversity,Shanghai201306,China;2.Politics&SocialDevelopmentAcademyofAnkangUniversity,TechnologyResearchCenterofHanjiangRiverWaterResourcesProtectionandUtilizationEngineering,Ankang,Shaanxi725000,China)
[Objective] The impact degree of water quality preservation of the middle lin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on fishery was discuss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ishery restructuring of Ankang City, Shaanx Province. [Methods] After reviewing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investigating into the fishery status, the factors that might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in Ankang City were lis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might eventually has positive impact on fisheries development, but at present and in a short term,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is the limiting factor in terms of annual output value, breeding technology choices, consumers choice and so on. Annual revenue of filter-feeding fish farming is only 10% of the feeding fish farming. Fish farming restructuring leads to the significant drop off of fishery revenue in Ankang City. [Conclusion] To promote the well-be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isheries industry in the city, measures of government propaganda, scientific guidance and supportive policy should be taken.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water quality protect; fisheries influence; limit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2015-07-27
2015-11-0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秦巴山區退耕還林(草)與連片扶貧攻堅互動途徑與機理研究”(12BJY028)
李國玲(1989—)女(滿族),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生態經濟。E-mail:731534472@qq.com。
何家理(1962—)男(漢族),陜西省旬陽縣人,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生態經濟方面的研究。E-mail:hjl@aku.edu.cn。
A
1000-288X(2016)04-0298-05
X171.3, F3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