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專, 郝利霞, 何 歡, 許 昌, 張明海
(1. 北京市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 北京 100010;2. 東北林業大學 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
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棲息地適宜性評價
吳 專1, 郝利霞1, 何 歡1, 許 昌1, 張明海2
(1. 北京市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 北京 100010;2. 東北林業大學 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在圖像解譯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綜合自然因素及人類活動的影響,建立了棲息地適宜性評價準則與模型,對擬建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進行了棲息地適宜性評價,以期為該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的規劃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華南虎;野化訓練;棲息地;評價
華南虎(Panthera tigris)是僅分布于我國的特有虎亞種,亦是現存5個虎亞種中最瀕危的亞種。由于歷史原因,華南虎現處于極度瀕危狀況,近30年來沒有在野外發現過華南虎個體。國家林業局全國野生動植物研究發展中心通過國際合作,于2003~2007年間先后將5只華南虎運往南非進行野化訓練,到目前經野化訓練的華南虎基本具備野外生存、自然繁殖能力,繁殖成活15頭幼虎,且個體素質顯著提高。2014年,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發布關于印發《接返華南虎回國安置及繼續野化工作方案》的通知(護動函[2014]59號),確定在江西省資溪縣和廣東省清遠市各建設一處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以便安置接返回國的華南虎,繼續進行野化訓練和擴大繁育,為今后實施放歸自然做準備。
通過圖像解譯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法,建立棲息地評價準則與模型,對擬建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進行棲息地適宜性評價,為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的規劃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擬建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位于江西省資溪縣城,基地總面積265.4 hm2,海拔適宜,植被覆蓋率高,水質良好,有一定的獵物資源,且沒有居民居住,符合建設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的基本條件。
以往的棲息地評價,常常涉及到對林型、蓋度等棲息地指標的量化與評價[1~3]。而從大尺度GIS定性分析的出發點來看,棲息地指標的界定不宜過細,需要考慮數據源的類型和精度,以免造成棲息地分類的誤差,因此該研究與上述研究有較大不同。
本次評價綜合自然因素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根據評價準則(表1)建立生境適宜度評價模型,進行空間模擬與分析,得到野生動物實際生境適宜性的空間分布特征,通過arcgis軟件得出綜合評估的地理統計情況,分為<13、13~24、>24,3個等級,分別對應最適棲息地、一般/潛在棲息地、不適宜棲息地三類綜合適宜性評價結果。

表1 棲息地適宜性評價準則
注:成本/代價值越低,則對其華南虎的生境選擇就越有利
通過棲息地適宜性評價分析,擬建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內的華南虎最適棲息地達134.0 hm2,占整個項目區的50.5%;一般/潛在棲息地達124.0 hm2,占整個項目區的46.7%;不適宜棲息地7.4 hm2,占整個項目區的2.8%。最適宜棲息地在項目區的黃泥坑等中部地區及項目區南部連成片,棲息地的破碎化較小,形成了大片連續的適宜棲息地,詳見圖1。

圖1棲息地適宜性評價結果
從上述分析的結果看,棲息地的破碎化是調查地區華南虎潛在分布區域中的一個很明顯的威脅。不但是棲息地的破碎化和種群交流受阻,棲息地的面積不足也是非常大的不利因素。擬建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內斑塊面積較大的有4個,且總面積不到3 km2,這與通常認為的華南虎最小領域范圍的200 km2有很大差距。
擬建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基地華南虎現有棲息地的適棲面積較小,不足以滿足華南虎最小種群單元長期留居生存的棲息地條件,建議通過圈養有蹄類、投食飼喂等其他方法減少對棲息地的絕對依賴,可作為華南虎繁育及野化訓練場所。
[1]黃祥云,胡德夫,劉偉石,等. 宜黃自然保護區華南虎野生種群調查及棲息地評價 [J] .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3,25(3):54~58.
[2]馮利民,張立. 云南西雙版納尚勇保護區亞洲象對棲息地的選擇 [J] . 獸類學報,2005,25(3):229~236.
[3]曹青. 散養華南虎行為學及其潛在棲息地的分析 [D]. 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8.
2016-07-27
吳專(1981—),男,主要從事林業規劃咨詢工作。
X820.2
A
1674-9944(2016)16-01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