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斌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49
摘 要:對洛陽市恒大俱樂部經常從事羽毛球運動的100名愛好者進行問卷發放,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研究分析羽毛球對運動員造成的損傷主要是與羽毛球動作相關的關節和肌肉群的損傷與拉傷等。造成損傷的主要原因以技術動作不規范、身體素質低、準備活動以及場地器材差為主。該研究是為廣大羽毛球愛好者解決造成損傷的主要因素,推動羽毛球更快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羽毛球愛好者 運動損傷 調查與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a)-0049-02
羽毛球作為一種體育運動,在未經過體育訓練的人群中很容易產生損傷,羽毛球在洛陽開展情況相當樂觀。但是在平時的運動中由于人們防護意識較差,未參加專業的羽毛球訓練,容易在平時的運動中產生一些損傷,不僅影響到短期的運動、工作,并且有可能會伴隨終生。所以該文對洛陽市恒大俱樂部經常從事羽毛球運動的人進行調查分析,分析經常導致損傷的原因和損傷部位,為羽毛球運動在洛陽更好地開展提供借鑒。
1 研究對象
洛陽市恒大俱樂部受損傷的100名羽毛球愛好者。
2 結果與分析
2.1 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部位調查結果與分析
羽毛球愛好者部位損傷統計如表1所示。
2.1.1 肩關節損傷
肩部的損傷是在羽毛球的運動中比較普遍的損傷,占到18%。因為在羽毛球每個技術特點當中,都是右臂后引,肘關節上提,腰部帶動大臂,直至閃腕屈指發力,使得肩關節組成健袖的4塊小肌肉長時間處于大負荷狀態,很容易造成肩關節損傷。
2.1.2 手腕、肘關節損傷
羽毛球的技術動作要領中多以手腕的活動發力為主導,手腕的超負荷運動,在沒有經過合理的恢復過程下,容易出現羽毛球持拍手手腕的三角軟骨的損傷,在研究調查中發現,業余羽毛球愛好者在沒有經過專業地指導與訓練,持拍手手腕的三角軟骨在做動作時的損傷占到23%。羽毛球中手腕的活動還要依靠肘關節的帶領,肘關節由內向外的強制性的拉伸也容易導致“網球肘”的出現。
2.1.3 膝關節、踝關節損傷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在訓練中的利用越來越高,也帶來羽毛球的快速變革,羽毛球對速度、力量的要求也逐漸增強,尤其是在步法上尤為凸顯,前后場步法的銜接和連貫等。在步法移動中對下肢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所承受身體運動產生沖力也是巨大的,所以膝關節踝關節受傷情況在羽毛球運動中比較常見。在調查中損傷人群比最多的一個部位,有45%之多。在運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前跨步,后蹬步,騰跳步,交叉步等一些專業的步伐。經過專業訓練的人群能夠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身體去組織進攻,而未經過專業訓練的愛好者只是強制自己的身體做過分動作,將壓力施加在腳踝和膝關節導致膝關節很容易產生勞損,踝關節導致韌帶撕裂和扭傷。
2.1.4 腰部損傷
研究表明腰部有損傷占14%。是損傷比較多的部位之一,因其中的技術特點和要求,腰部要不斷地后伸、彎曲,并且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做出高質量的球,如在對方在后場的吊球、在前場挑后場高遠球、頭頂位置的后場正手球、后場扣殺球、后場的反手高遠球、以及吊球等都需要腰部肌肉牽引帶動肩關節肘關節發力,是發力的核心部位,需要加強該肌群的力量和柔韌性的練習減少損傷的產生。
2.2 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原因分析
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很多,通過調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分別是身體素質、技術動作、準備活動和其他一些原因,分別占到損傷總數的57%、29%、9%和5%。
2.2.1 身體素質較差
身體素質原因導致的運動損傷在整個損傷中占到57%,一方面是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前場與后場的腳步靈活變換很容易造成那些柔韌性不好的羽毛球愛好者韌帶損傷與踝關節扭傷。另一方面是力量所導致的損傷一般是由于擊球位置靠后身體力量欠缺,使用蠻力擊球從而導致損傷的產生。出現損傷是由于在平時運動中羽毛球愛好者缺乏身體自我保護意識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在比賽中做出很多超出身體素質的動作,造成損傷的產生。
2.2.2 技術動作不規范
研究表明,技術動作的不規范也是造成羽毛球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業余羽毛球愛好者大部分未接受過專業地指導,未經過專業和經過專業訓練在損傷情況比例為9∶1。在羽毛球運動中有很多需要在正手和反手擊球技術的選擇,比如,對方運用逼反手戰術,本方可以選擇反手技術和正手頭頂技術,但是由于技術動作不規范,導致發力不正確,導致利用身體蠻力擊球,造成腰部、腕關節或者膝關節損傷。因此,從接觸羽毛球伊始就應該爭取掌握規范的動作和發力,減少損傷的發生,熟練地掌握羽毛球正確的握拍、步法等技術不僅可以預防運動損傷,還能有利于羽毛球技術的提高。
2.2.3 其他原因
羽毛球運動的特點就是跑動較為多對場地設施要求也比較高。場地要是太硬的話,地面對下肢關節的反沖力就越強,膝、踝關節的負擔就越大,就容易造成下肢損傷。而且不適合的球鞋、球拍磅數和其他設備也是造成損傷的原因之一,還有練習者的個性、氣質類型、心理特征、不良的氣候因素,包括光線情況、氣溫的高低,都可以引起運動損傷。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由于羽毛球愛好者對身體素質、技術動作和準備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在運動中出現了手腕、膝關節、肩關節、踝關節的不同程度的損傷,外加沒有專業的指導員進行指導與康復恢復,讓不少的羽毛球愛好者在舊傷沒有徹底恢復好境況下再次增添新傷,加重了損傷的程度與范圍,阻礙了羽毛球的普及發展。
3.2 建議
3.2.1 加強個人在平時的身體素質的練習
業余羽毛球愛好者應該在打球的初級階段進行一些專門的素質練習,比如說跑步,啞鈴操;不但可以保護自己的身體而且可以更好地做出羽毛球的動作。
3.2.2 尋求專業的指導,學習正確的羽毛球技術
在業余時間應該學習關于羽毛球正確的揮拍姿勢和發力方式,將正確的發力姿勢和動作固定下來,減少損傷的發生,從網絡上下載專門的教學視頻,或者請教專業的羽毛球教練。不但可以將專業技術固定,而且可以為專業指導教練提供就業機會,促進洛陽市羽毛球事業的發展。
3.2.3 平時做好防護工作,防止損傷加重
當受傷以后盡量停止羽毛球運動,損傷康復以后應該加強外部防護,佩戴護腕,護膝等相應護具保護損傷的部位以及對損傷的部位加以保護,防止損傷的發生。業余的羽毛球愛好者應該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急救損傷措施,在平時損傷出現時能夠馬上處理,減少損傷對身體的損害。
參考文獻
[1] 李建萍. 西安市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調查及常見慢性損傷致病因素的運動學分析[D].西安體育學院,2011.
[2] 鄭天敬.談羽毛球運動常見損傷及其預防對策[J].大眾商務,2009(12):147-148.
[3] 唐念.業余羽毛球運動人群運動損傷的調查與 分析[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1):95-98.
[4] 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