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如
明明在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怎么到了幼兒園就能把自個兒照顧好?

在家不就是個隨心所欲、任性驕橫的小霸王嗎,怎么出門就變成了人見人愛的乖寶寶呢?
小小的人便能這樣嫻熟地運用“兩面手法”,是正常還是反常?
從一些孩子的身上,我們時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對外人禮貌謙讓,在家中卻任性驕橫;在外面表現得乖巧順從,在家中卻隨心所欲;在外面溫順膽怯,柔弱得讓人可憐,在家中卻說一不二,霸道得惹人惱火;在外面能以自己的行為贏得老師、伙伴的夸贊,在家中你卻感覺自己很難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究竟是寶寶的天性如此,還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最近,笑笑的媽媽就一直被這個問題折磨著。
笑笑媽
女兒是個“兩面派”
女兒笑笑5歲了,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在幼兒園里,她乖巧聽話,做事動作快,還能主動幫助其他小朋友,經常被老師表揚,得到令其驕傲的小紅花。但是在家里,尤其是在我面前,笑笑反倒像一個任性不講理的孩子,自己會的事情不主動做不說,還經常使個小脾氣,要不就撒嬌耍賴,不答應就不依不饒,這樣一來讓我既哄不得又打不得,真是無可奈何。為什么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就不能像在幼兒園那樣呢?
笑笑
在家才是我的本來面目
你們可不能只聽我媽媽的一面之詞,就算我在家表現得不怎么好,也不能因此就說我不是好孩子。你們知道嗎?我可愿意當好孩子受表揚了,在我們班里我得到的小紅花最多。老師一表揚我,我就特來勁,把媽媽教的東西在幼兒園全都“實踐”了,我覺得掌握得蠻好,被老師夸獎就是一個證明?;氐郊依锞筒灰粯恿?,我也該放松放松了,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多隨意、多舒服呀!可我只要一恢復“本來面目”,媽媽就不高興,她總希望我像在幼兒園那樣表現“出色”,保持“進步”,一聽這話我就煩,時時刻刻都做好孩子,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反正我覺得有些勉為其難。你們大人不是也講究什么周末“休閑”嗎?就把我在家的表現當作休閑好了。媽媽,我也需要被人理解!
專家
適當表現“錯位”很正常!
怎樣看待發生在笑笑這樣的孩子身上的“兩面派”表現呢?先打一個比喻:出生前,胎兒的內環境是子宮,溫暖、安全,供給充足。出生后,幼兒的內環境就是家庭了,熟悉、自在,一切得以滿足。一個人在內環境中生活是不需要掩飾什么的,這也就是笑笑為什么在家的表現不如在外面“出色”。
那么,幼兒園對笑笑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提要求、有規矩,還意味著強制、壓抑和被評價,孩子們的行為總是要被貼上對或不對的標簽。于是,孩子在外面的表現就按照其理解的好孩子標準去做,目的是獲得表揚,為此他們能相對忍受一些束縛;而回到家中就不需要再戴著“面具”生活,不用再“裝模作樣”了,本性的小尾巴自然也就露了出來。在家任性是對在外順從的調適(不能總讓自己委屈著),在外勞動,在家懶惰;在外講理,在家任性,都可以看作是心理上一過性的退行。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做退行,通俗地說就是幼兒放棄已經學會的行為,回到更早一個年齡階段,表現得更幼稚無助,就像很小的孩子一樣。不妨把笑笑們在家中的表現當作是一種可以理解的退行,是孩子在進行心理上的自我調整(心理上回歸自然狀態)。在家養精蓄銳,是為了在外面更好地拼搏,其實我們成年人也是“內外有別”的,只是沒有被另一雙眼睛監督著而已,或者說我們已經習慣和接受自己的行為了。
如何正確面對“兩面派”寶寶?
容許走走停停
讓孩子知道自己出現什么行為是受鼓勵、受歡迎的,但是也需要給他們一個相對寬泛的空間,允許他們在心理發展的路上“走走停?!保厥馇闆r下還要允許其后退幾步,讓孩子在家里得到應有的放松,讓孩子的率真性情得以流露。
拒絕溺愛寶寶
無原則的溺愛是造就“兩面派”的罪魁禍首??蓜e小看了寶寶的觀察力,他們天生會看人下菜碟。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受到相應規章制度的制約,寶寶不敢為所欲為。在家里就不同了,特別是隔代撫養的孩子,很容易因為父母和祖父母之間存在教育分歧,養成驕橫、自私的性格。
強化和忽視并行
關注和強化孩子們的良好行為,忽略或者說不針對其不好的行為進行反應。也就是說媽媽們看到寶寶的好行為,要當即大加贊賞,包括給予適當的物質鼓勵,讓孩子體驗到好行為帶來好心情,幫助其鞏固適應行為。反之,對于不希望其發生的行為采取“視而不見”的做法,不予理睬,以促成其消退。
使用一套行為標準
注意加強與幼兒園老師的及時溝通,在家也要按照學校的標準規范孩子,使孩子感覺幼兒園或學校和家里雖然有差別,但還是一回事。正確的在家里學校里都正確,錯誤的在兩處都錯誤,標準是一套而不是兩套。
學會賞識你的孩子
在家中,怎樣讓孩子出現好行為呢?最好是以協作、求助或者游戲等非正式的方法引導孩子出現好行為,這一點不同于在幼兒園,那里是要求孩子怎樣做,而在家是表現好同樣也是快樂的。讓孩子在快樂情感中不自覺地表現好,而不至于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厭倦感。
孩子的“兩面派”是家長造成的。在父母眼里,孩子似乎總是沒長大,總是個小小孩。比如,在孩子早就不需要別人幫他們系鞋帶的時候,家長還會給他們系;在孩子早就可以自己吃飯的時候,家長還會給他們喂飯。這會使得孩子氣和依賴性一直存在。所以,一到外面,孩子就會展現出自己學到的所有技能與規矩,但在家里,孩子會覺得自己還是爸媽的乖寶寶,反正爸爸媽媽會照顧自己,所以可以盡情當一個小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