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與技術性并重的基礎學科,在高中教學體系中,因為它不參與高考測試而重視程度相對較低。但是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是新世紀人才的必備技能之一,如何提升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效率值得深入探究。結合實際教學,探討了任務式與合作式教學法的結合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任務式;合作式;教學法
一、高中信息課的教學的現有不足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與技術性并重的基礎學科,信息技術是新世紀人才的必備技能之一。這門課程的深入開展,對學生的學習和工作發展都有長遠影響。但就教學現狀來看,高中信息課的教學還存在不足之處:
1.教學與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信息技術課因為不涉及高考,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多是重復初中的操作知識應付結業考試。這樣的教學內容沒有新穎感,同時重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失去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常出現課上走神的現象。
2.教學方法陳舊,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最普遍的教學場景之一,就是老師通過教學系統控制學生的電腦,一邊講解操作過程,一邊向學生演示。學生的課堂參與內容就是聽老師的講解,然后重復老師的操作。這樣程式化的學習過程過于死板,長此以往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
3.教材內容更新緩慢,無法滿足學生日益提升的學習要求。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計算機的操作系統近十幾年來已經進行了多次的更新換代,但我們的教材內容仍然以最原始的WindowsXP
系統為教學藍本,這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使用需求。
二、任務式教學法與合作式教學法的教學優勢
高中信息課的教學要得到改善,首先要進行改進的就是教學方法。為課堂講學注入新的教學模式理念,從本質上刺激課堂教學的高效發展。本文主要探討的是任務式教學法和合作式教學法,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探討這兩種教學法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優勢。
1.任務式教學法。就是將課程中的重點內容作為課堂學習任務分配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經過自己的實際操作體驗加深對知識的學習印象。同時任務式教學,能夠有效壓縮學生的課堂理論學習時間,更多地去通過實踐操作來進行知識的掌握和學習。例如,在進行辦公軟件Excel的操作學習時,就可以將本班級學生的成績以亂序的形式提供給大家,讓學生結合所需理論知識對成績表格進行制作,并運用公式核算大家的總成績和平均成績,并按照降序給全班排名。把這個作為課堂任務之后,老師可以先用幾分鐘時間,對重點操作進行強調講解,然后讓學生進行計時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的學生在學分上加以獎勵。
2.合作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法在信息技術課的應用較為實用普遍,因為一些課后的操作作業由一名同學來完成任務量過大,而且并不一定所有同學都能夠完成。如果將班級的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作業,不但能有效提高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還可以通過小組內的交流學習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技能。例如,在學習Flash動畫制作時,既可以讓擅長編劇的學生來設計故事情節和需要的素材,擅長美術的學生對素材和圖片底稿進行初步的設計劃定,然后全組人在幫助擅長應用Flash制作軟件的同學一起完成小組作品,整個過程中要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和自己在小組中的貢獻,最后根據學生在小組中的表現和小組作品的綜合情況給出個人成績。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老師在課堂上的重復講解任務降低。
三、任務式與合作式教學法結合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任務式教學是由一個學生來完成任務,合作式教學是集體來完成教學任務。兩者的有機結合,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給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帶來新的活力。如何將兩者結合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呢?
1.課堂基本參與形式以小組為主,并實行任務競賽制。每一節課都是一次小的競賽,每一次的競賽排名都會影響到自己和小組的排名。我們可以將學生的游戲排名模式應用到課堂中,先由學生按照老師的規定人數自由結組。通過對課程教學任務的完成度給小組進行初步排名和內部成績排名。在之后的課程學習中,根據小組排名的縱向和小組內部排名的橫向對比,對小組人員進行重新的排序。通過這種競爭,刺激學生的好勝心理,加強對自己的知識技能水平提升。
2.課堂內容劃分梯度等級,不同難度任務有不同分數獎勵。根據整節課程內容的難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對課堂內容進行有梯度的任務劃分。對不同的任務給予不同的分數獎勵用于劃分小組和個人排名的標準。這樣還可以開啟搶任務模式,通過小組間的抽簽,決定小組的任務,對于不能完成任務的小組也要有相應的扣分機制。其他小組接替完成小組任務,再配有相應的搶分機制。
這樣的信息技術課堂,不但極大地增加了課堂的互動性和體驗性。還通過模式的借用,增添了課堂教學的游戲性和趣味性,讓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更具吸引力,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王玉紅.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幾點看法[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9(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