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龍 王惠云 楊林 王鵬南
(陜西建工金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某鏈條鍋爐改造為煤粉鍋爐的探討
劉新龍*王惠云楊林王鵬南
(陜西建工金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對鏈條鍋爐改造為煤粉鍋爐做了系統的介紹。對改造中所涉及的各系統和設備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證明鏈條爐改造為煤粉爐是可行的,其配套的煙氣處理技術是有效的。
煤粉鍋爐鍋爐改造鏈條鍋爐聯合煙氣處理技術煙氣脫硫
某企業1#鍋爐于2007年投產,型號為GG-35/3.82-M,為鏈條燃煤鍋爐。該鍋爐的主要用途是提供汽動空壓機用蒸汽、生產用蒸汽、空調用蒸汽、采暖用蒸汽以及各車間淋浴用蒸汽等。改造前該鍋爐的基本運行情況良好。
改造時鍋爐已使用了8年,大修時間已臨近,加上所使用煤質品質較差,鍋爐運行參數已遠遠偏離設計值,主要表現為運行效率低、原始煙氣排塵濃度、SO2、NOx偏高。后續配套的除塵器、脫硫設備效率低,排入煙囪的煙氣中煙塵、SO2、NOx濃度嚴重超標。以上三個指標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地(天津市)的排放標準要求。
2015年4月27日國家能源局印發的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2015~2020年)指出: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和重要工業原料,進一步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有效緩解資源環境壓力,要求 “實施燃煤鍋爐提升工程,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環保型鍋爐”。
基于以上原因,該企業將現有以煤炭為燃料的鏈條鍋爐改造為煤粉鍋爐,并配套建設相應的除塵、脫硫、脫硝設施。本項目改造后鍋爐煙氣污染物排放執行燃氣鍋爐排放標準。
該鍋爐改造前后的設計參數如表1所示。
本文將介紹該改造工程中所涉及的各個系統,包括鍋爐本體、脫硫系統、脫硝系統、除塵系統。
煤粉鍋爐系統主要由鍋爐主機、燃燒系統、除渣系統、煙風系統、汽水系統、電控系統及燃料儲供系統組成。除了汽水系統保留原鏈條鍋爐設備外,其他系統都要隨著鍋爐的改造進行不同程度的更換和改變。

表1 鍋爐改造前后設計參數
1.1受熱面改造
原鏈條鍋爐的受壓件左右側壁、通道后壁對流各級受熱面、下降管、頂集箱、鍋筒等都不改動。由于燃燒方式以及燃燒器的改變,原鏈條鍋爐的爐膛前墻和后墻都拆除,安裝拱形不同的膜式壁;同時為了更好地調節工作負荷,拆除原鏈條鍋爐的過熱器,更換為由電控閥門控制的串并聯型過熱器,可以實現工作負荷30%~110%的調節。原鏈條鍋爐的尾部省煤器、空預器、上部煙室都不動。
1.2除渣系統改造
由于燃燒方式改變了,原鍋爐的鏈條被整體拆除。為便于出灰,原鍋爐中由水泥砌筑的落灰斗、落渣斗也被拆除。爐膛下部現采用鋼板制作的落灰斗,安息角大于55°,灰斗四周采用支撐。為更好地利用原設備,直接利用原有出渣設備排出灰渣。部分煙塵隨煙氣經過熱器、對流管束、省煤器、空氣預熱器、節能器后,被引風機吸至省煤器后面的布袋除塵器中進行收集和處理。
1.3燃料儲供系統改造
由于煤粉顆粒極小 (質量分率為200×10-6),不能采用鏈條鍋爐輸送帶形式輸送,而是采用密封的氣力輸送方式輸送,即借助于管道,以氮氣作為氣源進行氣力輸送。煤粉鍋爐的燃料供給系統由煤粉塔、中間粉倉組成。
(1)煤粉塔
煤粉塔用于煤粉燃料的儲存。由煤粉中轉供應站配送過來的煤粉儲存于煤粉塔中。煤粉塔采用鋼制,為直立式圍筒形布置,其容量足夠鍋爐幾天的煤粉使用量。煤粉倉安裝有料位指示裝置,還有防止搭橋的振打裝置。采用流化裝置和蒸汽盤管保證煤粉流暢輸送和防止受潮結塊。輸送煤粉到煤粉倉的管道采用厚壁管,并具有大彎曲半徑,以延長管道的使用壽命。此外,管道還采用靜電接地保護。煤粉倉采用了N2氣體保護,根據倉內的溫度注入一定量的N2氣體。
(2)中間粉倉
煤粉塔內煤粉經管道分配至鍋爐前方的中間粉倉。中間粉倉內安裝有6只料位計和3只溫度計,實時監測粉倉內煤粉儲量和溫度,防止出現虛報儲量和避免溫度過高引起粉倉爆炸。同時粉倉配備有CO2氣體保護站,可根據倉內的溫度緊急注入CO2氣體。粉倉可以根據鍋爐的負荷進行調節,均勻輸送煤粉量,以保證燃燒器的穩定運行。
1.4煙風系統改造
改造后的煤粉鍋爐采用四股風向燃燒器和爐膛提供空氣和回流煙氣。
一次風機安裝于中間粉倉處,將煤粉輸送至燃燒器處,并提供燃燒所需要的部分氧氣。二次風由鼓風機提供,經空氣預熱器預熱后進入燃燒器,并提供燃燒所需要的大部分氧氣。三次風經鍋爐左右壁和爐膛中部進入爐膛,這部分空氣起到對燃燒場的擾動作用,促進燃燒。由引風機和吸收塔之間引出的四次風,經燃燒器進入爐膛,又稱為回流煙氣。這部分煙氣中氧量極低,為5%左右。根據燃燒情況,決定回流煙氣進入爐膛的氣量大小。
1.5燃燒系統和電控系統改造
該煤粉鍋爐共有3臺煤粉旋流燃燒器,安裝于前水冷壁中下部,呈品字形布置。其中,2臺為正常運行時使用,1臺為低負荷運行時使用。燃燒器采用天然氣點火,因此接入專門的天然氣管道。該鍋爐有三股煙風經這三臺燃燒器進入爐膛中,分別是一次風、二次風以及回流煙風。
本著新增的電氣、儀控設備不妨礙原有設備正常運行,同時兼容現有設備,以便后續整合的原則,本次改造在原DCS系統柜旁邊再安置1臺DCS柜,其配置參照原有設備并兼容原設備系統。此外,本系統還新增2臺動力柜,以實現對煤粉輸送和燃燒器的有效控制。
2.1脫硫系統
該煤粉鍋爐采用雙堿法濕法脫硫。雙堿法脫硫工藝以石灰漿液作為主脫硫劑,鈉堿不斷循環利用。該方法的顯著特點是,采用可溶性的堿性清液作為吸收劑,在吸收塔中吸收SO2,然后將大部分吸收液排出吸收塔外,再用石灰乳對吸收液進行再生,這樣不存在結垢和漿料堵塞等問題。由于在吸收和吸收液處理中,使用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堿,故稱為雙堿法。
本次改造采用鈉鈣雙堿工藝,使用NaOH或Na2SO3堿液吸收煙氣中的SO2,生成HSO3-、SO32-和SO42-。鍋爐煙氣脫硫裝置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鍋爐煙氣脫硫裝置工藝流程
2.2除塵系統
本次改造采用脈沖式布袋除塵器,這是一種過濾式除塵器。其原理是利用具有一定透氣性的濾袋來捕集煙氣中的固體顆粒。隨著濾袋表面粉塵厚度的增加,除塵器的阻力逐漸上升至臨界值。此時,脈沖噴吹閥會自動打開,來自于空壓站的壓縮空氣噴出,形成空氣波,使濾袋發生急劇的膨脹變形。在濾袋變形達到最大時,濾袋的膨脹運動突然停止并產生一個很大的反向加速度。這一過程起到了抖動作用,使濾袋上粉層落入灰斗,然后經倉泵氣力輸送至新建的鋼灰庫中,鋼灰庫起到收集粉塵的作用。當鋼灰庫中的灰積累到一定重量后,經罐車送廠外用作建筑材料。這樣,可達到最大的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
2.3脫硝系統
本項目采用SNCR+SCR聯合脫硝工藝,如圖2所示。采用這一工藝,既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又可避免SNCR脫硝效率不高和SCR技術費用太貴的缺點。本項目采用氨水作為還原劑。氨水槽車將氨水送至廠區內的氨水儲罐,由氨水卸料泵打入氨水儲罐內。
在進行SNCR脫硝時,氨水輸送泵將20%的氨水直接從氨水儲罐中抽出,并輸送到靜態混合器,與稀釋水泵輸送過來的稀釋水混合,形成濃度5% ~10%的氨水。5%~10%氨水繼續輸送至爐前SNCR噴槍處。氨水經霧化后,以霧狀噴入爐內,與煙氣中的氮氧化物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氮氣,去除氮氧化物,從而達到脫硝的目的。

圖2 SNCR/SCR聯合脫硝工藝設備
在SNCR脫硝系統噴入過量的氨水,經反應后溢出氨氣。氨氣經過熱器后進入SCR脫硝系統,在催化劑的催化還原下,過量的氨氣與NOx進一步反應,達到進一步脫硝的效果。最終,NOx的排放達到100 mg/Nm3以下,氨的逃逸低于3×10-6質量分率。鍋爐改造前后的排放參數如表2所示。

表2 鍋爐改造前后排放參數
(1)改造后鍋爐排放滿足新的環保標準要求,這說明煤粉鍋爐的低排放運行是可行的。 (2)將鏈條鍋爐改造為煤粉鍋爐的例子并不多,將幾種先進煙氣處理技術聯合使用的例子在國內也很少,因此本文可作為中小型鏈條鍋爐改造的借鑒案例。
[1]李曉東,楊家林,池涌,等.150 t/d城市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燒爐的設計及其運行 [J].動力工程,2002,22(1): 1598-1602.
[2]宋春燕,張鑫,李婷.高效煤粉鍋爐替換層燃鍋爐技術改造與能效分析 [J].潔凈煤技術,2015(3):98-102.
[3]吳開源.雙堿法煙氣脫硫工藝在火電廠的應用 [J].上海電力,2007,19(5):494-495.
Discussion on Improvement of Chain-grate Boiler to Pulverized Coal Boiler
Liu XinlongWang HuiyunYang LinWang Pengna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hain-grate boiler to pulverized coal boiler is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systems and equipments,it's proven that it's feasible to improve the chain-grate boiler to pulverized coal boil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flu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efficient.
Pulverized coal boiler;Boiler improvement;Chain-grate boiler;The joint flu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y;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Q 054DOI:10.16759/j.cnki.issn.1007-7251.2016.06.005
2016-04-15)
*劉新龍,男,1967年生,高級工程師,在職研究生。西安市,71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