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仲平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新目標;如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正式出臺,一條以人民為中心的“健康之路”正離我們越來越近。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中華民族要實現中國夢,首先要實現健康夢;建設“健康中國”,正是為實現中國夢“強體魄”。
“健康中國”是我國現階段發展的戰略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健康中國”提升為國家戰略,在較短時間內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但同時,我國也正在經歷人口老齡化、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面臨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和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發展方式亟待轉型升級等問題。因此,建設健康中國是我們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體現,是關系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健康中國”上升為優先發展的國策,也為我們深入推進“健康江蘇”建設提供了更好的機遇,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了有力保障。
“健康中國”立足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這說明,“健康中國”的內涵不僅是確保人民身體健康,更是涵蓋全體人民健康心理、健康環境、健康經濟、健康社會等在內的大健康,是立足于人的健康素質全面提升。這就不僅要靠醫療衛生部門開出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需將健康融入醫療、環保、食品等所有政策。對于江蘇來說,我們必須把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斷增進群眾的獲得感,讓健康成為全省人民幸福的起點。
“健康中國”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新引擎。目前,大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0%;而我國的健康產業僅占GDP的4%-5%,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大健康產業勢必成為未來挖掘消費潛力、培育增長新動能的重要引擎,將引領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浪潮。李克強總理明確指出,要“努力把健康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抓住大健康產業發展新機遇,完善大健康產業發展體系,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大健康產業質態,把大健康融入未來發展的血脈,江蘇應大有可為。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設健康中國、健康江蘇,“人人健康、全民健康;人人幸福,全民幸福”的美好愿景必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責任編輯:張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