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云城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27300)廖玉琴
現今情緒勞動這一課題,在國外護理研究當中非常熱門,不同的學者在研究護理關系與情緒勞動時,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護理涉及的感情比較多,在護士這一職業當中,投入感情于工作當中是非常重要的。護士需要時常撫慰患者家屬的情緒,幫助患者明白疾病的正確護理方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而這些所有的工作都必須要依靠護士情緒勞動能力。尤其是在面對護理治療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患者時,護士與患者都會為治療方案的療效優劣而發生壓抑的情緒,這就要求護士在針對這一方面時,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緒[1]。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以隨機抽取的云浮市400名民營醫療機構護士為研究對象,全部護士的選擇均符合下列標準:正在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意識以及精神狀況良好,無任何障礙疾病。
1.2 研究內容
1.2.1 基礎情況 本次研究,主要調查云浮市所隨機抽選的400名民營醫療機構護士的性別、年齡、護齡、科室、學歷、婚姻狀況、工資等基礎內容。
1.2.2 護士情緒勞動 聯系云浮市民營醫療機構護理狀況,采用Grandey所制定的情緒勞動量表,經過專業修訂,最后取得情緒表達要求、表層扮演、深層扮演三個維度的調查問卷,進而對護士情緒進行評價,分數越高(1~6分)表明體驗到此情況的事件較多。
1.2.3 護理工作環境 使用2002年,Lake所制定的護理工作環境量表,在此量表當中共有31個調查條目,共5個維度,涉及內容包括了人力物力資源、護理管理者的領導能力、醫護合作等等。
1.2.4 工作滿意度 工作滿意度量表于1985年由Spector提出,主要涉及獎勵、收入、領導者、福利、晉升等內容。評價總分在35~180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維度分數為4~20。
1.2.5 情緒衰竭 調查護士情緒衰竭,使用調查普適量表當中的分量表,評分為0~6分,從不為零分,一年幾次者為1分,一月一次者為2分,一月中幾次者為3分,一周為幾次或者更少的為4分,一天有幾次者為5分,每天都有為6分,分數越高表明護士情緒衰竭越高。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 表示,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 ) 表示,組間比較應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礎資料400份問卷中,全部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1~52歲,平均年齡(28.45±6.12)。見附表1。
2.2 護士情緒勞動維度情況。見附表2。
2.3 護理工作環境。見附表3。
2.4 護理工作滿意度。見附表4。
2.5 情緒衰竭程度情況。見附表5。
在研究云浮市民營醫療機構護士情緒勞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時,發現不同年齡階段的護士情緒勞動維度具有顯著差異,尤其是21~30歲階段之間的護士,其深層扮演能力非常低,或者是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護士剛剛畢業的原因,活潑好動、本性單純、心理尚未成熟,或者是參加工作時間較短,缺乏社會經驗,因此,在進行護理工作時,壓抑或者激起某種情緒。大部分年輕護士通過聲音、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表現,根據民營醫療機構所要求的情緒勞動將其體現出來,而不是去關注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2]。護齡因素方面,不同年齡的護士,在深層扮演方面,差異顯著(P<0.05)。隨著年齡不斷的增長,護士深層以及表層扮演均出現先升后降的現象,這一現象表明工作時間越長,會讓個體擁有更多情緒勞動經驗和體驗,而對一些比較年輕的護士來說,高齡護士擁有的工作經驗則更加豐富,處理情緒的方法也更為妥當[6][7]。年齡在30歲以上的護士,深層以及表層扮演所反映出來的狀況呈現下降趨勢,這或許是因為高齡護士的經驗以及記憶非常豐富,處理護理緊急事件也顯得非常凌而不亂,對待突發事件顯得非常的自然鎮定。婚姻狀況因素,大部分護士除了護理工作職責之外,還需要承擔家庭、養育子女的職責,而護士晚夜班工作特點,使得護士無法與家人一起參與社會活動,也難以顧及家庭與子女養育職責,導致家庭生活質量逐漸降低,從而使得在護理工作當中引起沖突矛盾。除了以上幾個因素之外,學歷也是影響護士情緒勞動一項重要因素,文化高低的差異對比,發現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護士,其深層扮演的能力非常的高,更加善于使用情緒勞動中的深層扮演來表現自己,從年齡而言,高學歷護士的年齡要大于專科及中專學生,接受教育年限而言,高學歷護士大部分都接受四年、全面的醫學教育,除了護理技術更高之外,更加善于通過不同的辦法來調整自己的心理情緒[3][8]。

附表1 400名護士人口統計學特征(n=400)

附表2 護士情緒勞動維度情況

附表3 護理工作環境維度分析

附表4 護理工作滿意度維度分析

附表5 情緒衰竭程度情況
在工作環境當中,人力物力資源這一維度分數最低,表明民營醫療機構中,患者對護理人力、設備的滿意度不是很高。護理人員配置問題一直都是醫院面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而且在參與醫院事物方面,并未給護理人員太多的管理權利,這種局面使得護士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侵犯,降低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4]。在工作滿意度方面,發現護士在工作滿意度方面呈現出一般水平,其中最不滿意的就是收入,研究表明,收入是工作滿意度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因素,反映出了護士所作出的貢獻,是對護士業績衡量的一項重要指標,收入高低表明醫院對其的認可程度。基于此,創建合理的服務評估,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有利于提升護士工作滿意度。情緒衰竭,主要表現為對工作沒有熱情,缺乏動力,經過本次研究,人際交往壓力以及負面情緒都會降低情緒活躍度,情緒長時間衰竭容易產生抑郁情緒[5]。基于此,管理者應當高度重視這一方面,定期對護士進行壓力培訓,掌握自我情緒調節的辦法,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