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顯文
淺析企業全面預算考核體系的建立
馬顯文
全面預算考核是以預算目標和擬定的管理標準為依據,對企業內部各責任中心和部門預算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進行綜合分析和考核的過程,在整個全面預算管理系統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企業內部管控的重要手段,是實現經營目標的重要保障。
全面預算 考核
筆者以多年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經驗為基礎,對預算考核體系構建原則、指標設定、評價方法及具體獎罰標準等進行了深入闡述,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一)目標性原則
考核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目標,而企業的年度目標或戰略目標是由若干個子目標或指標組成的,只有這些組成指標全部實現,企業的整體目標才能夠實現。同時,企業整體目標的確定又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不斷平衡的結果。因此,企業應以目標為導向建立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約束企業內部各責任中心以實現指標為中心開展各項工作,防止各責任中心為了達成自身指標,而忽略了企業整體目標的最終實現。
(二)可操作性原則
可操作性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全面預算考核工作也不例外。企業在建立預算考核體系時應綜合考慮自身能力和實力,不能過于理想化和程式化,否則再好的體系也只能是擺設,毫無價值。當然,企業也應當充分考慮目前日益發達的計算應用系統所能實現的功能,必要時還可以聘請有經驗的專業團隊幫助建立更加適用、更加合理的考核體系。
(三)例外原則
企業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無法預期或不可控的例外事件,如國家產業政策的變化、國際匯率的影響、重大自然災害及意外損失等,考評時應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進行處理。
(四)相互牽制原則
建立有效的相互制約關系是企業內部各部門協同發展的重要機制,企業在建立預算考核體系時也應考慮這種相互牽制的原理和作用。例如,企業可以合理制定一些具有相互制約關系的考核指標,這些指標的達成同時關系到其他指標的實現,這樣,各部門為了完成自身考核指標就必須相互協商、相互配合、相互監督,為企業總體目標的實現而共同努力。
(五)正向原則
所謂正向原則,就是以激勵為主原則。相信所有企業的內部考核制度并不是為了處罰,而是為達成目標或創造更多價值而制定的。100%額度的處罰和1%額度的獎勵,對企業來說哪個更劃算是顯而易見的。同時,研究證明,激勵對人的行為更有效,更能激發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企業在設計考核機制時應以正向激勵為主。當然,正向原則也需要配備適當的處罰來約束消極或錯誤行為。
(一)全面預算組織機構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機構至少應包括全面預算委員會、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全面預算執行部門及預算執行監督和考核兌現機構等,具體組織結構如圖1:

圖1
(二)全面預算考核期限及流程
全面預算考核一般分為半年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為宜,因為考核是一個對結果進行詳細核對、客觀分析、反復確認、層層批準等多個環節的復雜過程,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資源和工作量,對一般企業來說得不償失,所以考核期限不能過頻。如果考核期限過長,也會導致一些管理問題或潛在風險。當然,具體考核期限應根據企業規模、企業性質、信息化水平、配套管理制度及管理層意愿等因素而定。通常情況下,半年度考核主要是對預算的日常管理及異常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年度考核主要是對各預算責任中心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并及時對考核結果進行兌現。
(一)可控成本費用預算考核
成本費用控制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抵御內外壓力、求得生存的重要保障,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成本費用控制的起點應從編制預算作為控制目標開始,目標就是奮斗的方向,因此目標制定一定要科學合理并考慮經過努力的結果,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成就感和使命感。為了督促大家增強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合理編制預算,并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進行有效管控,提出如下考核標準:
當預算達成率(Y)小于90%時:
考核結果(扣罰)=[Q×300+(90% -Y)×200]×100×C
當預算達成率(Y)大于100%時:
考核結果(扣罰)=[Q×300+(Y-1)×200]×100×C
注:成本利潤比重(C)=成本費用支出額÷實際凈利潤×100%。
當然,具體獎懲額度應根據企業規模及管理層意愿而定,同時企業也可以制定相應的獎勵原則。
(二)應收賬款回款預算考核
應收賬款是企業的主要流動資產之一,它表示企業在銷售過程中被購買單位所占用的資金,其管理狀況直接影響企業的資產質量和營運能力。企業由于應收賬款規模較大、變現能力較差、周轉速度較慢等問題,隱含著大量的壞賬損失,影響了企業整體的資產質量,進而導致企業虛盈實虧。因此,企業應及時收回應收賬款,以彌補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耗費。同時,要減少因資金收支不對稱導致的財務費用大幅增加,確保企業健康良性發展。
相關責任部門因已完成預算達成率或控制額度考核指標而故意無作為或惡意拒收回款,應視情節輕重給予不同程度處罰。
(三)庫存材料期末余額預算考核
庫存物資作為占有一定比率的流動資產,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資金占用水平和資產運營效率。因此,采購部門應不斷加強物資采購及庫存管理,根據公司排產計劃及采購周期等合理進行物資采購業務,在不影響生產進度的同時,有效控制庫存物資積壓,降低資金占用,減少人、物力資源浪費,不斷提升資產運營效率。同時,采購部門應合理預測物資采購進度和動態庫存余額,以便財務能夠合理測算年度內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和資金缺口,并計算由此產生的財務費用(貸款利息支出)。
全面預算考評及獎罰機制的建立不是最終目的,而是實現目標的一種手段,企業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靈活運用,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優化,使考核工作在整個全面預算閉環管理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為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
馬顯文(1976—),男,吉林德惠人,本科,會計師,研究方向:全面預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