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再春
地理教學要注重激趣
劉再春
教學一堂地理課需要老師付出許多辛勤的勞動,包括熟悉大綱,鉆研教材,認真編寫教案,突出重點,分散難點,作周密詳細的安排等。但真正讓老師教得心情舒暢、得心應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樂學愛學,還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并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作為改革地理教學的突破口很有現實意義。
為了激發學生一個學期甚至整個人生階段的地理學習興趣,老師上好序言課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七年級的第一堂地理課,老師可以從乘車坐船、旅游觀光和勞動建設、天氣變化、自然災害到國際交流合作、人民友好往來等方面提出具體問題和有趣的事例來,如山頂距離太陽近,山腳距離太陽遠,但為何山頂氣溫比山腳反而低呢?在地球儀上沿著同一條經線一直向北走方向會發生變化嗎?能回到原來的地方嗎?為何地球上的人種有多種膚色呢?讓學生自由討論,同時讓學生了解地理不是一種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課,而是一種生動活潑、增長見識、欣賞大自然奧妙的課。再比如,假如你同父母一同外出旅游,如果掌握了“學會使用地圖”這一知識點,只要到當地買一張旅游地圖,就可以給爸爸媽媽當向導了。老師列舉一些事例來說明時時、事事、處處都要運用到地理知識時,可再進一步激勵學生,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就必須了解地理知識。一個公民如果缺乏必要的地理知識,沒有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全球觀就很難成為未來社會強有力的建設者和競爭者,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和體會到地理學科的價值和作用,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地理課就能為學生所喜愛。
老師在地理課堂中要提出一些帶有思考性的問題,以激發學生思維的興趣。如講地球自轉時,從北極上空看,我們很明顯看到地球自轉的方向是逆時針方向,如果從南極上空看還會是逆時針方向嗎?為什么太陽每天會東升西落,是不是太陽在圍繞地球轉動呢?在講到“氣候的主要因素”一節時,可提問為什么有的地方常年氣溫低,有的地方常年氣溫高?為什么夏天熱,冬天冷?這樣老師在向學生講相應的知識點時,學生就學得特別認真了。
上課時老師根據教材內容設置一些課堂游戲來激發學生興趣,也是針對七年級學生的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地圖的方向”時,可組織全班同學到操坪上進行游戲活動。找一個學生居中心位置,找四個人分居于中心位置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然后讓他們分別說出各自處于這個學生(中心位置)的什么方向。完成這一步后,再分別找四個學生分別處于中心位置的西北、西南、東南、東北位置,并請這四個學生描述自己的位置。學生在游戲中辨別了方向,明白了道理。不過老師必須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游戲要設計得合乎情理,這樣游戲課才能開展得熱烈而不混亂。
(作者單位:漣源市斗笠山鎮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