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看到的銀河系是經過數十億年時間演變而成的。最開始只是一團松散的物質,慢慢形成了巨大的、由恒星組成的螺旋形圓盤。面對如此復雜的銀河系,天文學家多年來一直試圖更深入地了解。如今,借助最詳細的計算機模擬結果,我們可以在幾秒內一睹銀河系形成的過程。
加州理工學院理論天體物理學家菲爾·霍普金斯及其團隊用2000臺計算機完成了這次模擬。“在一個星系中,可能存在1000億顆恒星,互相牽引,更不必說其他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比如暗物質。為了模擬這一點,我們給予超級計算機一些描述這些相互關系的方程,讓它反復演算,然后看最終會有什么結果。”模擬結果表明,在銀河系外圍可能存在大量的矮星系,但其中只有30%能被看到,這與我們在銀河系周圍觀測到的情況吻合。模擬結果還顯示,巨型恒星的爆發可能會摧毀許多小星系,這一過程在之前的研究中被忽略了。巨大恒星死亡時會塌縮,發生超新星爆發。該模擬發現了來自超新星的氣流,其速度達到每秒數千千米,能將一個小星系的氣體和恒星全部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