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一路市政公司家屬樓(442700) 劉萬珍
秋季蛋鴨高產措施
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一路市政公司家屬樓(442700) 劉萬珍

秋季,為保證蛋鴨高產穩產應調整日糧,適當增加蛋白質飼料和多種維生素,保證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數量和平衡,還要注意鈣、磷比例和微量元素的添加。
一般秋季蛋鴨日糧的營養水平,粗蛋白18%,蛋氨酸0.3%,賴氨酸0.7%,粗纖維8%,鈣3%,磷0.6%。飼喂秋鴨的精料用量應視鴨群產蛋率而定,如鴨群產蛋率在50%以上,可適量多喂精料。否則,可補喂適量青綠飼料,或增加精料中的糠麩類用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用量。
秋季自然光照時間逐漸縮短,不利于蛋鴨高產穩產的繁殖機能,要及時補充人工光照,一般每天光照時間不能少于16小時和穩定的光照強度。
實際生產中,一般每20平方米鴨舍可安裝一盞40瓦燈泡,加蓋燈罩,懸掛高度為2米左右,保持燈泡干凈。人工光照可采用早上天亮前開燈,日出后關燈,晚上日落后開燈,補足16小時的光照制度。
秋季野外食物豐富,蛋鴨容易覓食,如果缺少適當活動,則會導致蛋鴨過肥而影響產蛋性能。
據生產實踐,秋季如能保證蛋鴨有適當運動,將體重控制在1.5~2.0千克,則可有效保持蛋鴨的高產穩產。但在運動或嬉水時,一定要注意秋雨寒風影響,如果秋雨一淋,寒風一吹,蛋鴨就會停產,甚至感染發病。
入秋后刮一次風就會降一次溫,突然降溫可導致蛋鴨產蛋率的大幅度下降,生產中應盡可能減少鴨舍小氣候的變化幅度。
因此,一定要做好秋季的防寒保暖工作,最好使鴨舍溫度保持在13~20℃。與此同時,一定要保持蛋鴨棚舍的干燥清潔。
進入秋季后,必須根據蛋鴨的生產性能進行一次選育淘汰工作。選留頭小、眼大有神、頸細長、嘴長寬、背寬胸闊、恥骨間距3~4指、腹部大而柔軟、臀部豐滿不下垂、羽毛零亂缺少光澤、走路搖擺的高產蛋鴨。
淘汰頸粗、體胖,外觀羽色光澤,較早停產換羽,產蛋性能差的低產鴨。
進入晚秋后,蛋鴨產蛋量逐漸下降,就要轉入自然換羽期,一般約需3~4個月。換羽期間蛋鴨產蛋率很低,即可采用人工強制換羽方法以縮短換羽期。
強制換羽即采用人工強制拔掉鴨子翅膀及尾部大毛,同時增喂精飼料和青綠飼料。一般7~8天后,鴨子雙翅及尾部便可長出新羽,胸部自然脫毛,一般經20天左右,羽毛逐漸長齊,蛋鴨便可恢復產蛋。
產蛋鴨反應靈敏,生活規律較強,采食、戲水休息,不隨處亂跑,一經形成規律后即很難改變,夜間休息時多靜臥不動。
因此,飼養蛋鴨一定要保持操作規程和飼養環境的相對穩定和安靜,不要隨意打亂蛋鴨的生活規律,使蛋鴨保持良好的產蛋性能。
經過一個產蛋期,特別是放養蛋鴨難免有寄生蟲感染,導致產蛋性能下降,因此秋季需要驅蟲一次。
秋季也是鴨瘟、禽霍亂等疾病的高發期,一定要加強疾病防控工作,保持鴨舍清潔衛生,及時清除糞便;勤洗水槽食槽,定期對鴨舍及用具進行消毒,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進行疫苗接種,防止疾病發生,確保鴨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