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娉婷
房地產 上市公司 財務風險 防范措施 控制措施
房地產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1)建立風險評估體系和預警模型
在這變幻莫測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無論在制定戰略時想得多么完美,但在實際情況里還是會出現一些不在預料中的事情。這時,就需要利用數學和統計技術建立一整套風險評估體系和預警模型。而這個體系和模型需要具備這三個主要功能:
1.監測數據。由于房地產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的內容十分復雜,所以要及時對實際的相關財務數據進行記錄,并與預算情況相比較,分析造成數據出入的原因,同時判斷這些偏差是否會引起財務風險,和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2.預警判斷。利用定量分析法,構建先進的數學模型,來對房地產企業日常經營中可能影響企業財務結果的因素發出警報,從而使企業的管理者及時作出合適的決策,來避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
(2)積極應對宏觀調控
房地產行業深受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更應從宏觀經濟形勢和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等方面人手,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分析政府相關政策對自身的影響,從根本上了解自身處境。于此同時,管理層要提高自身素質,要具有高度的預見性和敏銳的洞察力,關注宏觀經濟的變化,加強企業的應變能力,及時調整戰略目標,從而防范可能發生的整個行業里的風險,進而可以使企業健康發展。
房地產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控制
(1)債務風險的控制
債務風險是指企業由于融資渠道單一,資本結構不合理等情況導致債務負擔太重,可能出現的未來難以支付的風險。因此要加強對這些方面的關注,控制住風險的水平。
1.探索多元化融資渠道
如今,由于我國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是向銀行貸款,而這已經成為制約它們提高經濟效益和擴大生產規模的瓶頸。所以房地產企業應結合自身情況,充分發揮自己能力,拓寬融資渠道,實行多元化的融資戰術,這已經是當前經濟形勢下的必然趨勢。
2.優化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主要反映的是企業內部債務與股權之間的情況。由于房地產行業的負債經營具有杠桿效應,可以使股東的經濟收益有所增加,所以企業的負債率一般而言都比較高。但是,如果負債比例如果太高,企業面臨的債務風險也會大大增加。所以企業應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對未來的預測,最大程度的使得資本結構得到優化,從而避免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
(2)經營風險的控制
針對房地產企業具體來說就是開發前期的策劃運營風險、開發中期的管理風險和開發后期的銷售風險。
1.加強項目開發策劃階段的管理
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拿到土地使用權可以說是最關鍵的一環,拿到優質的土地使用權不僅可以進行戰略儲備,還可以保證自身利潤的獲得。所以應聘請多個專業的銷售、市場調研機構以客觀嚴謹的態度進行可靠的風險評估和可行性分析。這樣就可以提供多個方案來進行選擇,企業從中選出最佳的方案,進行土地購入和開發。
2.加強項目銷售的管理
銷售是房地產行業的主要工作任務,所以要格外注重對銷售人員能力素質的培訓和銷售政策的科學性。與此同時,根據自己的房地產項目特點,要做到定位明確以及定價合理。如果這幾點都很好,那么銷售自然不會有什么問題。總之,建立一套有效的銷售和款項回籠計劃,也就足以解決這方面的財務風險。
(3)發展風險的控制
企業的進行良好的經營就是為了以后更好的發展,從而擴大企業的規模,獲得更多的利潤。
1.加強對現金流的管理
離開了資金的支持,房地產業就不能發展。作為一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行業,所以要格外注重對現金流量的管理。在日常財務管理過程中,要對使用現金的情形進行監控,并制定明確的現金使用計劃,做到權責分明。尤其對于大額現金的流入,要加強相應的催款行為,使其早日到賬。而對于大額資金的流出,要重點進行檢查,防止企業受到損失。
2.加強對投資的管理
由于市場環境變幻莫測,而且房地產企業的單個項目數額都很巨大,不能把所有的籌碼押在一個點上。所以要企業要研究適合自身的投資組合,采用多樣化、分散的投資方式來降低可能面臨的風險。
(4)內控風險的控制
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進行正常生產經營的基本制度。很多企業遭受損失,面臨巨大的風險就是因為它們的內部控制制度不是很嚴格甚至沒有,所以很多企業的當務之急就是完善和建立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
1.提高相關人員綜合素質
提升管理決策者和財務人員的素質,增強他們的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是企業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由于歷史原因,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憑借自己過去的主觀經驗,隨意進行決策,往往就會造成企業的損失,所以要讓企業的管理者學習相關財務知識,通過財務數據了解企業當前的情況,從而做出科學的決策。又因為財務部門是企業財務風險的核心部門,財務人員的素質往往決定了企業將來是否要面臨財務風險以及財務風險水平的高低。因此要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提升他們的職業素質,這樣就可以控制企業財務風險水平。
2.完善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監督員工和控制財務風險的重要環節。它不僅監督各個部門,使其合乎相關規定,健全自我約束機制,同時還對領導負責,督促部門改進,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企業有利的要進行激勵,犯了錯則根據相應的條例來處罰。這樣就既可以激發內部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又有相應的責任來進行規范。同時內部審計可以及時監督并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為領導的決策提供依據,這樣就可以讓企業高效、廉潔的運行,減少企業可能遇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