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于乃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體育舞蹈訓練過程中運動損傷的成因及其預防
汪于乃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體育舞蹈即國際標準交誼舞,簡稱國標舞,分為摩登舞和拉丁舞2大類。體育舞蹈是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運動項目,集藝術和體育為一體,巧妙地將藝術性、技巧性和競技性相融合。舞動過程中,男女舞伴以精湛的技藝,默契的配合,將各種“動”“靜”“力”“美”貫穿于技術動作中,充分展現了人體美、動作美和力量美。由于體育舞蹈項目本身所具有的競技性和藝術性,舞者需要通過高強度的訓練來熟悉動作環節,提高技術能力,從而呈現完美的演繹。這無形中增大了訓練強度、訓練難度。在訓練過程中,既要注重腳踝、中段部位以及背部、腰部的力量練習,又要對舞者身體的柔韌性、技術動作的精準度、舞蹈基本功和基本步有所要求。而作為雙人舞,男女舞伴間的引帶與跟隨也是訓練的關鍵,舞伴雙方相互影響,相互映襯。因此,運動損傷發生的可能性顯然存在。
1.1拉丁舞的技術特點與運動損傷的關系
拉丁舞包括恰恰、倫巴、桑巴、斗牛舞和牛仔舞。5支舞蹈各有風格,桑巴激情熱辣,恰恰輕快活潑,倫巴婀娜俊美,斗牛強勁有力,牛仔逗趣可愛。拉丁舞總體上給人以新穎別致、歡快活潑、粗獷動人的直觀感受,造型自由,多集中體現于腰部和上肢,動作幅度大,頻率快。相較于摩登舞者運動強度更為劇烈,其動作幅度與頻率也要求較高,發生肢體沖撞的可能性大,身體損傷更為多見,且損傷比例大,以急性損傷居多。拉丁舞以運動肩部、臀部、腰部、腹部為主,參加運動的有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豎脊肌、背闊肌等上百塊肌肉。其中受傷最多部位有膝蓋、踝關節、腕關節和肘關節。其次是手指關節、髖關節、肩關節、腰部和脖子,最易受傷部位為膝半月板、關節囊、韌帶扭傷、髕骨勞損。在跳拉丁舞時,舞者的活動范圍很大,速度要極快,膝蓋容易受到沖擊,而膝蓋受傷后,軟骨、半月板等傷后再生速度緩慢,所以必須要有保護膝蓋的意識。
1.2摩登舞的技術特點與運動損傷的關系
摩登舞包括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狐步和快步舞。舞者始終以漂亮的基本步貫穿整個舞蹈過程,通過膝、踝、足底、跟掌趾的動作,結合身體的升降、傾斜和擺蕩,帶動舞步移動,使舞步起伏連綿,舞姿華麗典雅。摩登舞以基本步為基礎做出許多漂亮的花樣造型,這些基本步及花樣造型的技術動作都有著非常嚴格、規范、細膩的要求,藝術性較強,動作難度較大,且更注重典雅、流暢起伏以及多彩多姿的造型,以此充分表現出其華麗的藝術風采。
相對于拉丁舞而言,摩登舞的音樂速度較為舒緩,肌肉調動相對較慢,因而摩登舞者損傷比例較小,且以慢性損傷居多。然而,摩登舞看似輕柔緩和,實際上對關節的擠壓和個體的強度及柔韌度考驗極大,對于摩登舞者來說,從啟蒙階段就要求很多。其中鍛煉腳踝的力量是摩登舞入門的基礎之一,在訓練過程中,練習者的足踝力量逐漸增強,腳趾會逐漸學會抓緊地面,直到身體的大部分重量都能由足踝、前腳掌甚至是足尖來支撐,女性舞者因舞蹈過程中的形態原因,更是需要重視足部力量的鍛煉。然而,足部長期受到身體重量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有所損傷。在進入雙人配合階段后,摩登舞要求舞者將2個人4條腿演繹成1個人2條腿的整體去舞蹈?!百N身”是關健,舞伴雙方從始至終緊密貼合,然而舞伴之間的優點缺點會相互影響,若有一方動作不當,另一方也會有相應的問題。技術上是如此,運動損傷方面也是如此,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我國的舞者大多看重自身技藝是否高超,所呈現出來的表演效果是否完美,更多的是去謀求舞技的造詣,對運動損傷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有些舞者甚至自傷而不自知,在訓練過程中,并不關注運動損傷,有的更是“以傷為榮”,認為傷痛是成為一個舞者的合格標簽,于是在練習舞蹈動作時,對于疼痛感不以為然,反而認為“痛了,就對了”。然而,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錯誤的。如“胸腰”(脊柱的胸椎段)的姿態,大多人認為“下胸腰”時,胸椎向后彎曲越大就越理想。實則并非如此,完美的胸腰只是兩肩關節最大限度外旋,肩胛帶大幅度向后傾斜,是胸廓突出,同時,頭部、頸部、和胸椎與腰椎的銜接處相應后伸,從而塑造出完美的“胸腰”造型。由此看來,舞者本身除了追求舞技外,也應培養運動損傷的預防意識。
非科學性的訓練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在體育舞蹈的訓練中,練習的方式若是不得其法,則會造成身體損傷。體育舞蹈是一種極具迷惑性的舞蹈,摩登舞看似高雅端莊、輕柔飄逸、行云流水,給人一種莊嚴尊貴之感,而表演者心中早已洶涌澎湃;拉丁舞給人以性感妖嬈、熱情奔放、嬌俏活潑的直觀感受,而表演者的身體各部分卻處于一種激烈而緊張的糾結對抗狀態。用一個當下流行的詞來形容就是“悶騷”。而這種直觀的視覺沖擊往往會令初學者錯誤地以為拉丁舞就是在扭腰,摩登舞就是在端著手臂轉圈圈,體育舞蹈的練習并不復雜,實際情況其實是“眼見為虛”。
相對于初學者視覺上的想當然,急于求成的舞者更易造成運動損傷。摩登舞的基礎練習較為枯燥,為了盡快看到成效,學生通常更愿意進行套路和雙人組合的練習,并追求大幅度的胸腰。那么,就技術層面而言,舞者的腳踝力量不足,小腿部位肌肉緊張,膝蓋便難以放松,對于基本形態的保持就更是天方夜譚,訓練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就損傷層面而言,膝蓋本就承受全身的重量,若是緊張狀態下練習摩登舞,練習者膝蓋積水的可能性會增大。其實,胸腰幅度應在基礎之上通過訓練循序漸進慢慢增大,若超出自身能力范圍強行開大幅度胸腰,腰部則會很快出現損傷,如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
和摩登舞的枯燥練習相比,拉丁舞的基礎練習以步伐練習居多,且身體造型豐富。部分練習者忙于學習新的步伐、動作,忽視了重心的轉換和地板反作用力的巧妙運用,空洞地擺出造型動作,機械化地用腿、腰和肢體來完成舞蹈動作。而拉丁舞的訓練強度較大,音樂節奏快且爆發性強,僅憑身體而不用巧力,則會陷入訓練的誤區,長此以往,身體難堪重負,運動損傷難以避免。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更應重視訓練的科學性和巧妙性。
主要包括:(1)提高舞者的自我預防意識,增強運動損傷方面的相關知識學習。我國的教育講究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舞者一般則更偏向“美”的發展,醉心于舞技,文化環節較為薄弱,單向追逐技藝造詣,忽視了運用理論來指導工作。舞者應當全方位地認識體育舞蹈,對自身健康有所關注。(2)科學合理地教學。體育舞蹈屬于外來舞種,在學習過程中要懂得對它進行繼承與發展,根據舞蹈本身的特性來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安排適當強度的訓練,避免不恰當的練習所帶來的損傷。保護舞者的身體健康,延長舞者的藝術生涯,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從而推動體育舞蹈產業的發展。(3)深入了解體育舞蹈,堅持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練習時的想當然易使舞者陷入訓練誤區,造成運動損傷,產生負面影響。舞者應充分認識體育舞蹈的特性,對于可能發生的損傷做到心中有數。(4)在體育舞蹈訓練過程中,運動損傷不是束手無策的,一旦出現損傷,醫療手段是直接有效的辦法。當運動損傷產生時及時問診就醫,根據自身狀況對癥下藥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諱疾忌醫或得過且過的做法不僅不利于自身技藝的培養而且妨礙自身健康。
[ 1 ]孫俊生.體育舞蹈的健身及美學價值[ J ].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10(1).
[ 2 ]王春陽,趙卉,胡聲宇.國際體育舞蹈運動員損傷的調查研究[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4).
[ 3 ]馮愛云.舞蹈運動損傷與運動保?。?J ].中國臨床康復,2004(9).
[ 4 ]秦曉松.國際體育舞蹈選手過度疲勞的預防和恢復[ J ].體育與科學,1999(6).

G831.3
A
1674-151X(2016)06-053-02
2016-04-15
汪于乃(1992~),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