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綺純,劉森林,李 燕,林建華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環境監測站,廣東 深圳 518172)
?
水中糞大腸菌群檢測方法的研究
張綺純,劉森林,李 燕,林建華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環境監測站,廣東 深圳 518172)
運用多管發酵法和濾膜法對水庫水、自來水、井水糞大腸菌群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多管發酵法檢測水樣,過程耗時費力。濾膜法檢測水樣,過程快速簡便。兩種方法所得檢測結果具有可比性,準確可靠。
糞大腸菌群;多管發酵法;濾膜法;比較研究
糞大腸菌群系指在44 ℃下能生長并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一組微生物。2001年國家衛生部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基礎上,重新修定頒布了《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新增加了糞大腸菌群為常規必檢項目。主要以該菌群的檢出情況來表示檢樣中是否有有機物污染。糞大腸菌群數的高低也預示了其對人體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2.1材料
乳糖蛋白胨培養基、EC肉湯培養基、M-FC培養基、MilliflexPlusPump過濾器、MILLIPORE濾膜0.45 μm、滅菌蒸餾水、超凈工作臺、高壓蒸汽滅菌器,恒溫培養箱,恒溫水浴箱,移液管、酒精燈、發酵管。采集的水庫水、自來水、井水放入冰箱保存,5 h內送達實驗室檢測。
2.2方法
2.2.1多管發酵法
多管發酵法檢測糞大腸菌群是指將待測水樣按照3個不同的接種量,接種于乳糖蛋白胨培養液中培養,每個接種量5支發酵管,分為初發酵和復發酵兩步進行。
初發酵試驗:將水樣充分混勻,水庫水、自來水、井水樣接種量分別是10 mL,1 mL和10-1mL,再分別接種到接種體積為10 mL盛有3倍濃度的乳糖蛋白胨培養液的發酵管中,接種量體積為1 mL或少于1 mL接種到普通濃度的乳糖蛋白胨培養液中,每個接種量樣品各接種5只發酵管。將上述發酵管放入37±0.5 ℃培養箱中培養 24±2 h。若培養液由原來的紫色變為黃色,則證明產酸;若小倒管產生氣泡,則說明產氣,對各個管產酸產氣陽性情況做好記錄。
復發酵試驗: 將初發酵試驗陽性發酵管搖勻,用 3 mm接種環將培養物轉接至EC培養液內。在44.5±0.5 ℃水浴中培養24±2 h,(水浴箱的水面應高于試管中培養基液面),接種后所有EC培養液發酵管比需在30 min內放進水浴箱中,培養后立即觀察,發酵管產氣證實為糞大腸菌群陽性。
糞大腸菌結果,根據不同接種量發酵管所出現陽性管數,從糞大腸菌群數測定方法中的糞大腸菌群( MPN ) 檢數表中查得相應的MPN指數,按糞大腸菌群計算方法計算每升水中糞大腸菌群的MPN值。
2.2.2濾膜法
用經過火焰消毒并冷卻的鑷子夾取一張過濾膜放在沙濾頭上,注意濾膜網格朝上,再取出無菌的漏斗安裝到底座上,從漏斗的上邊緣按下漏斗使之牢靠的套在底座上。分別取水庫水、自來水、井水樣100 mL,50 mL和10 mL,將樣品溶液倒入漏斗中,水樣倒入后,按下Start鍵,設備即開始抽濾,過濾完成后,按下Start鍵自動進入Dry out(抽干)模式。該步驟完成后,取下濾杯,按下撥動桿,用滅過菌的鑷子夾住濾膜邊緣,將濾膜小心取下來,貼放在M-FC培養基內。
將培養皿緊密蓋好后,在44.5±0.5 ℃ 恒溫箱中培養 2 4±2 h。糞大腸菌群菌落在M-FC培養基上呈藍色或藍綠色,其他非糞大腸菌群菌落呈灰色、淡黃色或無色。計數呈藍或藍綠色的菌落,每1 L水樣中的糞大腸菌群數公式:
糞大腸菌群菌落數(L)=濾膜上生長的糞大腸菌群數×1000/ 濾過的樣品量(mL) 。
3.1精密度和準確度分析
精密度和準確度是可信性的基礎。多管發酵法對不同水樣中糞大腸菌群測定,不同水樣相對標準偏差在0.0%-5.3%之間,屬正常范圍之內。使用埃希氏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進行加標回收測定實驗,回收率在85%-115%之間,表明準確度和精確度滿足分析方法的要求。多管發酵法精密度及準確度、濾膜法精密度及準確度的實驗結果見表1、表2。

表1 多管發酵法精密度及準確度實驗結果

表2 濾膜法精密度及準確度實驗結果
(1)多管發酵法檢測不受濁度和濃度的影響適用于任何條件水樣的檢測,重復間穩定性好,準確度、精密度和可信度高。但操作繁瑣,工作量大,發酵時間長,初發酵和復發酵至少需要72 h。
(2)濾膜法檢測較清潔的水樣,再現性較好,準確度、精密度較高,精確快速提高工作效率是未來環境水質監測的發展方向。
(3)新檢測技術的應用普及,不僅與操作技術的簡易程度和精確度有關,也與檢測設備和試劑的費用高低、對環境的影響等方面有關。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及原理的運用,酶底物法、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熒光原位雜交技術、自動化檢測方法等檢測技術將在未來結合傳統的多管發酵法、濾膜法等傳統方法,以提高監測能力。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水質糞大腸菌群的測定:HJ/T347-2007[S].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07.
[2]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10):704~705
[3]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編寫組.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4(8).
Research on Method of Detecting Fecal Coliform in Water
Zhang Qichun, Liu Senlin, Li Yan, Lin Jianhua
(LonggangDistrictEnvironmentalMonitoringStation,Shenzhen,Guangdong518172,China)
The multiple tube fermentation and membrane filter technique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fecal coliform in the reservoir water, tap water and well water,and the tes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we used multiple 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to test water samples, the process was time-consuming. When we detected water samples using the membrane method, the process was quick and easy. The test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able, accurate and reliable.
fecal coliform;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filter method; comparative study
2016-08-07
張綺純(1977—),女,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工作。
X832
A
1674-9944(2016)16-0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