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近期引發強烈關注的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開除患癌女教師劉伶俐事件,有了最新進展:當事雙方達成和解,校方恢復劉伶俐的公職,向其父母道歉,給予喪葬撫恤金、補發工資,并賠償50萬元。9月下旬,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院長陳玲辭職。這件事情雖然告一段落,但“女教師患癌遭開除”的余波尚未平息。
基于同情弱者的心理,校方的行為被披露后,立即引發網民的群體性批評,指責用人單位“無情無義”的跟帖或評論數量巨大。當然,也有許多熟悉勞動合同法的人指出,在勞動關系的處理上,法律首先應被尊重,解除勞動合同,其實是勞資雙方共有的權益。從這個角度看,只要是嚴格按法律規定處置勞資爭議,其實并不違法。
然而,法律只是底線,不違法并不等于就“名正言順”。畢竟在法律之外,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約束同樣重要。用人單位如何對待患病的員工,有著遠超出法律之外的多重意義。劉伶俐用生命讓社會對員工患病與企業責任的關系進行了深刻的討論,唯愿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