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民俗 藝術表現形式 平面設計 特點
民俗藝術的形式一直以來是現代設計中的焦點元素,通過探討民俗藝術的形式在平面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民俗元素中的一些富有創造性的裝飾、工藝等視覺傳達元素,一直與國際化設計元素接軌,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中國化視覺傳達設計的元素和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視覺效果。
民俗文化的特點
民俗文化一直以來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從古至今一直受到人們得重視。民俗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創造、流傳并且相沿成俗的傳統生活文化、模式,它作為一種社會集體的語言、反映行為的大眾習俗,它根植于民間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生活環境中。
(1)歷史性
民俗文化史從人類出現起就伴隨著人們的生產生活而存在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舊的習俗被淘汰,新的風俗興起,但是絕大部分的民俗文化依舊會被保留下來,由此可見民俗文化具有歷史性,比如我們的節日習俗、婚喪嫁娶習俗、口頭習俗等等都具有很長一段的歷史發展時期。
(2)藝術性
民俗文化作為一種民間的文化,它具有淳樸自然的美感,不論是在口頭文學、繪畫、音樂藝術方面,或是其他一些民俗活動的呈現形式上都具有吸引人的獨特的藝術美感,人們可以欣賞民間歌舞,聽民間音樂,制作美麗的民俗工藝品,這些都可以作為民俗文化藝術美的再現。
(3)規范性
民俗文化在一些特定的時候是可以作為一種習慣來遵守的,幾乎每一種的民俗文化都會告訴我們應該遵守什么樣的規則。前人根據自然規律或日常知識,總結出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則,尤其是解氣民俗中的諺語會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
民俗文化與平面設計的融合
平面設計屬于美術設計的領域,所以在運用民俗元素時,大多時候取材于民俗文化中的民間藝術文化。民間藝術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繪畫概念,不僅僅體現在紙張上,在各種載體上都有所呈現,例如器皿、玉石、建筑等。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歷史、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呈現形式,因此不能將民間藝術看做一個單一的方面。
平面設計中可以借鑒合適的設計元素,例如剪紙就是很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的呈現形式,紅色的紙剪出吉祥圖案既美觀又有很好的寓意,因此,在很多的平面設計中,設計師們就會借鑒這一傳統元素來進行設計;還有中國傳統的圖形紋樣也在現代設計中有著很好地運用和呈現,各式圖案花紋靈動的形態也給設計作品增添了一份生動活力。我國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屬于本民族的紋樣圖騰,實際是應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民俗元素,可以讓作品富有美感的同時還極具民俗風情。
民俗藝術形式在平面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
中國的平面設計歷史并不算悠久,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我國平面設計缺乏創新,多有借鑒外國作品的痕跡,隨著世界各國文化的不斷交流與融合,我們不難發現,要想在國際設計領域中榨油一席之地,就要明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抓住本民族的特色,并結合當下的流行元素,這樣才能設計出令人滿意和符合國際審美需求的作品。
上個世紀80年代香港設計很好地借鑒了日本設計的藝術特色,由此香港的設計達到了非凡的成就,成為了亞洲舉足輕重的平面設計中心之一。設計師并沒有直接參照西方的設計風格,而是將兩者的精髓恰當的結合,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設計風格。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挖掘出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民俗藝術形式,在現代平面設計發展建設中迅速崛起。
(1)平面設計中民俗元素的運用
平面設計中對于民俗元素的運用多數情況下是對民間藝術形式的運用。在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形式中,民間繪畫、剪紙等是平面設計中的首選,民間繪畫中涉及花鳥魚蟲、植物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圖案,設計師們抓住受眾的審美需求和生活愿景,將這些傳統元素很好地運用到設計作品中,人們看到這些作品也會聯想這些設計內容可以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吉祥喜慶。
(2)民俗藝術形式在平面設計中的創新
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意向是設計師們對中國傳統民俗藝術加以深刻的理解從而融會貫通,衍生藝術的文化精髓提煉形成的。其表現形式意蘊深長。設計師在匯聚中國傳統藝術元素、運用民俗元素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創意,將民俗形式進行有創意性的改造,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和表現形式,恰到好處的運用到平面設計中來。引起國人的共鳴,呈現出獨特的視覺效果,同時又與現代社會完美結合。
民俗文化作為一種具有歷史性的獨特文化,在當今的國際潮流中,只有對它進行不斷的挖掘和創新,才能逐漸設計出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