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偉
摘 要 在互聯網的發展普及之下,高職學生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開始運用網絡和信息技術進行交流,了解多樣化信息,關注并討論有關其切身利益的事情,并逐漸成為了網民中活躍度較高的一類群體。而在這一形勢下,網絡輿情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并引發了一系列負面影響。文章就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管理對策進行了研究探討。
關鍵詞 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9-0129-01
互聯網在高職院校學生生活中的日漸滲透,為其交流、探討熱點事件和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但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學生情緒多變,一旦對某件事情或是問題存在不滿,其不良情緒便極易通過網絡進行大范圍的傳播,并引發網絡輿論偏差,帶來眾多的負面影響。因而,高職院校應對這一問題加強重視,不斷完善網絡輿情管理,正確引導網絡輿情,為學生創建良好校園環境。
1 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特征及管理現狀闡述
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的特征主要表現為3方面。
第一,高職院校網絡輿情具有直接性的特征,由于互聯網在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活中已經十分普及,一些應用軟件也得到了廣泛運用,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交流平臺,因而,學生能夠利用互聯網直接在網絡平臺上發表自身意見,例如朋友圈、QQ空間、微博等,表現直接,且具有較大的影響范圍。
第二,高職院校網絡輿情具有偏差性的特征。在各類軟件和平臺出現后,學生的網絡話語權不斷提升[1]。再加上網絡空間鼓勵個人意見的自由發表,法律道德約束較弱,因而一些學生會在網絡上發布一些不負責任的信息和言論,并引發一系列網絡輿情群體事件。
第三,高職院校網絡輿情具有突發性的特征,由于網絡不存在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一旦事情被上傳到網絡上,便會立即引發學生的熱議,并大范圍擴散,因此極易引發突發事件。
目前在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管理中,存在著對網絡輿情與對象認識不足、管理主體混亂、管理方法不科學等情況。高職院校管理主體十分混亂,宣傳部、學工部、網絡中心都有可能成為管理主體。且一些管理者僅認為網絡輿情管理對象為高職學生和學校網絡平臺[2]。而忽略了媒介、信息傳播者、信息本身、受眾都是網絡輿情的組成部分,應同為管理對象。另外,在管理方式上,管理人員多采用硬性粗暴的管理方式,通過對學生發表言論的監控,對一些有可能引發問題的替帖子進行刪除,或是對發表言論的學生封號禁言,而這種方式極易引發學生的情緒反彈,產生反效果,并將一些小事件放大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2 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管理對策
2.1 明確管理主體及對象
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管理工作中,應首先對其管理主體和管理對象進行明確。在學校內部建立起專門的網絡輿情管理機構,一般情況下,可以由高職院校網絡輿情應急響應小組和學生管理團隊共同組成管理主體。網絡輿情應急響應小組通常由學校主要領導部門和學校宣傳部、網絡中心等共同組成,一旦發生網絡輿情事件,小組立即響應處理,分析事件原因,并上報領導部門,由領導部門制定下一步應對措施。學生管理團隊則負責引導高職院校學生更加準確的了解到事件事實,在事件發生初期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盡可能的減小事件的影響范圍。通過雙方的合作,對網絡輿情進行充分掌控,充分實現網絡輿情管理的有效性。同時,應將高職院校所用師生、通信軟件、社交網站、網絡論壇、高職院校管理者、自媒體、信息本身、校外人士共同作為管理對象,實現全面管理,充分保證網絡環境的有序、清潔。
2.2 建立預警及危機處理機制
由于網絡輿情具有突發性、直接性等特點,且傳播速度和傳播范圍較廣。因而,高校應建立完善的預警及危機處理機制。時刻關注網絡動態,及時發現網絡輿情事件發生的征兆,并通過分析判斷,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將事件的發生遏制在萌芽狀態。在網絡輿情事件發生時,應有相應的應急處理預案可以實施,管理人員能夠按照應急預案要求,及時分工應對,進入緊急工作狀態。同時,應保證信息傳播渠道的通暢[3]。在事件調查后,學校應及時在網上公開事件事實,以穩定師生情緒,避免恐慌,并加強與媒體的聯系,及時向社會公開事件處理情況,消除外界猜疑。另外,還應加強對網絡輿論的監督,以避免一些人員的惡意炒作,并在事件處理后對實踐全過程進行詳細記錄,為日后工作提供借鑒依據。
2.3 采用引導式管理方法
高職院校學生獨立性、自主性較強,強硬的管理方式極易引發反效果,因而,應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使其能夠認識到事情的真相,改變態度,消除不滿情緒。
首先,在課堂上,應加強對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提升其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其次,在事件發生后,應立即發布權威消息,消除不實言論,穩定學生情緒。
最后,搭建師生交流平臺,為學生提供發表建議的平臺,并使其在教師的引導下釋放情感,以正確的方式發表自身觀點。
3 結論
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管理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管理者正確認識管理主體及對象,建立健全預警及應急機制,采用引導式管理方法,盡可能的消除學生不滿,引導學生正確應對網絡輿情,為學生創建更加和諧健康的校園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孟治強.高職院校網絡輿情引導對策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4(11):250-251.
[2]曹占霞.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的管理現狀與提升對策[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16-18.
[3]潘旭.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現狀與對策[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5(25):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