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玥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財務管理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就是要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審計體系的科學與完善是確保農村經濟順利發展、保障廣大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前提,只有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得到保證才能實現農村經濟穩定和安全。
農村財務審計體系現存問題分析
(1)審計工作滯后性嚴重、財務監督工作力度薄弱
實踐過程中,財務審計的基礎性工作存在嚴重的滯后性,使后期工作阻礙重重。其一:會計工作不規范。包括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科目使用的不規范,以及各種憑證、單據的審核不嚴格等。其二:監督力度薄弱。暗箱操作現象屢見不鮮,信息的不透明、不公開,使群眾不能切實的了解財務情況。
(2)基層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審計水平不足
目前狀態下,偏遠地區的大部分審計人員由于缺乏相應的培訓,導致業務水平不高,不能完全理解政策變化,掌握的知識還停留在幾年前。長期專業知識的匱乏,導致業務水平不達標,理論不能應用于實踐,最終導致農村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長期得不到質的飛躍。
(3)審計工作繁重,支撐力量薄弱
我國農村市場是主要的市場組成部分,市場經濟的發展決定了對于審計的剛性需求。其一:根據現突情況,想要了解農村的財務情況以及經濟發展狀況就必須根據審計的數據來查明,農村審計工作的責任重大,由此可見一斑。其二:審計還要對其他方面進行監督,比如:農村合作社,土地承包,土地流轉等。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審計工作人員數量不足加上審計力量十分有限,無法滿足所有的需求。
(4)審計責任不明確,審計問責不健全
現今大部分農村地區制度建設薄弱,審計得不到保障。在審計過程中,無法跟相關部門建立聯系,發生問題時,制度繁瑣,缺乏有效的反饋機制,導致相關部門行動滯后。
加強農村財務審計的若干對策
(1)加強基礎工作落實,完善責任監督體系
審計工作要想具備一定的現實可查性,就必須加強會計基礎工作。一方面要加強對各種憑證相應流程的制定,加強對從業人員基本管理,加強其對財務審計的基礎素養、基本技能,更重要的對本地區的經濟現狀有全面、整體性的理解至關重要。另一方面,財務和審計工作的公開性必須加大,定期定時向村民報告情況,村民們也要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到財務工作監督中,從而形成監督合力。逐步達成公開、透明、民主的公開反饋體系。
(2)審計主體多元化的推行
各鎮(街道)財務工作單位,要深入到群眾中去,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根據本地經濟的發展水平、群眾的切實需求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并且還要配備專、兼職的審計人員,對相應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處理。
由城鎮開展的審計工作不僅能充分掌握農村財務的特點,也能充分了解和掌握農村領導的要求,有其他上級管理部門不可替代的優勢和重要作用。
要提高審計整體素質,必須擴大基層審計人員的信息含量。由政府牽頭或者發文,推進各鎮舉薦這優質的人才。根據不同需求對審計人員分組,來建立完整的從業人員檔案。
(3)加強審計人員培訓,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要提升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執業能力,可以根據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尋找薄弱環節,由審計部門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審計工作的人員,從根本上加強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與此同時還要加強與其他地區的學習交流,取其精華,相互融會貫通,開拓工作思路,運用創新方法。使審計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4)加強審計隊伍建設,加大審計工作力度
要想加強建設,首先要擴大影響。可以借助社會審計機構幫助。初期,可以從財務狀況基本良好,經濟水平趨于穩定且群眾意見明確統一的地縣著手,初步建立社會服務審計基礎設施,確保該地區進入村集體經濟監管領域的宏觀審計環境。隨后再進一步擴大、盡快建立良好的審計環境。
同時相關部門也要抓住機遇,在教育方面著重加強,使社會上的審計機構與當地的審計工作相互對接。各級部門群策群力,擴大審計的宣傳范圍和力度。
(5)強化制度健全,提高問責力度
相關部門之間要做好銜接、搞好對接,出現問題時,可以快速取得聯系,第一時間形成反饋。根據農民反饋的具體情況,制定審計策列與制度,強化體制建設;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嚴厲打擊徇私舞弊、收受賄賂、濫用職權等不法行為。不斷督促各項問責制度的完成,以防新形成的制度淪為“空頭支票”,變成“紙上談兵”。
最后,審查過程、審計結果要保證透明化、公開化,第一時間向群眾公開。只有群眾了解財務工作情況,對政府的工作放心、安心,才能積極參與到審計工作中來,使群眾對相關部門的信任度得到提升。
(6)創新工作方式,開拓審查范圍
通過審計模式的逐步轉換,由原先的被動委托性審計轉向目前的主動計劃性審計。同時樹立農村審計的權威性;增強創新工作思路,從只會找問題,到對農村優秀人才的大力宣傳,來展現干部的良好形象;不斷拓展審計范圍。
(7)逐步實行審計手段網絡化
通過網絡將區、鎮、村的全部信息建立起來,運用網絡的便捷來實現數據的網絡傳輸與公開。
監管網絡主要從兩方面來進行分析,一個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另一個是對計算機輔助審計程序標準予以明晰,通過電腦軟件程序挑選合適的審計標準、審計體系、審計效果指標以及審計人員必須擁有的技能水平。
(8)爭取領導重視支持,積極改善審計環境
審計工作在政策相對完善、法律法規配套完全、資金來源充足、人力資源充分的基礎條件下才能得到質量的保證。要想順利開展,就必須在鄉鎮內成立獨立的內審機構,配備專、兼職的財務人員,并且借助社會審計機構的資源,取得人資支持,努力解決審計人員經費短缺、人力不足等問題等。
結束語
為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路線,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對農村的財務審計工作予以重視并強化,是加強基層黨風康政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實現農村經濟穩定、長治久安的保證。
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進程中,不斷涌現出很多問題,這就要求審計工作人員要通過新渠道、新方式、新方法,推進、開展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同時克服審計工作中的“疑難雜癥”,為農村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