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先宇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73
摘 要:現如今在我國高校體育教育過程中開始流行設置戶外運動,這在我國的教育領域可以算是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和管理模式。設置戶外運動可以促進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信息素質不斷發展,甚至大學生的溝通能力也會得到提高,而影響大學公共體育課的戶外運動的因素又是多個方面的問題。該文針對大學公共體育課增設戶外運動的可行性做出具體的論述,希望可以促進高校體育教育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大學 公共體育課 戶外運動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a)-0073-02
大學公共體育課增設戶外運動和傳統的高校體育教育有很大的區別,對于高校體育的組織和管理形式都具有新的創新。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項目,戶外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還沒有得到廣泛的肯定,甚至還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文章主要針對大學公共體育課增設戶外運動的可行性進行具體的論述,將戶外運動可以帶來的意義進行分析,以促進戶外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的深入。
1 戶外運動類體育課的定義
戶外運動來源于英語,在我國的開展得比較晚,屬于一種現代化的體育概念。在狹義的角度上來解釋戶外運動,就是帶有一定的探險性質的體育項目。在廣義角度上講戶外運動就是包括遠足、漂流、滑雪等戶外運動,在我國比較廣泛的戶外運動就是陸地戶外運動。高校體育戶外類教學具有很多的限制因素,在實施的過程中表現得不那么專業,但是卻受到高校大學生的青睞,其社會效應也很好。我國的教育部也相繼出臺了有關戶外運動的教育綱要,促進戶外運用在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中的應用。
2 戶外運動體育教學的意義
大學階段的學生即將要在社會上進行工作,但是他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自身的好奇心還比較重,大學生具有追求刺激的心理。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我國教育不斷發展,傳統的體育課程已經不能符合時代的發展,對于學生生理和信息的發展需求也不能進行滿足,因此就要在大學公共體育課增設戶外運動,可以彌補傳統高校體育運動的不足和缺陷,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促進我國大學體育教育的教學質量。
2.1 教育性
戶外運動是一種健身手段,可以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調節身心的發展,也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可以始終保持好的心情,讓學生具備積極向上的動力。
2.2 趣味性
大學生進行戶外運動,使學生更好地接觸到大自然,讓學生將緊張心情進行緩解,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心態。現如今我國的大學生學習壓力都很大,他們還面臨著就業方面的壓力,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學生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引發抑郁癥,讓學生去參加戶外運動,讓學生玩的過程中進行放松,忘掉煩惱。
2.3 實用性
大學生在參加戶外運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學生的創造能力也會得到創造,其自身的團隊意識也會創造,參加戶外運動,學生和學生之間要進行交流,可以發展同學之間的友誼,使同學之間的了解程度不斷加深,其具體的交流面也會不斷拓寬。促進高校人際關系可以和諧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具備嚴謹的做事風格,學生自身的分析和判斷的能力也會得到增強,促進大學生全面的發展。
3 大學公共體育課增設戶外運動的具體要求
3.1 對于安全性的要求
戶外運動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自身的挑戰性,但是具備挑戰性的同時就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在戶外運用設立的同時,要設置安全保障機制,這樣可以保證戶外運動可以順利地實施。在戶外運動任何一個階段或者環節都有可能發生事故,學生對于戶外運動的認識本身也不夠全面和深入,因此處于對學生安全性的考慮必須要全面。
3.2 對于活動模式的要求
大學公共體育課增設戶外運動在我國開展得比較晚,在我國高校內部還沒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模式,這套模式要符合我國教育的基本國情,對于戶外運動的教學規律也要符合。在我國高校的現階段,體育專業的學生可以以專業課的形式參加戶外運動,而非專業的學生要參加戶外運動,可以借助公共體育課的模式,或者是學生社團的形式等。但是戶外活動還會受到區域因素、學生經濟能力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影響,在高校中的體育形式主要是以小組團體的形式組成。
3.3 對于體育教師的要求
教師在戶外活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學生科學合理地參與戶外運動的基礎就是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以及掌握一定的戶外基礎知識。教師要想幫助自己的學生積極地參與戶外運動,就需要教師具有扎實的戶外運動基礎知識,而且和各個學科之間也可以進行有效的交叉。教師要想指導戶外運動順利地進行下去,其自身的戶外運動技能技巧一定要足夠嫻熟,也需要體育教師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其自身的組織能力和協調、溝通能力也要不斷得到加強,戶外運動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意外的情況,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首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一旦發生什么意外,教師要首先做到臨危不亂,及時想到解決措施。
4 高校戶外運動的不足以及針對性的措施
4.1 各個方面不夠支持
戶外運動近些年才開始在我國高校中興起,屬于一種新興的體育活動。大學階段的學生的精力較為充沛,具有很強的探險精神,因此戶外運動正是大學生積極參與的一個平臺。在戶外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發展的過程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資源不足。資源問題在另一個層面上就是支持力度。和其他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相比較,戶外體育運動需要更多的經費,而且家長、教育部門等各個方面對于戶外活動的認識還不夠深入,他們都不同意學生去參加戶外活動,認為這樣的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這就需要借助各種媒介對戶外運動進行宣傳,使家長和教育部門可以對戶外運動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主要是要明確戶外運動的重大意義,只有得到各方的支持,才會有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戶外運動當中。
4.2 教學模式太過單一
戶外運動對于大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不能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管理形式要對待戶外運動,戶外運動的組織和管理形式要不斷得到創新。但是戶外運動目前會因為師資力量或者場地原因等方面的不足,大多采用的制度普遍都是選項制和俱樂部制,這就是現代戶外運動的主要形式。戶外運動的理論教導課和具體的實踐缺乏一定聯系,也不能進行合理的比例分配,課程內容比較單一,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培養,局限了學生的視野。
這需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將戶外運動的具體活動內容進行有效的創新,可以將攀巖和越野等內容引入進來,使戶外運動和學生具體的需求更加匹配,這樣學生才會積極地參與進去,對戶外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4.3 師資力量不足
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由于我國戶外運動在體育教學中的發展較晚,因此專業的戶外運動教師還不夠充足,其專業技能也需要進一步得到加強,有關于戶外運動的建設力度也不夠強,培養專業戶外運動的教師的力量也比較單薄。
戶外運動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有關于戶外運動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將自身的專業素質不斷得到提高,從而才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對于與此相關的科學研究也要給予過多的關注,使戶外運動的水平可以整體得到提高。
5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對大學公共體育課增設戶外運動的可行性進行詳細的論述,對戶外運動進行簡單的概述,對于戶外運動的作用和具體要求進行詳細的論述,并且針對戶外運動的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 劉娟.山東省高校公共體育課中增設啦啦操項目的可行性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 胡躍梅.江西省部分民辦高等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1.
[3] 趙源.廈漳泉普通高校公共體育田徑選項課的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集美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