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韓國農村金融發展經驗對中國的啟示

2016-10-14 03:44:05金旭李春姬
東疆學刊 2016年2期
關鍵詞:金融農業農村

[韓]金旭, 李春姬 , 劉 暢

?

韓國農村金融發展經驗對中國的啟示

[韓]金旭1, 李春姬2, 劉暢3

中韓兩國雖然國情不同,但是同為東北亞地區國家,韓國的農村金融發展經驗對我國的農村金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首先,韓國的農村金融政策的發展經歷了5個階段,存在著特定的邏輯關系;其次,中國的金融政策發展歷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最后,韓國農村金融發展經驗對中國具有一定的啟示。

韓國;農村金融;啟示

一、引言

農村金融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36年來,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歷史因素的影響,中國農村發展的后勁尚顯不足,迫切需要農村金融的扶持。 從2005年中國政府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案開始,到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在連續12年聚焦“三農”,2015年中國中央文件又明確提出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要主動適應農村實際、農業特點、農民需求,不斷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由此可見,實現“三農”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大力支持。

國外許多國家都具有豐富的農村金融發展經驗,因此研究國外先進國家的農村金融體系建設,可以更好地吸取其發展經驗,有助于中國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更有助于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同屬于東亞國家的韓國,農村金融的發展在政府的積極主導下,已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金融體系。與日本及歐美國家有所不同,韓國的農村金融政府性支持特點更加明顯,而且通過農協等直接參與給農民提供政策資金支持,這對發展農村經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韓國農村金融的發展模式對我國具有借鑒意義。

中國關于“農村金融” 的概念是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出現的,有關研究文獻是從2000年以后開始出現。這與中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城鄉差距拉大、農村金融全面滯后等一系列社會棘手問題出現的背景有直接關系。王芳[1](97)認為中國所需要的是一個多層次、梯度化的農村金融制度, 而農村金融制度的成敗在于能否有效滿足微觀金融需求。2005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建議中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于相關問題研究也開始進一步展開。王順[2](7)等也提出在新農村建設(2001-2008年)過程中,中國農村金融面臨的問題是農村金融體系不健全、風險防范體系較弱,體系建設落后于工業經濟發展水平。 李慧林[3](35)提出建立多元化的金融組織體系,建立良好的法律監管環境,發展農村合作金融,以及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農村保險體系。中國的研究者也積極向其它一些國家的發展模式取經。鄭蔚[4] (17)認為中日兩國的農村金融市場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政府干預,兩國均未形成一個獨立的、高效率的農村金融體系,中國的農村金融改革在解決農民有效的貸款抵押方式上必須有所創新。鄧曉霞[5](3)采用對比分析法,找出了中國和印度兩國改革與發展的共性和差異性, 為中國經濟發展、培育和完善農村金融市場提供參考。熊曉軼和趙向閣[6](18)對比分析了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印度等5個國家的發展模式,提出中國應建立和完善農村金融法律體系,提供多樣化的農村金融服務建議。李慧林[3](24~33)針對印度、孟加拉國、巴西等發展中國家與地區的農村金融體系的不同特點,對其制度完備、信貸高效、機構健全等特點進行了闡述;并在分析國外農村金融體系先進經驗的基礎上,論述了合作金融、政府支持、加強合作等有益經驗,是中國農村金融發展亟需借鑒的。

二、韓國農村金融的發展歷程

韓國農村金融的發展經歷了以下5個階段

(一)解放后農村金融孕育期(1945-1960年)

20世紀初,韓國的農村金融制度隨著日本的殖民侵略開始萌芽。到1933年成立全國金融組合聯合會后首次成立全國性聯系網絡。1950年代初期,又經過朝鮮戰爭的摧殘,韓國農村金融機構的作用在當時可以說很小。到了1950年代后期,隨著國家經濟開發策略的轉變,重新確立農業在國民經濟的地位,農村金融面臨整頓的局面。

在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整頓過程中,韓國政府重新完善了農業銀行法和農業協同組合法,解散了原金融組合組織,并進行改組。建立韓國農業銀行和專門負責提供農器具和農產品銷售的協同組合。一是為農村金融一體化體系打基礎,二是農業銀行負責為政策金融*政策金融指的是公共部門所從事的金融活動,是與民間金融相對應的。業務打基礎,三是1958年4月將農業銀行轉變為特殊政策性銀行。

但是,轉化為政策性特殊銀行后,農業銀行仍存在很多問題。一是不能解決政策金融的供需矛盾。二是不能解決好農業生產效率問題。三是當時韓國農業銀行資金營運實力較弱,也不能為農業協同組織提供充分資金,兩個機構間脫節的問題非常突出。

(二)農村金融初步形成期(1961-1975年)

這個階段正處于韓國經濟開發計劃時期。1961年,樸正熙軍事政變后,整頓農村高利貸私債市場,舊農業協作組合和農業銀行合并成綜合農協。將綜合農協的單位農協功能進行修整、完善,這些都為農村重要信貸工具——互助金融的組織建設、運營體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1.在1961年5月開始整頓農村高利貸私債市場,將其轉化為制度金融軌道是當時政府的主要目標。

2.1961年8月15日將舊農業協作組合和農業銀行合并,組成新的綜合農協,這在韓國農村金融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3.1970年代開始農協單位形式的互助金融迅速發展,這是韓國農業制度建設的轉折點。

4.農協又加強了拆入資金。

(三)組合金融成長期(1976-1990年)

從1970年后期到1990年期間韓國農村金融發生質的變化。從1976年開始全國性農協單位普及,互助金融*互助金融是為農民組合成員提供農業生產及日常所需資金為目的而開展的互助金融業務,為農協在初創時期做出了貢獻。農、漁、畜組合社員必須參加其協會才能得到融資,其金融機構可以從事存、貸款業務,且受政府直接監管,利率較一般商業銀行高出0.5%—2%左右。發展迅速;畜產部門新設了專門協同組合畜協。

1.互助金融發展迅猛、逐漸消除了農戶對私債市場的依賴性。

從表1中可以看出:自1976年后,韓國的互助金融發展迅猛,這一期間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6.9%。從1980年開始,互助金融存、貸款大幅度增長,其金融機能和作用非常突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農戶私債依賴率由1980年的49%,減至 1985年的28.9%, 1990年更是驟減至13.9%。

2. 擴大提供短期農業貸款資金、防止農戶貸款挪作他用。

表1 1980-1990年農戶平均使用相互金融及私債依賴率趨勢表 (單位:千韓元,%)

資料來源: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編, 《韓國農政50年史》第1冊, 1999年,p881

從1970年代開始,隨著韓國政府推進農業開發政策,非常強調農業政策金融的作用,其支持領域也趨于多元化。主要用于農業、養畜、生產獎勵等用途上。

3.以政策金融支持中長期農業開發資金

1970年代起韓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農業部門面臨可持續發展問題,即如何以政策金融保證農業開發等資金需求問題。因此,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擴大了包括各種基金的農業開發資金供給。從1970年代開始,便出臺相關制度措施。

1)作為農業開發可持續發展計劃的一個環節,確立中長期農業開發融資制度。

2)從制度上簡化農戶貸款程序。

3)建立農林水產業從業人員信用保證基金。

4)從1980年代又增設許多農業基金。

在20世紀通過組合金融的推廣和發展,韓國對農業的資金供給大幅度提高,而農戶對私債市場的依賴程度也驟減。但是,出臺的農村金融政策與農業生產政策、價格穩定政策、農漁村社會福利政策等還沒能形成互動互聯作用,也沒對改善其經濟結構調整產生影響力,反而造成農協和畜協的負債增加。但20世紀的農村金融政策為今后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四)農業政策金融拓展期(1990-1999)

在1990年代隨著世界貿易組織(WTO)體制轉變和韓國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家,農業部門也發生很大變化。農業向專業化、規模化發展,以土地集約型農業向資本密集型農業轉化趨勢明顯。

1. 加大農業貸款力度,互助金融貸款作用顯著。

2. 針對農產品市場開放壓力,擴大國家對農村金融的支持。

3. 1997年金融危機下解決農戶負擔的對策。

1997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對韓國經濟造成了沉重打擊,金融體制也要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管制,從而給農業經濟也造成很大負面影響。當務之急是要解決當前農戶急速增加的借款利息等負擔問題。否則,農村金融市場所受的沖擊也將會與農協、畜協等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經營效益直接掛鉤,后果將不堪設想。為此,韓國政府決定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體制下出臺農戶貸款還款、高利息負擔等對策。而從農戶的角度去看,了解專門金融機構農協、畜協貸款資金的額度及償還期限、拖欠規模資金等正確信息十分重要。

針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殊體制下穩定農村市場,1998年10月份韓國政府出臺了農戶負債對策。其主要內容:一是自1998年10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期間到期政策性貸款的本金和利息可延長2年償還;二是對沒有可償還債務或無負債的農戶優先支持長期和短期政策貸款資金;三是對按市場規律運行的農協和畜協的互助組合金融部分,為減少組合員工的利息負擔,引導勸告下調利率;四是穩定農產品物價來保障收入,提高農戶負債償還能力;五是對農產品流通環節進行大膽改革,提高農戶銷售收入;六是納入和階段性推廣世界貿易組織(WTO)體制所認可的各種直接支付制度;七是納入綜合資金管理制度,改善政策資金投資和融資制度,以提高政策金融的使用效率性。

4.農村金融制度的改善

由于在1988年針對農村金融修改了農協和畜協相關法規,使得協同組合方式更加具有貫徹民主管理原則規定,其發展速度非常快。1999年8月又重新制定新的“農業協同組合法”。將農協中央會和畜協中央會通合,變成獨立事業機構,但其發展課題都變為如何去建立更加專業化的“協同組合銀行”。

(五)農村金融穩步發展期(2000年至今)

進入2000年以后,韓國的農村金融仍以農業政策金融和互助金融方式進行對農業的支持。不過,韓國的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市場規模相對萎縮,面臨著如何去調配政策金融資金問題和農協的運營方式轉換的問題。

1.農業政策金融

韓國是農業金融政策較發達的國家,具有政府性支持力度和作用很大、支持項目多、細分化、操作復雜、管理難等特點。農業政策金融的資金來源可來自政府預算、基金、金融機構等,但政府性直接支持部分占據最大比重,可直接參與支持對象,導致出現了辦事效率低下等問題。還有,大部分資金通過農協中央會及其會員組合給農戶提供貸款資金,并通過農協回收貸款。為此,給農業貸款相關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損失保全基金等相關基金,以彌補貸款損失負擔。

農業政策金融投入農協部分可分為政策性貸款支持部分和政策性預收金部分。從〈圖1〉中可以看到:自1991年到2004年為止,政策性貸款逐漸遞減趨勢非常明顯。同時也表明,農協自身資金調控能力增強。

圖1韓國農業政策性金融投入農協中央會趨勢表

在1990年初期的農協貸款中,政策性金融貸款占比份額在50%以上,但進入2000年以后,由于農協自身一般性貸款業務發展很快,政策性金融貸款占比份額驟減,即由1991年67.2%,減至2004年的22.3%。(見表2)

表2 農協中央會貸款中政策性貸款比重 (單位:億韓元,%)

資料來源:韓國金融研究院編, 姜鐘滿“農村金融的特點及其規模經濟分析”,2005.12,p55 農協中央,內部材料

農協中央會預收資金當中政策性投入比重,則由1991年和1995年13.6%和15.9%,減至2004年的7.4%。(見表3)

表3 農協中央會預收資金當中政策性資金投入比重 (單位:億韓元,%)

資料來源:韓國金融研究院編,姜鐘滿“農村金融的特點及其規模經濟分析”,2005.12,p55 農協中央,內部材料

1)信用保證基金利用情況

韓國政府和農協于1972年開始共同出資設立農林水產業從業人員保證基金(簡稱農信保),其目的是為因個人信用度低而無法從金融機構得到貸款的農林水產業從業人員提供信用保證。

在1997年的金融危機之后,農民的財政狀況和信用度出現惡化現象,對農業政策資金的信用保證基金的利用便開始上升。

2)貸款損失保全基金

針對不能涉及農信保全基金領域的農業政策性貸款投入情況增加,而農民卻因信用不佳得不到該政策性貸款情況,于1995年開始設立了貸款損失保全基金。

3)政府提供政策性資金運用手續費

為了保全政策性資金運用安全性,韓國政府提供相應手續費。

4)政府提供農業貸款利差補償

為了讓金融機構按政府要求為農民提供低息貸款,韓國政府推行貸款利差保全政策。

5)提供農業綜合資金

為了提高農業競爭力,韓國政府于1990年特別提供42兆韓幣財政資金。

2.農協互助金融

作為韓國農村金融的另外一個重要特點的農協互助金融,具有貸款使用簡便、零星小額等特點。為整頓農村地區高利貸市場、活躍農村金融市場發揮了很大作用。但其局限性在于只限定在組合成員之間。

因為互助金融的主客戶以農民為主,因此對其存款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稅。從1992年開始規定對于在互助金融的一般性存款,可在2000萬韓元范圍內免征利息所得稅,因此,增強了與其他金融機構在存款授信領域競爭力。

自1997年金融危機以后,針對當時金融市場動蕩不安情況,為保護農協組合儲戶存款的安全性,韓國于1998年便設立存款保險基金。與其他金融機構相同,可保護5000萬韓元以內存款限度。

三、韓國農村金融演變內在邏輯分析

(一) 韓國農村金融的發展得益于政府的積極引導,并已形成特色鮮明的金融體系。一是與日本及歐美國家不同,韓國的農村金融政府性支持特點更加明顯,且通過農協直接參與給農民提供政策資金支持,對發展農村經濟起到關鍵作用。二是政府積極建立各項基金,來維護農村金融發展。三是韓國農村金融市場已發展成為以特殊銀行、互助金融、新村金庫為主的資金暢通、較成熟發達的農村金融市場。

(二)從農村金融演變歷史來看成功和不足之處。韓國的農村金融發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具體可歸納為如下:

表4 韓國金融歷史演變期間的邏輯分析圖

資料來源:作者制作

(三) 農業政策金融行之有效。一是對遏制私債市場功不可沒。二是在新農村建設期間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到了20世紀隨著世界貿易組織(WTO)體制轉變和韓國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家,農業政策金融的作用更顯突出。四是到了2000年代隨著各農村金融機構自籌資金能力不斷增強,政策金融份額逐漸縮小,但其支持范圍都更加細致,并轉變為以支持農戶農業生產為主。

(四)農業組合金融。韓國農村金融的成功之處在于扶持組合金融,尤其形成以互助金融中心來建立和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其宗旨在于將農村金融市場建立成自成一體的良性資金循環體系,并通過扶持互助金融來遏制私債市場,保護農民自身利益。

(五)農村金融的發展方向。雖然韓國的農村金融具有自身特點和成功之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也存在問題。如,相互金融難以規模化、農協過于壟斷等。因此,當前的問題仍是如何建立更加專業化的“協同組合銀行”。

四、中國農村金融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農村金融體制不完善,無法為農村提供較好的金融服務。 余謙[7](87~88)認為近年來正規金融機構和營業網點逐漸減少。以盈利為目的的國有銀行和部分商業銀行受利益的驅使逐漸從農村退出并投向盈利能力較強的城市和工業地區。現在四大銀行中只有農業銀行在鄉鎮地區還有大量營業網點。國有商業銀行不斷減少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追求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這就造成農村金融服務供給不足,金融機構的萎縮。相反,非正規金融機構營業網點不斷增加。 李慧林[3](33~34)也指出了中國缺乏多元化農村金融體系問題和發展滯后的農村合作金融的必要性。

(二)民間金融缺乏必要的規范和保護。 由于正規金融機構的支農力度不夠,非正規金融機構成為了農村金融的主體。 彭藝[8](54)認為大多數正規農村金融機構的手續繁瑣、貸款條件較嚴格,農民無法進行快捷、便利的貸款,這使得農村民間借貸很活躍。農村民間金融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中國農村正規金融供給不足的現狀,成為農村金融市場上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民間金融借貸利率高,不受央行和銀監會的監管,運行機制不完善,并且不能得到中國法律的保護,蘊含著較高的金融風險。

(三)農村保險制度不健全。中國農業生產風險大,收益低。普通的商業保險考慮利益,不愿意參與農業保險。而高保費,農民保險意識差,大多數保險機構坐落在縣城而鄉鎮沒有農保服務網點,理賠時間長等等問題也導致農民不愿參加農業保險。

五、 經驗及啟示

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從韓國農村金融發展經驗當中歸納出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

韓國農村金融的成功之處在于,根據各個發展階段的特點積極出臺對應政策及保護政策并成功扶持農協和農民互助金融,最終形成農村金融良性自主發展的路子。

農業政策金融行之有效,推動了韓國農村金融的健康發展。這一做法對遏制農村私債市場功不可沒,在突如其來的國際環境的變化沖擊下也能夠對維持較穩定的農村金融環境起到關鍵性作用。

韓國農村金融的成功之處還在于扶持農業組合金融,尤其是以互助金融為中心來建立和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韓國農村金融的不足之處是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問題。如互助金融難以形成規模化、農協過于壟斷等。中國也在農村金融方面面臨著類似韓國曾經經歷過的各種難題,韓國的經驗對中國很有借鑒意義,其啟示如下:

第一、 借鑒韓國政府在各個發展階段實施過的保護政策,吸取其經驗教訓。尤其是韓國在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和面臨金融危機時所采取過的保護政策很值得借鑒。

第二、 農村金融市場達到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值得借鑒。從韓國的經驗來看,政府的各項扶持政策的出臺是非常重要的。韓國農村金融的發展得益于政府的積極引導,對發展農村經濟起到關鍵作用。 較日本及歐美國家有所不同,已形成特色鮮明的金融體系。如, 政府積極建立各項基金、各種農村金融機構,成熟的農村金融市場,這些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第三、 借鑒韓國農業互助金融解決私債市場的運營模式,規范當前中國農村高利貸市場使其良性化。韓國農業組合金融的經驗和做法中可取的是在非正規金融存在的前提下,通過法律法規明確其性質及運行原則,在其發展的各個階段,對其進行引導、規范和監督。

第四、 韓國的農業保險制度較為健全,這是其成功的重要經驗之一。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具有高風險的特征,應建立以國有農業保險公司為主,民間保險公司為輔的農業保險體系。保險公司的運作以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為前提,以支持“三農”為導向,國有保險公司切實擔負起“管理風險基金、提供風險保障、監管農業保險基層機構” 的職責,給農業保險的發展提供一個可操作的平臺。

[1]王芳:《中國農村金融需求與農村金融制度:一個理論框架》,《金融研究》, 2005年第4期。

[2]王順,劉曉霞,郭帥:《三十年中國農村金融改革的透析與啟示》,《金融發展研究》,2010年第10期。

[3]李慧林:《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4年。

[4]鄭蔚:《中日農村金融發展及其瓶頸的比較分析》,《現代日本經濟》,2009年第6期。

[5]鄧曉霞:《中印農村金融體系比較一一基于中印農村經濟與金融體系框架下的分析》,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6]熊曉軼,趙向閣:《國外農村金融體系發展經驗研究》,《世界農業》,2013年第1期。

[7]余謙:《我國農村金融現狀與完善對策分析》,《前沿》, 2012年第14期。

[8]彭藝:《中國農村金融體系的歷史演進與發展》,《農業經濟》,2010年第5期。

[責任編輯吳言]

F13-17

A

1002-2007(2016)02-00101-05

2015-11-10

1.[韓]金旭,男,韓國建國大學國際學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韓國經濟;2.通訊作者:李春姬,女,朝鮮族,延邊大學朝鮮半島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村金融; 3.劉暢,女,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延吉133002)

猜你喜歡
金融農業農村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夢
P2P金融解讀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中國記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啪啪无遮挡| 国产99热|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伊人久久影视|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国产免费看久久久| 国产激情第一页| 天堂网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国产xx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黄色在线不卡|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成人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乱论视频|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国产在线专区|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天天干伊人|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91免费在线看|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午夜小视频在线| 69精品在线观看|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91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欧美日韩va|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亚洲—日韩aV在线|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91亚洲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97|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 日韩黄色精品|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二区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五月婷婷综合色| 国产麻豆另类AV| 国产综合欧美|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亚洲男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