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凇 劉 華 肖 蘭
[凱米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0]
一種新型陽離子AKD乳液的制備及其應用的研究
王凇劉華肖蘭
[凱米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1100]
采用陽離子聚合物聚環氧氯丙烷-二甲胺(EPI-DMA)作為乳化劑、木質素磺酸鈉作為分散劑對烷基烯酮二聚體(AKD)進行乳化制備一種新型陽離子AKD乳液。對該新型AKD乳液進行應用研究,包括前期水相制備方法對乳液穩定性的影響、分散劑添加量對乳液性質的影響以及與市售淀粉類AKD乳液進行施膠效果和熟化速度的對比。結果表明:水相制備過程中,應采用木質素磺酸鈉作為起始聚電解質,將EPI-DMA加入其中形成多分散性較小的復合物體系,有利于提高乳液穩定性;隨著木質素磺酸鈉的添加量增加,乳液電荷密度、粒徑和穩定性均有改變。試驗中最佳添加量為0.30%;與市售淀粉類AKD乳液進行對比,該新型AKD乳液具有更好的施膠效果和更快的熟化速度。
烷基烯酮二聚體聚環氧氯丙烷-二甲胺木質素磺酸鈉聚電解質復合物施膠效果熟化速度
施膠的目的是使紙或紙板具有抗拒液體擴散和滲透的能力,以適于書寫和防潮抗濕。由于松香膠需要硫酸鋁作為沉淀劑,且為酸性施膠,酸性條件下易發生纖維素的水解,造成紙張強度下降及設備的腐蝕,所以AKD 中性施膠越來越引起重視[1]。
AKD為蠟狀固體,本身不具有電荷,因此無法在纖維上留著,需要使用陽離子乳化劑使其帶有正電荷,吸附在纖維上與其發生反應,產生施膠作用。早期,一般采用陽離子淀粉作為乳化劑。由于淀粉電荷量較低,在纖維上的留著率低,且易發生霉變[2],對乳液的穩定性及后期施膠效果會產生影響,因此人們越來越多地采用陽離子聚合物作為AKD乳化劑。近幾年來,采用聚胺作為AKD乳化劑成為一種新的方向。聚合物乳化類AKD乳液相比淀粉類AKD乳液,在纖維上的保留率以及纖維的反應率都有了明顯提高[3]。
為增加AKD乳液的穩定性,需提高分散相液滴之間界面膜的機械強度。木質素磺酸鹽是同時含有C6~C3疏水骨架和磺酸以及其他親水性基團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它能吸附在粒子表面通過靜電和空間位阻作用使溶液表面張力降低,但是對表面張力的抑制作用不大,主要用作分散劑[4]。在該新型AKD乳液制備過程中加入木質素磺酸鈉,EPIDMA與木質素磺酸鈉的正負離子混合體系由于靜電作用,分子間作用力很大,所形成的界面膜也具有很大的強度[5],在AKD乳液中利于提高乳液的穩定性。
本試驗采用季銨鹽類陽離子聚合物EPI-DMA作為乳化劑,木質素磺酸鈉作為分散劑,對AKD蠟粉進行乳化,制備一種新型陽離子AKD乳液。它與陽離子淀粉乳化的AKD乳液相比,具有更好的施膠效果和更快的熟化速度。
1.1試驗原料
1840 AKD蠟粉、EPI-DMA(固含量50%)、硫酸鋁、木質素磺酸鈉分散劑(木素磺酸鈉含量89.06%)均取自凱米拉化學品(兗州)有限公司;OCC紙漿,由某造紙廠提供。
1.2試驗儀器與設備
電荷密度測定儀,Mutek PCD 03型,BTG公司; pH計,SG 2型,Mettler Toledo 公司;黏度計,LVDV-1型,Brookfied 公司;激光衍射粒度測定儀,Malvern 3000,馬爾文儀器公司;高壓均質機,上海東華高壓均質機廠;疏解機,SE003, Lorentzen &Wettre公司; 高速超聲預剪切機,T50,IKA公司.
1.3試驗方法
1.3.1AKD 乳液的制備
(1)水相制備方法。取適量EPI- DMA及木質素磺酸鈉分散劑(質量分數20%溶液)分散于95℃去離子水中制得水相。試驗過程中采用兩種加藥順序:
①先將EPI-DMA 加入95℃去離子水中充分溶解,再緩慢加入木質素磺酸鈉分散劑溶液;
②先將適量木質素磺酸鈉分散劑加入95℃去離子水中,再緩慢加入EPI-DMA。
(2)AKD乳液中間樣的制備。將蠟粉加入制備好的水相中,機械攪拌至蠟粉完全熔化,高速預剪切2 min,經高壓均質機均質至粒徑小于3 μm,得到乳液中間樣。
(3)AKD乳液的復配。取適量AKD 乳液中間樣,緩慢加入適量硫酸鋁溶液(質量分數50%),攪拌30 min得到最終樣品。
1.3.2AKD乳液電荷密度和粒徑的測定
本試驗對木質素磺酸鈉分散劑的添加量進行改變,添加量分別為0.07%, 0.11%, 0.2%和0.3%,并對不同木質素磺酸鈉添加量下的乳液的電荷密度、粒徑進行研究。
1.3.3AKD乳液穩定性的測定
分別取100 g乳液置于25℃及40℃烘箱中,放置兩周后觀察乳液是否出現黏度增加或分層現象。若出現上述現象,則乳液穩定性不合格;若未出現上述現象,則放置至四周,觀察是否黏度增大或乳液分層,并通過粒徑及黏度測試判定乳液穩定性是否合格。
1.3.4紙張抄造
AKD乳液通過穩定性后進行應用測試。取適量漿料加入疏解機進行疏解,稀釋至1%備用。稱取適量1%漿料(紙張定量100 g/cm2,依次加入AKD乳液,CPAM溶液,其間間隔15 s,攪拌15 s后加入抄片機進行抄片。
1.3.5施膠效果對比
紙頁經過抄片器烘缸干燥后放入105℃烘箱中繼續干燥15 min,使AKD達到施膠終點,并測試Cobb120對施膠效果進行評估。
1.3.6熟化速度對比
紙頁經過抄片器干燥后,放入轉鼓式烘缸干燥5 min,溫度分別采用90℃, 100℃, 110℃,然后測試Cobb120進行熟化速度對比。
2.1水相制備方法加藥順序對乳液穩定性的影響
通過方法①得到水相中形成粒度不均一且結構松散的沉淀,乳液最終產品放置24 h后,樣品出現明顯分層現象。通過方法②得到水相中形成均勻的沉淀小顆粒,乳液最終產品放置24 h后,樣品無分層現象出現,可通過穩定性測試。
EPI-DMA和木質素磺酸鈉混合時正負離子基團之間相互吸引配對,發生電中和反應形成聚電解質復合物沉淀,如圖1所示。本試驗中EPI-DMA為過量聚電解質,當其作為起始聚電解質時,加入的少量木質素磺酸鈉易于與過量的EPI-DMA形成粒度較小的原生復合物。原生復合物通過過量聚電解質的橋聯作用形成聚集體,使復合物粒度呈多分散性,不利于后續的乳化過程,對最終產品的穩定性產生影響。當EPI-DMA作為加入的聚電解質,形成的聚電解質復合物核心由原生復合物粒子聚集而成,粒子表面吸附過量的EPI-DMA,形成粒子間的進一步聚集,形成均一的粒度和很小的分散指數,有利于提高乳液的穩定性[6]。

圖1 不同混合條件下聚電解質復合物的形成過程示意圖
2.2分散劑添加量對乳液性質的影響
通過表1可以看出,隨著木質素磺酸鈉添加量的增加,EPI-DMA的陽電荷發生中和,乳液的電荷密度逐漸降低,粒徑逐漸減小,乳液體系逐漸趨于穩定。在本試驗中木質素磺酸鈉的最佳添加量為0.30%,該添加量下的乳液可通過穩定性測試。

表1 不同分散劑添加量下的AKD乳液的物理性質
2.3AKD乳液施膠效果對比
將該新型AKD乳液與市售淀粉類AKD乳液進行施膠效果對比。本文中施膠效果對比試驗采用中性條件下進行紙張抄造。
通過圖2可以看出,隨著施膠劑添加量的增加,該新型AKD乳液的施膠效果要明顯好于市售淀粉類AKD乳液。

圖2 新型AKD乳液和市售淀粉類AKD乳液的施膠效果對比
2.4AKD熟化速度的對比研究
升高紙頁干燥溫度有利于AKD的熟化。紙頁干燥溫度越高,水分蒸發越快,AKD熔化與纖維反應就越好,紙頁的抗水性越好。本試驗采用相同AKD添加量,將EPI-DMA乳化AKD乳液與市售淀粉類乳液在不同溫度下進行熟化速度對比。
通過圖3可以得出,在三個溫度條件下,該新型AKD乳液的熟化速度明顯高于市售淀粉類AKD乳液。紙頁在加熱干燥時,EPI-DMA中胺基呈現較強的親核性,進攻AKD的內酯環,促使其打開并固著在分子鏈上,形成較快的施膠作用,提高了AKD的熟化速度[7]。

圖3 新型AKD乳液和市售淀粉類AKD乳液的熟化速度對比
(1)水相制備過程中,聚合電解質的加入順序會對最終乳液的穩定性產生影響。本試驗中,應將木質素磺酸鈉作為起始聚電解質,將EPI-DMA加入其中形成粒度均一且多分散性指數較小的復合物體系,有利于最終乳液的穩定性。
(2)隨著木質素磺酸鈉的添加量的增加,AKD乳液的電荷密度逐漸降低,粒徑逐漸減小,體系逐漸趨于穩定。本試驗中木質素磺酸鈉的最佳添加量為0.30%。
(3)將新型AKD乳液與市售淀粉類AKD乳液進行施膠效果及熟化速度的對比,新型AKD乳液具有更好的施膠效果和更快的熟化速度。
[1]尚小雷.高分子乳化劑的合成及其乳化機理的研究[D].青島: 青島科技大學,2013:1-2.
[2] 宋曉明,陳夫山,王松林,等.高電荷密度樹脂型聚合物乳化AKD機理與工藝技術的研究[J].中華紙業,2013,34(21): 50-53.
[3] 陳夫山,金新華,邢仁衛. 陽離子聚合物乳化AKD及其應用性能的研究[J].中國造紙,2008,27(3): 18-21.
[4]張延霖,張秋云.木素磺酸鹽類分散劑的應用進展[J].廣東化工,2006,33(158): 16-18.
[5][6]劉溫霞,邱化玉.造紙濕部化學[M].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7]劉華,王凇. EPI-DMA與PAC在AKD施膠中的增效作用研究[J].華東紙業,2014,45(5):17-20.作者簡介:
王?。?991—) 女實驗員,主要從事AKD分析方向。
劉華(1980— ) 女高級研發工程師,主要從事造紙化學品開發與應用服務。
聯系地址:上海市閔行區聯航路1188號浦江智谷10號樓4G 凱米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王凇:13795205018/54325500-222
song.wang@kemira.com
劉華:18817536893/54325500-211
Hua.liu@kemira.com
Preparation and research of a new cationic AKD emulsion
WANG Song, LIU Hua, XIAO Lan
[Kemira (Asia) Co., Ltd, Shanghai, 201100]
In this research, AKD emulsion was prepared with cationic polymer emulsifier EPI-DMA and sodium lignosulphonatedispersion. Factors affecting such as water phas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ispersant dosage were discussed. Size performance and curing speed comparison between AKD emulsion emulsified by EPI-DMA and starch 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s shown in the result, sodiumlignosulphonateshouldbestartingpolyelectrol ytewhenpreparingwaterphase. Smallheterogeneitysystemisgoodforstabilityofemulsion; chargedensity, particlesizean dstabilityofAKDemulsionchangedwithincreasingdosageofsodiumlignosulphonateandthebestdosageinthisexperiment is0.3%; ThenewtypeofAKDemulsionhasbettersizingperformanceandfastercuringspeedincomparisonwithstarchemusi fiedAKDemulsionsaled.
AKD; EPI-DMA; sodiumlignosulphonate; polyelectrolyte complexes; sizing performance; curing sp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