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沅江市農業局(413100)李翠英
黃鱔網箱高產高效養殖技術
湖南省沅江市農業局(413100)李翠英

黃鱔屬底棲魚類,適應性強,耐低氧,多棲息于稻田、池塘、溝渠、湖泊的底層泥土中,晝伏夜出,夜間活動覓食。自然水域中主要攝食鮮活水陸生昆蟲及幼蟲,或捕食蝌蚪、幼蛙、小魚、小蝦及貝類。人工飼養可投喂人工配合飼料或顆粒飼料。黃鱔貪食,在夏季活動頻繁時,日食量可占體重的15%左右,且較耐饑餓,當餌料缺乏時,黃鱔會同類殘食。

近年來,不少地方采用新型人工制作網箱養殖商品鱔,具有投資少、產量高,飼管容易,且效益較好等優點,適宜多種水域高密度集約化養殖。
黃鱔網箱養殖要想獲得高產高效,必須抓好以下關鍵環節。
養殖黃鱔的網箱最好選用網目大小為10~36目的聚乙烯無結節網片制作,網箱以長6米、寬2米、高1.5米為好,也可根據塘口大小靈活掌握,但寬度不宜超過3米。網箱四角可用木樁或毛竹固定。網箱上緣應高出水面70~80厘米,箱體入水60~70厘米,箱底距池底0.5米左右。網箱排列,一般可采用單列或多列排列,每列相隔2~4米。
網箱應在鱔種入箱前10~15天下水,以利網片上形成藻類生物膜,避免鱔苗入箱后摩擦受傷。池塘網箱設置面積一般可占水體總面積的30%~40%,最高不宜超過50%。網箱固定后可放養水花生遮陽降溫和提供餌料,水花生覆蓋面積可占箱體面積的80%左右,水花生放養前應去根洗凈,用5%食鹽水浸泡10分鐘,以防水蛭等有害生物或蟲卵帶入網箱。
人工養殖黃鱔苗種主要有兩大來源,即人工繁殖和采集野生,無論何種來源,選擇鱔苗先要區別類型,后要鑒別優劣。
選擇黃鱔苗種類型,主要觀察體色斑點,優質苗種鱔體黃色或略帶金黃色,其中間有較大的黑褐色斑點。這類苗種生長速度較快,增重倍數可達5~6倍,產量和效益較高;中等苗種鱔體呈青黃色,雜斑較小,這類苗種生長速度一般,增重可達3~4倍,適宜普通粗放養殖;劣質苗種,鱔體多呈灰色或青灰色,雜斑不明顯,生長速度較慢,增重僅1~2倍,其產量和效益較低,不宜人工養殖。
鑒別黃鱔苗種優劣,主要通過兩看。一看捕捉方式,凡籠張和網捕的苗種可以選購;凡鉤釣、電捕、藥毒的苗種則不能采集。二看帶水活動,游動自如,體表光亮,無紅血斑,粘液適度,手捉有力跳動則為健康優質苗種;如游動滯緩,體表無光澤,有紅血斑,粘液脫落,手捉無力,多為弱鱔或病鱔。
鱔種采集方法。養殖戶一是可定戶收購,要求捕撈戶將捕捉的黃鱔按1份黃鱔4份清水比例暫養,且起籠到暫養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二是應當天收購,養殖戶必須每天上午收購捕撈戶當天捕捉的鱔苗,一般途中運輸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三是選購鱔種則以兩個時段較為適宜,即3月中旬至5月下旬和7月中旬至8月底。6月至7月上旬盡量不要收購,這一時期正值梅雨季節,且是黃鱔的產卵繁殖期,在繁殖期捕捉和運輸,懷卵黃鱔極易受傷感染疾病,影響成活率和養殖經濟效益。
鱔苗放養。一般水溫在15℃以上時均可放養,通常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養鱔種0.7~1千克,前期可適當稀放,后期適當密集。苗種放養前最好進行一次浸泡消毒,一般可用3%~4%食鹽水浸泡5~10分鐘(氣溫低時間長些,氣溫高時間短些),浸泡后用清水沖洗后入池放養。
黃鱔網箱高產高效養殖,解決好飼料投喂問題是養殖成敗的關鍵。養殖黃鱔的飼料大致可分為3類。一類是動物性鮮活飼料,主要有蚯蚓、鮮活小雜魚、螺蚌肉等;一類是動物下腳料,如動物內臟、腸衣、蠶蛹等;還有一類是人工配合飼料,主要有粉狀配合飼料和膨化顆粒飼料,一般以顆粒飼料為佳。
鱔種放養后前3天一般不需要投喂,第四天開始馴食,可在傍晚進行,誘食可用60%~70%鮮活餌料打漿,加30%~40%配合飼料拌勻后放置半小時,按黃鱔體重的1%分點投喂于網箱中的食臺上(每6平方米網箱可設置1個食臺),一般2~3天后黃鱔即能正常攝食。
馴食成功后,逐步增加配合飼料比例,最好使鮮活飼料與配合飼料的比例達到4∶6或3∶7。上午7—8時和下午5—6時各投喂一次,上午投喂全天飼料量的30%,下午投喂全天飼料量的70%,日投喂量為黃鱔體重的2%~4%,一般以黃鱔能在2小時內全部吃完為度。水溫高于30℃或低于15℃時要適當減少投喂量。在正常投喂飼料后,如突然改變飼料成分或品種,黃鱔會拒絕攝食。因此,投喂期間應保證飼料相對穩定,最好使用同種飼料。如要改變飼料,則必須重新馴食。
黃鱔網箱高產高效養殖,如在河道、湖泊等大水面設置網箱,由于水面較寬,加上風浪和流水等作用,一般水質較好,關鍵是要及時洗刷網箱,使網箱內外水體交換正常。
如在池塘、稻田網箱養鱔,水質管理較為復雜。一是要確保池塘、稻田水域的溶氧應在5毫克/升以上,pH值控制在7.0~8.5,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水質過肥則對網箱養鱔不利;二是堅持定期換水,一般5~7天應換一次新鮮水;三是堅持每周洗刷網箱一次,確保網箱水體交換通暢。
一是堅持每天檢查網箱一次,主要檢查黃鱔攝食情況和水質變化。
二是堅持定期洗刷網箱,清除吸附在網箱上的藻類和雜物,確保水體交換通暢。
三是盛夏期間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保持網箱內有較多的水生植物遮陽降溫,適當下降網箱懸吊高度,一旦發現黃鱔有相互纏繞現象時要及時將其分開,可視情況放養適量泥鰍以調節水質。
四是做好防臺防汛工作,備好防汛器材,加固網箱,嚴防大風大雨沖垮網箱。
五是做好防病治病工作,堅持對網箱、鱔體、飼料、食臺等定期嚴格消毒,飼料投喂要適時適量,確保質量,強化水質管理,及時消除敵害,搞好鱔病預防工作,一旦發現鱔病,應及時對癥治療。
黃鱔網箱高產高效養殖,防控鱔病主要以防為主,定期可用生石灰潑灑消毒和用硫酸銅滅蟲,每半月用磺胺類藥物拌料投喂一次。
網箱養鱔易患水霉病,為防止早期鱔苗體表受傷,可用5%食鹽水浸泡消毒5分鐘,防病效果較好。
腸炎病多為黃鱔攝食腐敗變質飼料或采食過飽所致,防控方法可采取每千克黃鱔用大蒜50克,食鹽50克,分別搗爛拌餌,連喂3~5天,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