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剛
【摘 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是未來的幼兒園教師,承載著教育祖國未來棟梁的重任,是未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學前教育專業的數學教學,需要針對數學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特點和社會需求,給予學生最好的教學資源,以便滿足學生服務社會、教育幼兒的需要。本文就從開設數學課的可行性進行分析,找到問題并嘗試解決。
【關鍵詞】學前教育;可行性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基本培養目標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具有熟練的專業技能,形成較強的適應崗位能力,成為合格的幼兒園教師。灌輸式教學已經不能在適應于現代的幼兒教育,適當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學習數學,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應該更多的是對幼兒進行引導性學習,讓幼兒能夠輕松的、愉快的學習數學。
1 數學教材和教學中存在問題
1.1 教材內容層次較高,與中職生基礎差反差很大
我們使用的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的新教材,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已有知識、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大多數學生數學基礎差,對初中的數學知識基本是一知半解。
1.2 教材內容布局與中職學生的需求脫節
數學課安排在對應專業課之前,為加強專業課的學習和學好專業知識作鋪墊。教材應努力貼近幼兒教師崗位實際,盡量選取反映幼兒教師職業特點的知識結構。
1.3 中職學生對數學課認識不足
枯燥的數學課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獲得感。學前教育學生認為在幼兒園里就與10位阿拉伯數字打交道,用的是10以內的加減法,幾乎用不到數學知識,為了以后工作的需要,注重音樂、舞蹈、美術、科學、體育等的學習,數學學與不學無所謂,因此平時忽略數學課的學習。課堂上教師更關注每堂課的完成情況,很少關注學生的情感訴求。學生長期都處于不聽、不學、不做,所以導致學生出現了消極怠慢的情緒,嚴重地影響了他們后續完整的學習。
2 開設學前教育數學課可行性分析
2.1 開設學前教育數學課是必要的
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數學歸入科學領域,以科學領域的目標引領數學教育,數學具備獨特的邏輯系統和知識體系,具有不同的教育規律與方法。學前期是數學能力發展的敏感期,是數學啟蒙教育的關鍵期,有助于培養兒童的自信心、好奇心、探究欲及對數學的興趣。為了達到以上教育目的,在幼師專業開始數學課和數學教育課是很有必要的。在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教師應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有效的開展數學教學。
2.2 學前教育數學課教學的有效實施
1)教材內容根據學前專業學生的培目標結合數學的學科特點進行重組,以基礎必要知識夠用前提,突出時代性和實踐性。學生首先應扎實掌握學前兒童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才能在教育實踐中運用自如。其次應吸收當前國內外有關兒童數學教育的先進理念和實踐經驗,將一些新思想新方法引入到教材中,以適應我國當前幼兒教育的需要。還要注重理論和案例相結合,盡量做到教學內容有案例,操作性強,以幫助學生逐步形成從事兒童數學教育的相關能力。
2)合理優化教學方式,創設優良的課堂氛圍。合理優化教學方式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如問題情景、生活情景等,要設置一些有趣的,有懸念的情景,來在課堂上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個人思考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教學中,可以借助一個故事引入課題。傳說達依爾發明了國際象棋,舍罕王要給予重賞,達依爾卻拒絕了國王的重賞,只提出幫他實現一個愿望,要求國王在他的棋盤上放一些麥子,要求是,在第一個格子放一粒,第二個格子放兩粒,第三個格子放四粒,第四個格子放八粒,以此類推,后面格子放的麥子數是前一個格子的兩倍,直到放滿棋盤中64個格子為止。國王心想這個要求太簡單了,但是后來國王明白了,即使拿出全國的麥子,也無法放滿整個棋盤。在講故事過程中巧設問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整堂課效果顯著提高,同時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
3)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培訓,提高學習自主探究問題能力。針對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現狀,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教師必須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進行學法培訓。使學生通過課堂教學,達到能自我確定學習目標、 自我選擇學習方法、自我調控學習過程、自我反饋學習結果的目標。我們嘗試使用任務驅動法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數學教學中遵循“專業實踐問題→數學模型→數學解答→應用專業問題”的學習思路,改善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是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的突破口,不僅有利于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利用數學課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堂實踐活動。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既要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又要達到一定的讀、寫、聽、說能力和相當程度的組織、教學能力及動手實踐操作技能。比如我在學期中開展了幼兒數學說課實踐活動,學生通過上網搜集資料結合幼兒心理特點,每名學生寫好說課稿,課上進行展示,學生點評教師提建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5)改革考核評價方式,采取平時成績+綜合表現+期中期末考試的綜合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現狀,我們應建立一套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數學教學評價指標,多層次、多角度評價每一位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增加課堂表現、作業成績、學生出勤、課外實踐等權重,同時加大平時考核的權重,降低期末考核權重。在考試形式上,靈活采用開卷、閉卷、答辯等形式,在考試內容上,減少定義、定理的考察,側重實踐能力、綜合表達能力的考察。通過以上綜合評價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有利于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動力,并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教育目的。
總之,中職學前教育數學教學應立足于當前和今后幼兒園實際,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對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的目標、途徑、方法、教育評價等多方面進行探索和深化,在信息技術和信息量不斷更新大背景下,學前教育教師包括數學等基礎課教師應審時度勢,創造性的開展教學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楊黎明.項目教學方法[R].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006-07.
[2]韓金學.幼兒師范學生數學學習現狀及教學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08.
[3]梅納新,主編.學前兒童數學教育[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4]寧華麗.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學園(教育科研),2013(02).
[責任編輯: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