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寧(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藝術系,河南 鄭州 450008)
鄭州市聲樂文化的生態傳播和發展思考
席寧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藝術系,河南 鄭州 450008)
聲樂藝術歷史悠久,類型豐富,是音樂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當代城市發展進程中,聲樂文化也以多元化的形式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所以理應多種措施并舉,推動其朝著更為廣闊的方向繼續發展。鑒于此,本文以鄭州市為例,從城市聲樂文化的含義談起,分析其三個表現層次,并對推動其傳播和發展的途徑進行了總結。
城市聲樂文化;生態化;傳播和思考
城市聲樂文化具有以下幾點特征:首先,城市音樂文化是在城市這個特定地域范圍內發生的;其次,城市音樂文化將精神、思想和情感化為聲音載體,體現出了音樂特性;最后,城市音樂文化以教化、審美、商業等功能作為手段,來影響和規范城市中人們的意識形態、社會行為和消費方式。通過以上界定,可對城市聲樂文化的含義作出總結:城市聲樂文化是城市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體現著城市音樂文化的內涵和精華,以組織化、職業化、產業化的方式影響著城市中人們的意識形態、社會行為和消費方式。
(一)俗文化層次。俗文化層次,主要指以大眾化消費形式為主的聲樂文化形態,包含各種流行的、通俗的聲樂演唱內容和形式。以KTV為例,其在幾年前十分盛行,以青年人為主要消費群體,能夠在美酒美食的陪伴下,通過歌唱獲得快樂,緩解壓力,同時也能夠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增進感情。但是其負面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包含KTV在內的俗文化聲樂藝術偏重歌曲的表層內容,容易形成審美惰性,導致審美能力的下降。在版權方面,著作人和經營者之間關于版權的矛盾一直十分突出,而且還將繼續下去。所以,作為俗文化的聲樂藝術,有其積極性的一面,但是其負面影響也是十分突出的。
(二)官方文化層次。官方文化層次,是指有著明確政治和審美導向的城市聲樂文化,以倡導和弘揚主旋律為最明顯的特征。創作者要將主流的思想觀、價值取向等融入作品中,并保證廣大人民群眾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接受。比如很多社區、單位在建黨節、國慶節舉辦的群眾歌詠活動,就是要通過對一些愛黨愛國題材歌曲的演唱,表現出自身的價值觀取向。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音樂事業的整體發展,很多創作者的創作觀和技法也有了突出的提升,能夠將作品中的官方文化以更加藝術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三)雅文化層次。所謂雅文化,即典雅、高雅,這也是傳統聲樂藝術所具備的的特征,以音樂專業的師生、高學歷者等為主要接受群體,雖然這一群體的規模不大,但卻代表著傳統和高層次的審美意識,引領著人們對高尚情操和境界的追求。比如2016年開幕的“鄭州青少年交響樂嘉年華”活動,立足鄭州,旨在為億萬河南民眾帶來高層次、高水準的視聽享受、文化熏陶。可以預見,隨著城市文化的整體發展,作為雅文化層次的聲樂文化,將會成為城市聲樂文化發展的主流形式。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政府在城市聲樂文化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近年來,鄭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文廣新局、市群藝館、市文化志愿服務中心等部門,高度重視城市音樂文化建設和發展,一系列音樂文化活動可謂是“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亮點、季季有主題”。2015年7月舉辦的金水區第三屆群眾文化藝術節,共策劃了21項主題活動,包括舞蹈、戲曲、聲樂等多種老少皆宜的藝術形式,轄區廣大群眾可以通過網絡、微信、電話和現場報名的方式參與進來。通過多種活動的舉辦,除了能夠給廣大人民群眾以參與的機會外,更能表明政府的態度。在此基礎上,要根據實際的發展狀況,充分發揮政府多個部門的職能作用,關注每一種層次的聲樂文化,除了積極有效的推動之外,更要及時處理一些相關問題,在政府部門的保駕護航下,保證其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
(二)加強人才培養力度。在城市聲樂文化發展過程中,人才無疑是最為關鍵的要素。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包含鄭州市在內的多個城市,都遇到了人才匱乏的窘境,一些項目因為沒有專業人才指導而難以開展。對此,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加強和地方高校音樂院系的互動。以鄭州市為例,有十余所高校都有音樂院系,有上萬名音樂專業的學生,他們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理應成為城市聲樂文化發展的主力軍,能夠有效緩解當下專業人才不足的困境。作為學校來說,要認識到自身在推動城市聲樂文化發展方面的責任和義務,通過相關課程的開設,幫助學生學習地方音樂文化,提升音樂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參與到各項城市聲樂文化活動中去。作為地方文化部門,則要和高校建立起積極的聯系,探索多種合作形式和渠道,積極發揮資源互補,讓大學生的身影成為城市聲樂文化活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發揮社區積極作用。社區作為人民群眾居住和生活的最基本空間,是一個局域性的小型社會,也是音樂文化發展的基層組織性媒介。以社區為基礎發展城市聲樂文化,能夠起到以點帶面、全面發展的積極效果。具體來說,首先要建立專業的組織機構。無論是政府部門主導,還是群眾自發組織的各種聲樂文化活動,都需要有一個專門的組織全面負責相關事宜,如果缺少這一機構,整個活動的推動就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其次是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場地、設施、人才等各類資源越豐富,社區聲樂文化活動發展的基礎也就越雄厚。針對當下資源匱乏的現狀,社區要樹立起社會化意識,面向全社會挖掘資源;再次是開展社區聲樂教育。很多群眾對聲樂藝術十分喜愛,但是受多種原因的影響,一直沒有機會接受聲樂訓練,也難以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來,所以社區應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滿足群眾的學習需要。通過社區聲樂文化的蓬勃開展,可為城市聲樂文化發展打下最為堅實的基礎。
(四)形成聲樂文化產業。產業化是近年來文化藝術發展的一個新方向,既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也有著多方面的積極價值和意義。對此首先要樹立起正確的理念。推動城市聲樂文化產業化發展,能夠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但這并不是一種唯利是圖,而是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一方面是對計劃經濟體制下,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這一狀況的徹底變革;另一方面也能對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持。所以要改變過去對產業化的片面觀念,認識到這是一種朝陽產業;其次是打造精品品牌。在文化大繁榮背景下,全國各地城市的聲樂文化都在如火如荼的發展中,如何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以鮮明的特色獨樹一幟,就成為了一個關鍵性問題。對此一個有效的渠道就是品牌的樹立,通過品牌對外樹形象,對內聚人心。比如河南豫劇全國聞名,對此鄭州市就可以思考聲樂和戲曲的融合,或創作出相關的聲樂作品,或舉辦戲劇和聲樂的連場演出等,使之成為鄭州聲樂文化發展的一個亮點所在。
進入新世紀后,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獲得了突破性發展。特別是城市聲樂文化,更是對文化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使整個城市的精神風貌、審美情趣等都較以往有了質的提升。所以應該從多個角度,以多種形式大力推動聲樂文化的生態傳播和思考,在這其中,一方面要尊重聲樂藝術的本質規律,另一方面則要結合地方實際,充分做到因地制宜。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城市聲樂文化一定能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
J616
A
1007-0125(2016)09-0075-02
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鄭州市聲樂文化的生態傳播和發展研究”階段性成果。
[1]丁一平.試論城市史研究的特色[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2).
[2]洛秦.城市音樂文化與音樂產業化[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