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之臺,起于壘土,黨員干部是支撐事業發展的骨干中堅。今年以來,泰州市充分把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契機,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及省委李強書記來泰調研講話精神,突出“學”“立”“做”三個關鍵字,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立足本職、聚焦中心,深學實做篤行,凝聚起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
夯實“學”這個基礎,固本清源筑牢根基,提振推動發展的精氣神
深度把握“學”的重要意義,通過創新學習方式、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習內容,幫助黨員干部補足“精神之鈣”、鑄牢“黨性之魂”,不斷增強推動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
打造“專家講堂”,拓寬視野胸襟。突出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重點,邀請國內知名專家作領導力建設、區域經濟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專題講座,著力推動領導干部在更高層次上解放思想、拓寬視野。緊扣縣鄉換屆工作,通過專家授課、研討交流等方式,幫助黨員干部尤其是新進班子人員更新發展理念、明晰發展思路、提升工作本領。
開辦“周末學堂”,增強黨性修養。突出普通黨員這個主體,圍繞“兩學”要求,開發專門課程體系。本著“人人進黨校、個個受教育”的原則,依托“萬名黨員進黨校上黨課”平臺,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各行業、各領域、各單位黨員進黨校、上黨課。充分運用“三會一課”,讓黨員輪流主講,“現身說法”交流學習心得,提高黨性覺悟、強化“四個自信”,不斷增強跨越趕超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創設“行走課堂”,傳播先進理論。突出流動黨員這個難點,以泰州市委講師團為主體,組建了一支由黨校教師、機關干部、退休老同志,以及中小學教師、大學生村官等參與的200人志愿者宣講團,集中“送學”到工地、車間、庭院。針對行動不便和文化層次不高等黨員的實際,創設“板凳學?!薄安萜航淌摇钡?,通過與黨員拉家常、講故事、解疑惑、話發展,努力把高深的理論知識通俗化、形象化,在更大范圍內凝聚推動發展的共識。
突出“立”這個抓手,立好家規正好家風,聚合推動發展的正能量
堅持把“立家規、正家風、嚴家教”活動作為開展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通過組織和引導黨員干部向黨章、先輩、鄉賢汲取營養、集聚智慧,著力把良好的家風轉化為推動發展的精神動力。
學黨章、知使命,增強家規的政治性。深入開展“新時期共產黨員思想行為規范大討論”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到《黨章》是共產黨人最大的“家規”,從思想源頭上解決好“為誰當官、為誰掌權”這一根本性問題,自覺把《黨章》作為訂立家規必須遵守的重要法則。堅持把“學黨章”與“訂家規”緊密結合起來,深刻把握黨員的權利和義務、職責和使命,做到舍小家為大家、舍私家為公家。在家規收集過程中,共收到124個單位黨員領導干部的家規2600多條,其中“聽黨話、跟黨走”“為民造福、替黨分憂”等,成為家規的主旋律。
學先輩、明大義,增強家規的先進性。注重發揮本土紅色資源作用,以“弘揚先輩精神、繼承光榮傳統”為主題,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赴泰興楊根思烈士陵園、泰興獨立支部等地探訪尋跡,重憶抗美援朝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三個不相信”誓言,重溫“要找共產黨,就到刁家網”那段火紅歲月,為黨員干部訂立家規注入紅色基因?!安煌跣?、接續奮力”“追求真理、敢為人先”等紛紛被寫入家規家訓,為泰州“再造一個激情燃燒干事創業的火紅年代”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
學鄉賢、傳美德,增強家規的厚重性。從王艮、劉熙載、施耐庵、鄭板橋、梅蘭芳等泰州歷代大家的家規家訓家書中摘錄部分條目匯編成《歷代家規經典》,供廣大黨員干部深讀研習、揣度品味,從中汲取傳統家規家訓的核心內涵。深入開展“傳統美德大家談”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生活、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學會擔當、學會盡責,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泰州貢獻力量。
抓好“做”這個關鍵,立足崗位爭當先鋒,展示推動發展的新作為
以深入實施“黨員先鋒工程”為總綱,結合農村、社區、企業,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等不同領域黨員實際,分層分類提出目標及要求,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黨員干部示范引領、創先爭優蔚然成風。
爭做“致富先鋒”,推動農村黨員率先做、率領干。以促農增收為目標,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示范引領和服務幫帶作用,鼓勵農村黨員領辦、創辦、協辦示范基地和示范項目,實現率先致富。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每名黨員干部主動聯系3-5個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向他們傳授致富技術、提供信息服務,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共同奔小康。
爭做“奉獻先鋒”,推動社區黨員亮身份、明責任。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及時總結、大力推廣靖江東阜社區“一個黨員帶好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帶動一個樓幢、一個樓幢帶活一個片區”的實踐經驗,組織社區黨員扎實開展“亮身份、亮承諾、創一流”活動,通過設置崗位標識牌、發放黨員服務卡、設立黨員責任區等形式,做出“身邊困難找身邊黨員”承諾,推動社區黨員在解決群眾難題、維護和諧穩定、弘揚文明新風等方面開展服務、發揮作用。
爭做“崗位先鋒”,推動企業黨員比業績、賽貢獻。以推進企業發展為目標,著力在促進經濟和黨建工作融合并進上下功夫。大力弘揚徐鏡人、楊善基、劉錦蘭等新時期企業家所具備的精神,組織黨員開展“獻技促技術革新、獻策促規范管理、獻智促節能降耗、獻力促攻堅破難”活動,成立黨員突擊隊、黨員示范崗,劃分黨建責任區等,激發企業黨員勇于創新、創業,比業績、比貢獻,讓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成為引領企業職工的“風向標”。
爭做“服務先鋒”,推動機關黨員下基層、解民憂。以轉變作風為目標,引導機關黨員做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表率。著力放大“群眾工作團”品牌效應,健全完善黨員服務考核機制,通過開展“掛職第一書記”“黨員干部基層行”等活動,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黨員走進鎮村、貼近群眾,幫助基層理思路、謀發展,幫助群眾解難事、辦實事。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生動實踐,必須馳而不息,及時總結、鞏固提升。審視我市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的一系列探索實踐,有以下幾點啟示: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必須把“學先進理論”與“做合格黨員”有機結合起來。學習理論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事物內在的必然聯系,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但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得到檢驗和發展,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泰州市一系列活動安排,均以“學”為先導,“做”為落腳,始終堅持學做并舉、知行合一,進而產生了強大的生命力。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必須把“促自我提高”與“讓群眾滿意”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學習教育,讓群眾參與、受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才能摸準病灶、找到癥結,才能解決問題、取得成效。泰州市堅決杜絕“搞體內循環”,堅持開門搞學習、開放搞教育,通過分層分類提出創爭目標、搭建活動載體等,既強化了黨員干部自身教育,又為群眾辦了一大批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受到了群眾的好評。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必須把“抓黨的建設”與“推中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皟蓪W一做”,關鍵在“做”,離開了中心工作,“做”就失去了抓手,學習教育就會失之于空、失之于虛。泰州各地堅持把學習教育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最大限度地將學習教育激發出的熱情轉化成為推動“三大主題”工作、建設“四個名城”的強勁動力,牽引帶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升,譜寫了科學發展、跨域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常委、秘書長、組織部部長)責任編輯:李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