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瑜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開發區應著力打好戰略性轉型攻堅戰。
——加快產業升級,打造“強化版”的產業聚集區。開發區是先進制造業的聚集區,在產業發展上要強化“先進”導向,從“鋪攤子”轉向“上臺階”,實現經濟平穩增長和產業結構有序調整。加快淘汰過剩劣勢產能。要借力國企改革推動“去產能”,采取引入民間資本、“僵尸企業”混改、兼并重組等方式處置“僵尸企業”,提升產業和企業競爭力。推動傳統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轉型。以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為抓手,推進機械、紡織、輕工、電子、冶金、醫藥等傳統產業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級,補齊中高端產品供給短板。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開發區優勢資源,積極承接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龍頭型、基地型項目,加快發展大數據、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生物醫藥、生態環保等高精尖產業,拉長補齊產業鏈條,實現培育“新動能”和改造“舊動能”齊頭并進。
——推進創新驅動,打造“提速版”的發展引擎。積極搭建創業服務平臺。加快建設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俱樂部、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等創業促進機構,對入駐企業提供辦公場所、創業培訓、融資貸款、政策咨詢和簡化審批流程等服務,實現線上與線下、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的創業模式,為小微企業成長和個人創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努力打造創新服務平臺。大力建設創新公共服務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基地、信息發布和共享平臺、技術交易市場等創新服務平臺,并以此為依托幫助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全面提升開發區的產業技術水平。加快構建“雙創”發展的體制生態。建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創新機制,圍繞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招才引智,集聚創業團隊,吸引創新人才,不斷健全人才保障制度,形成以高層次人才引領創新發展的良好態勢。
——擴大對外開放,打造“升格版”的開放平臺。加快形成新的開放體制。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園區開發管理,不斷完善與國際接軌的運行管理模式。對外資企業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打造國際化、市場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主動構建新的開放網絡。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境外合作園區的投資、建設和管理。優化產業布局,鼓勵有條件的區內企業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營銷網絡,收購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的境外企業,加快培育一批本土跨國企業集團。努力培育新的開放優勢。以各類開發區為依托,加快建設一批出口基地、跨境電商示范園、服務貿易示范基地等外貿支撐載體。探索擴大服務業開放,拓寬利用外資渠道。
——堅持綠色發展,打造“優質版”的生態園區。一方面,著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加強環??萍紕撔?,構建綠色產業鏈和資源循環利用鏈,完善園區環境保護監測等配套設施。另一方面,有序合理發展太陽能、風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支撐。
——全面深化改革,打造“進階版”的制度高地。推廣自貿試驗區可復制經驗。突出制度創新,在政府職能轉變、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推進貿易方式便利、深化金融領域創新和法制體系完善等各方面,實現從“優惠政策洼地”向“制度創新高地”轉變。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探索幫助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以及財務、電力、物流等各類成本,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建立要素配置引導機制。通過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和差別化要素配置機制,將被錯配、劣配、低效配置的土地、資金、能源等要素資源,從落后產能里擠出來,流入有生命力的行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走質量效益型發展之路。
(作者系連云港市商務局局長)
責任編輯:湯建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