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依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英語教學強調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重點闡述了在進行時態教學時采用的“情景教學法”的一些認識和做法。
關鍵詞:高效課堂;情景教學法;探究式學習;語言的生活性
時態教學作為語法教學的魂魄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我們經常把語法比作構建英語學習大廈的石灰和水泥,沒有石灰和水泥,僅靠一塊塊冰冷的磚塊無法建成溫暖的大廈,而時態則是鋼筋,是撐起這座大廈的脊梁。沒有鋼筋,僅靠磚塊和水泥也是不夠的;沒有鋼筋,這座大廈就會在輕微的晃動中轟然倒塌。所以說時態語法知識在整個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問題,已經不是該不該教的問題,而是怎么教的問題。作為英語教師,我希望能夠把我對于時態教學的一些認識和做法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夠對大家以后的時態教學有所幫助。
一、傳統語法教學模式下時態教學現狀
時態教學作為語法教學的靈魂一直以來是許多一線教師十分重視的語法知識點。一般來講傳統語法教學模式下,時態教學分兩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對八大時態逐一講解。基本步驟是介紹概念—具體規則—例句—習題,最后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些語法規則直至能默寫。第二階段是畢業班復習階段。大多數學校在高三復習階段都要利用近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時態作為一個重點的語法專題進行講解、總結,并進行專項習題訓練。這種模式下老師非常賣力,可以說是嘔心瀝血。然而,許多學生對這種“大劑量、灌輸式”的授課方法完全不感興趣,即便是一些記憶力好的學生記住了這些語法的條條框框,面對現實的生活,不知如何將學到的英語用于現實的交流。
二、情景教學讓時態教學展現語言的價值,綻放生活的魅力
1.情景教學時代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依據新課標,英語教學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英語語言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和使用者,英語學習要真正體現語言的“社會性和生活性”。由此,本人在時態教學中嘗試采用“情景教學法”。
2.時態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就是在課堂上設置一些真實及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來學習和使用知識。在時態教學過程中,教師巧妙地引入和創設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學生感興趣的具體場景,這樣會使抽象、枯燥的時態知識趣味化、生活化。學生會在教師創設的場景中觀察和發現時態知識,并對此知識主動總結歸納升華形成新的知識,然后用于現實的生活交流,真正體現英語的社會性,使時態教學綻放生活的魅力。
3.精研教材,找準時態與現實生活的融入點
教師在創設情境時,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精心研究教材,清楚了解高中課本中所涉及的24個話題,找準八大時態各自與現實生活的融入點,進而達到活學活用。比如,學習現在完成時的被動語態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任務:What has changed in the classroom?全班學生閉上眼睛, 教師安排三個學生按教師所給的字條上的要求行動, 如“clean the blackboard,turn on the light, open the front door” 等;然后全班學生睜開眼睛,觀察教室內的變化,讓學生運用諸如“The blackboard has been cleaned.” 等完成時的被動句子進行表達。當我們綜合學習幾種時態時,我們同樣可以以話題引領,創設貼近生活的場景。比如,有一次我在綜合講解現在—過去—將來三種時態,我剛一開始選擇用多媒體播放生日歌,讓學生一下子沉浸在歡快的生日氣氛中,緊接著我布置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生日。本節課非常成功,學生用三種時態進行熱烈的討論。整節課,學生完全成為學習的主體,他們在真實的生活中透徹地理解了三種時態的用法和
區別。
當然,有效的課堂教學情景,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教學方法及教學資源等靈活采用。
時態教學作為語法教學的魂魄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傳統的“大劑量、灌輸式”的時態教學法已經不適用于現代課堂,只有將時態知識融入生活,創設多樣的生活場景,給每個學生搭建一個“生活的大舞臺”,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活中去學習,真正地體現英語作為語言交際性的本質。
參考文獻:
[1]李彩霞.英語語法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J].教育與管理,2014(4).
[2]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傅任敢,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