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晟羽
摘 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媒體將新聞與娛樂元素相結合,以獲取稀缺的注意力資源。以微博新聞為例,微博新聞的娛樂化有其合理性和積極意義,但應該勇于創新以避免低俗化。為了吸引觀眾,博主和一些官方微博不斷拋出娛樂性極強的話題。以至于新聞為了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變得越來越娛樂化,新聞媒體對社會責任感和公信力的關注越來越低,令人擔憂。
關鍵詞 微博新聞;娛樂化;輿論監督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9-0025-02
1 傳統新聞的娛樂化
1.1 新聞娛樂化趨勢
新聞娛樂化是目前新聞理論界普遍關注的焦點。新聞娛樂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它是大眾傳播媒介市場化、信息時代信息膨脹的必然結果。新聞娛樂化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對信息的需求以及精神上的愉悅。但新聞娛樂化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媚俗化、膚淺化等泛娛樂化傾向。
娛樂因素與報紙的正式相融合并且形成規模要追溯到美國的黃色新聞浪潮之際。19世紀時興大手筆的軟新聞報道,以過度渲染夸大事實的手段報道新聞事件,從而吸引更多讀者,增加報紙銷售額。嚴肅新聞被娛樂化的手法軟化,有向軟新聞過渡的趨勢,減少比較沉重嚴肅的新聞所占的比例。這種娛樂化趨勢還波及到包括新聞在內的非娛樂節目,使其風格逐漸娛樂化。不僅如此,當前很多節目在報道國家大事和國家政要的活動時,也會竭盡所能地挖掘其中的娛樂性成分,以更加輕松有趣的方式表達出來。
1.2 新聞媒體娛樂化的現狀及其原因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加速了世界信息的流通。在外國新聞娛樂化的影響下國內新聞媒體也開始側重娛樂化的轉變。新聞內容上偏向軟新聞或者極力使硬新聞軟化。大眾媒介出于對利潤最大化的追求,旨在吸引更多受眾和大量的投資商,大批量生產滿足社會普通大眾基本需要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娛樂消遣。進入市場經濟模式后,越來越多的媒體由事業單位轉向企業化經營,向市場要錢,競爭效益,企業需要利潤。所以,媒體應盡量使自己的產品接地氣,推崇大眾化、娛樂化的主導理念。迎合受眾、吸引其注意力就意味著獲得經濟效益和提高經濟實力。其最終結果是,大眾傳媒有意識地傳播能夠滿足受眾、迎合受眾娛樂興趣的娛樂信息。除此之外,媒體也需要廣告商的鼎立支持,廣告商是媒體強大的經濟支柱。廣告商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把握著媒體的經濟命脈,決定著大眾媒體的生存與發展。綜上所述,大眾傳媒娛樂化發展更是勢在必行。
2 微博新聞的娛樂化現象
2.1 微博新聞特點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新聞媒介的信息承載能力增大了。微博新聞娛樂化現象不僅傳承了傳統新聞娛樂的大方向還保留了自身的特點。綜括起來,微博新聞娛樂化的表現主要體現在:內容瑣碎膚淺;標題獵奇獵艷;微博圖片,低俗煽情;行文情節化故事化;受眾互動性極強。除了網絡傳播特點外,由于攜帶便捷,可以通過移動設備參與評論,消除了時間地點的限制使用方式更加靈活自由。
2.2 微博“新聞的娛樂化”現象出現的原因
硬性的嚴肅性新聞想要充分的展示新聞價值就要放在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單純的新聞本身。融入到生活中,涉及周遭的新聞才能達到教育大眾的目的,獲得意義。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微博中“新聞的娛樂化”現象。這種娛樂化不單單只是一個文化現象,社會的大潮中文化只是一部分,也就是說,促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錯綜繁雜的。
1)體制原因。我國的新聞媒介屬于我們黨和政府領導的國有體制。這就意味著新聞媒介必須要為政府發聲,是政府的發言人,是要代表各級政府發聲的主要聲源。多數情況下,嚴肅新聞的作用可以通過娛樂的形式得以緩解。
2)輿論群體引導原因。當微博新聞界過分對某些風云人物、名人軼事、私隱、獵奇的時候,就極有可能形成一種對于新聞議題的掌握失衡失控的局面。所以媒體不能以經濟效益為主線,創造眼球效應。媒體的地位舉足輕重。
3 微博新聞娛樂化當下存在的問題
3.1 隨意發博,人身攻擊、謠言不容忽視
微博里的新聞在娛樂化浪潮的沖刷下,新聞的嚴肅、深刻幾乎被沖刷的蕩然無存,社會各界對新聞本性回歸的呼吁聲越來越大。在這個微博時代,官博與其受眾形成一種連環結的局面,有著很強的感應度,博主的意見和情緒很容易帶動其他有著類似經歷或想法的人參與到討論和發泄中,引發爆炸性傳播。
例如:2013年的@作業本事件就是現在網絡環境中道德竟如此缺失的體現,不禁讓廣大有良知、道德感濃重的網民和市民訝異在這充滿戾氣的中國網絡世界竟然如此寬容。這是時代的敗筆,社會正在進步,可是道德感在網絡這個大熔爐中卻在衰退。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拒絕不高雅的、沒有品質的信息,要向著傳播的尊嚴、莊重邁開步伐,向著嚴肅與真實的新聞方向前進。
3.2 娛樂化程度無尺度
對于微博新聞的娛樂現象來說,要把握娛樂化的標準和尺度,太過膚淺,會使新聞流于表面。在我們網絡環境中散播不健康、不進步的信息并且對社會影響惡劣。所以,要注意新聞娛樂化手段和程度的合理把握,注意二者的平衡之道,既能吸引大量受眾也可以充分表達新聞訴求,體現新聞價值。相得益彰,不失偏頗,避免為了實現新聞的沖突和矛盾來吸引受眾而失去了新聞的社會價值。
3.3 網民跟風現象嚴重,缺乏獨立意識
在微博這個大平臺中,博主博友之間存在著天然形成的認同感,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博友們跟帖追貼極其普遍,充分利用這個平臺行使自己的話語權。他們普遍對于一些娛樂新聞的關注更加高些。轉、跟成為一種“默契”的操作。受眾的自主度大大的降低,隨之降低的不僅是受眾思考能力、反饋效果,也是傳播過程質量的下滑。這種新聞娛樂的跟風對獨立思考、建設性觀點的提出無疑是極大的扼殺。然而后果是岌岌可危的。一個受眾群體,沒有新鮮的觀點和積極的思想,是多么的無奈與
可悲。
4 娛樂趨勢下微博新聞的出路
4.1 加強微博的輿論監督力度
輿論監督功能是紙媒的傳統做法。代表著大眾利益,在時間的積淀中形成了一種有一定權威性的公信力。微博作為大眾媒體,也應該注意信息的選取,正面積極的新聞報道要遠遠大于娛樂化信息的報道,在這種凈化過的環境中生存的微博才能更優更健康的發揮作用。
4.2 重視微博新聞傳播內容的價值
微博新聞也應注重新聞性,在滿足新聞基本要素的前提下,適度的娛樂性是必要的。但是若單純傳播娛樂性高的信息就會大大降低微博新聞的公信力。因此,重視傳播內容的價值與意義不可小覷。
4.3 進一步提高教育理念
對微博新聞的引導和教育,不僅需要廣大博友的大力支持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希望政府要加大對微博的監管力度,盡管微博新聞的新聞源頭很寬泛,也要把握,對新聞事實報道過程的完整;對社會現象報道時提供橫向縱向全方位材料;對于呼聲不一的報道我們要全面地分析周全。另外,對發布微博的媒體進行監督和管理。將微博的社會角色進行準確的定位,既不夸大也不忽視。
微博是輿論的引導者。所傳遞的信息應該跟其角色期待盡可能的保持和諧與協調。作為合格的新聞媒介的受眾不僅要積極接觸和使用媒介及其信息,及時反饋信息提出明確建議,為信道通暢做有益工作也為凈化媒介環境做出一份貢獻。
5 結束語
微博是在我國社會民主化進程下,網絡發展到一定階段下的必然產物。娛樂化趨勢下的微博帶來的新聞娛樂化和不積極的影響也是不可避免的。就如同一個新生的孩子,在一個大環境中會去模仿,微博也是一樣,在媒介娛樂盛行的今天,它的發展必然也是隨波逐流的。但是,往正軌轉變的方向是存在的。我們不僅要對微博新聞有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落實到實際,要通過媒體人和整個社會自律自覺地監督和維護,去凈化這個娛樂化染缸,充分發揮媒體積極作用,促使微博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微博新聞中的娛樂應該是高雅的,娛樂是要與美感相結合的,才可以讓受眾從中得到文化的享受和熏陶,從而讓受眾從中受益。微博的娛樂化傳播方式并不能停滯于此,它還在蔓延。在有限的空間里,把娛樂安置在一個屬于它的格局。只在這個格局中發揮作用,不發散、不越權。
參考文獻
[1]李良榮.當代新聞事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2.
[2]施拉姆波特.傳播學概論[M].北京:北京新華出版,1984.
[3]李希光.畸變的媒體[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4]林暉.市場經濟與新聞娛樂化[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1(2):29-35.
[5]陳心安.媒體公信力的要素構成[J].新聞前哨,2004(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