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摘 要:資本成本會計的出現使市場發展的產物,其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目前許多企業還無法意識到建立資本成本會計對企業發展的意義,因此常常使用傳統會計方法,使企業出現決策錯誤幾率增加、債權人利益無法保障、經營者權利較小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前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維護企業的利益,文章分析建立資本成本會計的理論,并且提出建立資本成本會計的意義及其影響,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資本成本會計的可行性,為我國企業改革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資本成本;會計;影響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4-0149-02
在目前的財務會計實務當中,通常只是關注債務資本成本,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利息,但是卻沒有對股權資本成本進行準確計算。這種會計及時方法具有較大的缺陷,無法準確反應企業的經營情況,因此需要建立資本成本會計,使企業的利益得到保障。同時在傳統的財務會計當中,沒有對債務資本的成本與股權資本的成本加以研究。而在資本成本會計當中則明確指出應用債務資本的成本與股權資本的成本不具備較大的差別,只是表現的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提高資本成本會計的重視度,使企業的權益得到有效的保護。
1 資本成本會計的理論基礎
資本成本會計主要以是以企業的基本制度和市場的規則作為基礎,其服務的主要對象為企業資本成本,并且把企業成本的理論融入到產權的內容當中,使企業的資本成本信息得到準確的統計,維護企業的利益。因此需要對資本成本會計的理論基礎進行仔細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1 會計主體是現代會計學發展的重要基礎
在19世紀初期,所有權是進行財務會計重要條件。這是由于許多的企業使用合伙經營或者獨立經營方式存在,而由所有者進行管理和集資的企業比較少。在這種經營形勢下,進行準確確定股權資本成本不具備現實的由于,而債務資本成本卻顯得尤為重要。從所有者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知道所有者常常認為債權人是企業發展的“外人”,只有給予這些債權人所應該擁有的利潤之后,所有者才能獲得對應的利潤。所以在社會經濟發展不完善,并且企業的經營形式為合伙經營或者獨立經營的形勢下,需要尋找方法進行取得債務資本成本,而不是確定企業的股權資本成本。
但是隨著經濟市場的變化,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式也隨之出現,并且得到人們的重視。這種變化導致時財務會計也進行了改革,使得以所有權為主的觀念改變為主體觀念,公司被人們認為使所有者進行獨立的形態,其主要使通過與金融市場有關的企業進行聯系獲得需要的資本,也就是說從投資者的手中獲得股權資本,并且從債權人的手中獲得債務資本。在這種情況下的公司是一個獨立的主體,而不只是債務的所有者,并且股東與債權人均為公司的“外人”。其只是為公司提供資本,而公司仍然保持著獨立,這時就需要對公司的資本成本會計發揮作用,維護公司的權益。
1.2 成本是指在成本客體上耗費的全部資源的數額
現在生活中常見的財務會計實務中,只是關注債務資本成本,即人們常說的利息,但是卻沒有對股權資本成本進行準確計算。同時有專家認為在利息費用不但包含著企業的債務資本成本,也包含著股權資本成本。而會計當中常遇到的債務資本成本和股權資本成本,以及企業的人工費用、材料支出等成本事項沒有較大的差別。這是由于債權人是為了獲得利益才會給公司提供所需要的資本。而這種利益被人們稱為“利息”,也可以被稱為企業的債務資本的成本。同樣的,股東也是為了獲得收益而給企業提供資本,這種收益就是企業的股權資本的成本。
從表面上看,債務資本成本和股權資本成本沒有差異,只是表現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在從表現方面進行分析,可以知道股權資本成本使隱性成本,而債務資本成本則是顯性成本。
2 建立資本成本會計的意義
企業通過建立資本成本會計,不僅可以將經營權利由股東手中轉移到經營者手中,也可以提高準確的會計計算提升決策的準確度,從而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2.1 建立資本成本會計的現實意義
建立資本成本會計的目的在于綜合管理會計、財務會計的內容,提高會計管理的有效性。在進行管理會計計量與確認的時候,所涉及的成本不僅需要包含顯性成本,也需要包含隱性成本。但是目前所使用財務會計方法多是對顯性成本,而忽略了隱性成本。如果沒有對管理會計、財務會計的內容進行綜合,容易導致企業的會計結果出現錯誤,影響了企業的經營。
因此建立資本成本會計可以有效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其不但可以彌補了綜合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對成本計算存在的缺陷,也可以有效提高企業進行統計投資收益的準確度,從而說明建立資本成本會計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2.2 建立資本成本會計的經濟意義
建立資本成本會計有效實現企業對會計利潤的有效性,也可以有效完善的會計學成本的計算。在目前常見的財務會計方法統計下,凈收益包含企業凈利潤和企業資本成本這兩個方面[1]。但是如果將股權資本成本算入到企業凈利潤當中,則會使企業的凈利潤出現虛增的情況,使企業的經營情況無法得到準確的評估。通過建立資本成本會計可以減去企業的凈利潤出現虛增的部分,使企業的凈利潤可以準確地表現出企業的經營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會計學的凈利潤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經濟增加值[2]。經濟增加值已經成為準確考驗企業業績情況的重要指標,并且可以準確地表現出現企業的息稅前利潤與所需要支出的資本成本存在的差距。可以解決了使用不同方法對企業利潤進行評估的差別,使企業的真實經濟情況得到顯示,從而可以知道建立資本成本會計具有顯著的經濟意義。
3 建立資本成本會計對相關方面的影響
建立資本成本會計不僅可以提高會計計算的準確度,也可以促進企業的改革,從而可以說明建立資本成本會計對維護企業的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3]。
3.1 對會計計算的影響
首先是對傳統會計理論的影響。資本成本會計觀念的提出會動搖了以往資本要素的地位,并且明顯打破了傳統會計方法所引起的局限性,使企業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資本成本會計的出現可以聯系經濟學和會計學的內容,使企業的利潤得以準確顯示。
其次是對會計核算的影響。按照資本成本會計的計算方法,企業的資產總和為主要的權益、股東權益、債權人權益的相加總和[4]。企業、債權人、投資者的權益均得到有效的顯示,有效解決了以往會計計算權益的片面性。同時股權資本成本會計的出現會讓企業的成本出現改變。比如利息費用會被擴展為企業的資本成本,不僅包含了股權資本成本的內容,也包含了債務資本成本的內容,使得利息費用不再被人們當做期間費用,而是被當做成本核算處理的內容。
最后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不論企業盈利還是虧損,給企業提高資本的投資者均可以獲得股權資本成本,也就是說企業的經營風險需要經營者進行承擔,可以有效減少企業制作虛假賬目的幾率,有效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同時在以往的會計當中將股權資本成本算入到企業凈利潤當中,則會使企業的凈利潤出現虛增的情況,使企業的經營信息的真實性明顯降低,甚至導致企業領導者出現決策錯誤的情況。而建立資本成本會計之后,可以是經營者及時接收來自市場風險的資料,提高決策的準確度。同時有效避免了凈資產收益計算錯誤所引發的影響,使企業得以順利經營[5]。
3.2 對公司發展的影響
經過對資本成本會計的正確處理,使得企業的經營風險需要經營者進行承擔。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經營者需要得到更多的權利,才能有效承擔風險,從而強化了經營者的重大決策權。并且使董事會所擁有的權利明顯減少,但是為了使其監督職責得以順利發揮,就需要對公司法進行整改,才能滿足現實經營的需要。
首先可以把監事會與董事會進行統一,設置一個專門的監事機構,使其的監督權利得以順利實現。而經營者則要每個月進行送交當月的財務報表,并且使其保留處置或者解雇經營者的權利[6]。這個監事機構可以由債權人和投資者進行組成,其雖然可以讀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監督,但是如果沒有執行自身監督職責,則要承擔對應的責任。
其次在企業獲得利益的時候,需要按照既定的比例進行抽取風險準備金。如果風險準備金已經到達股東權益的一半的時候,可以不再進行抽取。其作用在于將企業出現經營失誤的時候,可以使用風險準備金進行彌補虧損,維護債權人和股東的利益。
最后當經營者進入企業的時候,需要得到股東的一直同意才能進入。而且經營者需要提供一定的風險準備金。當監事機構發現經營者出現決策錯誤,提高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則要使其解決問題或者提高所提取的風險準備金數量,維護企業的利益。
4 結 語
建立資本成本會計的出現,雖然可以使經營者獲得更多的權利,但是也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資本成本會計是在維護企業利益的前提下,使企業的經營決策和所獲得的利益進行緊緊相連,從而提高經營者決策的謹慎程度。同時也可以使經營者可以脫離利潤的束縛,多投資于長期穩定的項目,而減少短期獲益大的項目,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另外經營者具有明顯的受托責任,可以有效反應了經營者對企業的發展的職責,其需要通過正確的決策,才能在維護企業利益的同時,維護自身的利益。總而言之,建立資本成本會計不僅有效保障債權人和股東的利益,也可以提高經營者的權利,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劍.資本成本決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6(10):120-121.
[2] 汪平,鄒穎.資本成本之謎:到底如何估算資本成本[J].財會通訊,2015
(28):85-86.
[3] 吳劍濤.資本成本與融資成本的關系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05):
74-75.
[4] 張苒.新形勢下對資本成本的再審視[J].商業時代,2015(26):96-97.
[5] 邢冬菊,金萍.論資本成本會計[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
(03):336-337.
[6] 劉建平.解析資本成本[J].當代經濟,2015(04):457-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