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山東省棗莊市第二十九中學小學部,277000)
教學有招:探討教學規律 提高教學實效 智取生活素材 巧學肩肘倒立
孫毅
(山東省棗莊市第二十九中學小學部,277000)

肩肘倒立是在滾動、滾翻的基礎上學習的技巧動作,具有動、靜結合力求平穩的特點。教學中常常發現學生后倒緩慢、穿腿無力、支撐不穩、姿態不美等問題,如何才能學得高效、規范、有趣。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巧借生活素材輔助教學,現將具體方法予以介紹,供大家參考。
練習方法:練習者坐在體操墊上,用身體的臀部作為“轉動軸”,軀干代表“時針”,伸直并攏的雙腿代表“分針”。練習時,指揮者“報時”,練習者按指令用軀干和雙腿表示相應的時間。例如,用前傾的上體和伸直并攏的雙腿表示10:45,用收腹舉腿后倒控制上體與雙腿的夾角表示1:50、3:10分等時間點,多次練習可以有效掌握收腹舉腿后倒的動作方法(見圖1)。

圖1-1

圖1-2

圖1-3
練習目的:通過生活素材“轉動時鐘”的模仿練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掌握收腹舉腿后倒的動作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時間和空間概念。練習建議:
1.練習時注意創設游戲情景,增加練習的趣味性。例如,學生問:“老狼老狼幾點了?”教師回答:“現在10:45”。學生立即用身體表示10:45,教師查看完成情況,并對動作不規范的學生進行指點和糾正。
2.為學生提供技能卡,給予學生形象直觀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充分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在突出技能學習為主的同時,有機融合時間和空間等相關知識的教學。
練習方法:練習者屈腿坐在體操墊上,將編織袋套在并攏的雙腳上,聽信號,模仿早晨“賴床”的學生急急忙忙起床時,上體后倒雙腿快速向上蹬穿褲子的動作。反復練習可以體會身體的發力部位以及腰、髖、膝、踝瞬間伸直的動作感覺(見圖2)。

圖2-1

圖2-2

圖2-3
練習目的:通過雙腿套穿編織袋模仿蹬穿褲子的生活動作,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穿腿立腰的動作重點。
練習建議:
1.在學生練習時,教師或同伴用穿腿、立腰等提示語,及時提醒、規范和強化動作概念。
2.雙腿夾住編織袋練習肩肘倒立,用于糾正分腿的錯誤動作。
練習方法:在基本掌握肩肘倒立的基礎上,練習者屈體仰臥成肩肘支撐,協助者將“軟墻”(垂直的體操墊)頂靠在練習者腰背部,練習者進行慢起肩肘倒立,依次將臀、腿、腳逐漸靠在“軟墻”上,并保持與“墻面”平行,多次練習可以規范動作細節,強化身體姿態(見圖3)。

圖3-1

圖3-2

圖3-3
練習目的:借助體操墊練習“靠墻”慢起肩肘倒立,可以規避靠墻練習的安全隱患,排除練習者的心理障礙,增加練習的趣味性,易于學生形成肩肘倒立的身體姿態應與墻面一樣平直的動作意識,規范身體形態。
練習建議:
1.在學生能夠基本完成肩肘倒立的基礎上,進行慢起肩肘倒立,用于規范動作細節。
2.通過雙人合作練習,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合作意識。
3.采取肩肘倒立腳尖向上觸碰高物的練習,引導學生主動立腰、展髖、直膝、繃腳規范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