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053100)張艷華
在臨床診斷的工作當中,人體腹部發生實質性的臟器損傷屬于臨床常見的急性腹癥中的一種,它的診斷以及治療都非常重要[1]。借助床旁超聲手段,展開人體腹腔實質性的臟器損傷臨床診斷工作,它的聲像圖檢測結果擁有非常顯著的特點,可以觀察到患者的損傷位置、損傷程度、損傷種類以及損傷范圍變化的情況,特別是可以及時發現其腹腔位置的積液,也可以看見腹腔當中游離狀液性暗區,結合積液的具體容量可以判斷出患者的損傷嚴重程度[2]。從整體上來說,行以超聲檢測擁有三點優勢:方便快捷、創傷疼痛小、可重復性高。所以,腹部閉合性的損傷當中這種檢測手段也獲得了比較廣泛的實際使用[3]。在本文當中,針對165名患者的檢測結果,討論床旁超聲檢測手段對于腹部發生的實質性臟器損傷癥狀進行診斷所具備的價值,如下所述。
1.1 一般資料 隨機擇取在2 0 1 4年5月~2015年5月期間我院接診的165名發生閉合性腹部損傷患者,將其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在165名患者當中包括男性患者100例以及女性患者65例,年齡分布在10歲~65歲之間不等,平均數是(39.35±9.82)歲,受到損傷之后檢查時間在30分鐘~72小時之間不等。在損傷原因上,車禍造成傷害的有85例、墜落造成傷害的有55例、擠壓造成傷害的有25例。全部患者在一般資料上都沒有明顯的差異,可以進行對比。另外,參與本文的調查研究均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知情且了解研究目的的基礎之上展開。
1.2 方法 使用儀器:GE-LOGIQ200Pro和LOGIQ BOOK XP以及MYLAB30cv便攜式的彩超診斷儀來對患者展開超聲檢測,其探頭的頻率控制在3.5MHz左右,結合患者的病情不同,選取不同的掃描位置,在體位上,通常需要保證患者處于平臥或者側臥的狀態。此外,除了結合患者的病史情況以及相關的臨床要求對患者的相應位置展開多方位的掃描,還需要對患者的全腹展開掃描檢測,以觀察患者的實質性臟器具體形態、包膜情況、回聲情況以及是否存在積液等情況。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165名患者行以床旁超聲檢測手段,同時聯合CT掃描檢測以及臨床手術的具體結果展開對照和總結,計算敏感性、精準性以及特異性并做記錄。
敏感性(也稱為靈敏度):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真陽性例數)×100%。
精準性(也稱為準確度):(超聲掃描例數/手術以及臨床掃描結果)×100%。
特異性(也稱為特異度):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針對床旁超聲檢測手段對于發生閉合性腹部實質性的臟器損傷癥狀進行診斷所具備的使用價值展開的探究分析當中,結合數據類型,筆者擇取統計學軟件包SPSS19.0對涉及到的數據進行處理,針對計數資料選擇(%)來進行表示,并行以卡方進行檢驗。在本文的研究當中,僅認為呈現P<0.05的結果的情況下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在165名受檢患者當中,有150名患者由手術確診或者臨床確診為腹部實質性的臟器損傷癥狀,在這之中包括脾臟外傷患者67名、肝臟外傷患者43例、腎臟外傷28例、胰腺外傷患者3例、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實質性臟器傷害的復合癥狀患者9例。

附表1 行以床旁超聲檢測以及CT掃描、手術確診患有腹部實質性臟器損傷的結果對照(例數/%)

附表2 敏感性、精準性以及特異性情況表(%)
經過床旁超聲檢測,其敏感性、精準性以及特異性分別是97.33%、88.48%、80%;CT掃描檢測的敏感性、精準性以及特異性則分別是98%、89.09%、86.67%,兩組對比可以發現沒有明顯的差異,顯示出P>0.05的結果,不具備統計學上的意義。具體參照下表(附表1、附表2)。
從上述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發現,超聲檢測途徑發生4名漏診癥狀,這11名患者當中包括2名復合型損傷的患者、2名脾臟損傷的患者,該4名患者在超聲掃描的過程當中,其檢測結果僅僅呈現在患者的左側腹內存在少量的積液。
在本次針對床旁超聲檢測手段對于發生閉合性腹部實質性的臟器損傷癥狀進行診斷所具備的使用價值展開的探究分析當中,在165名受檢患者當中,有150名患者由手術確診或者臨床確診為腹部實質性的臟器損傷癥狀,在這之中包括脾臟外傷患者67名、肝臟外傷患者43例、腎臟外傷28例、胰腺外傷患者3例、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實質性臟器傷害的復合癥狀患者9例。經過床旁超聲檢測,其敏感性、精準性以及特異性分別是97.33%、88.48%、80%;CT掃描檢測的敏感性、精準性以及特異性則分別是98%、89.09%、86.67%,兩組對比可以發現沒有明顯的差異,顯示出P>0.05的結果,不具備統計學上的意義。這一研究成果說明,床旁超聲對閉合性腹部實質性臟器損傷的診斷價值比較理想,精準度比較高。這一研究成果也在王立民、許春梅、覃濤[4]的著作當中得以證實,說明可靠。
在臨床急診科室當中,腹部閉合性創傷越來越多,這種疾病很可能會導致人體腹腔發生實質性的臟器破裂以及出血癥狀,在臨床當中這種疾病的患者病情大多非常急迫且兇險,而相對的,這些創傷通常非常鮮明地缺少特異性的臨床特征,在臨床當中展開受傷位置、受傷程度以及具體出血情況的判斷相對比較困難,必須要借助CT掃描以及B超掃描等影像學的檢測來協助進行判定[5]。就臨床經驗來看,CT掃描的準確率相對較高,臨床中接受程度也比較高。不過相對的CT掃描由于設備相對龐大,展開床邊檢測比較困難,而且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會對碘成分有過敏反應、部分放射性損傷與孕產婦、血流動力不穩定患者不相適應等缺陷,令其在一部分患者臨床應用的過程當中受到限制[6]。
伴隨著如今不斷發展的超聲技術,對于腹腔部位實質性的臟器損傷,漸漸地有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在臨床當中開始使用超聲診斷技術。通常來說,外力傷害對于人體組織造成的傷害會令組織結構發生變化,進而形成超聲聲像上的變化,借助超聲檢測,就可以非常準確地判斷受到損傷的位置以及損傷類型。從本研究中可以發現,超聲掃描檢測技術和CT掃描檢測技術的準確性沒有明顯的差異,可見超聲掃描技術是對腹腔當中實質性損傷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
人體腹腔發生實質性的臟器損傷可能會由于不同的傷害程度以及檢測時間的差異而出現不同的聲像表現[7]。例如,在早期階段,會表現為非常強烈的回聲反應,形成血腫的時候表現成局限性的液性暗區,在血液凝塊并沉積的時候,液性暗區會彼此混雜;包膜下的新鮮血腫可能會表現成液性暗區等;實質性的臟器損傷是破裂傷害的情況下,超聲檢測可以觀察裂口的大小以及具體深度等,這都可以為臨床提供診斷依據,以便于醫師制定治療方案等。
就本文結果來看,對于人體腹部發生實質性的臟器損傷癥狀進行檢測,床邊超聲檢測具備極高的簡便性以及有效性,不過尚且存在一定的漏診率,在臨床當中不能將其作為唯一的檢測方式,但是這種檢測方式可以起到理想的參考價值,而且相對來說費用比較低,可重復,被患者接受的程度比較高。
綜上所述,就臨床檢測結果來看,床旁超聲對閉合性腹部實質性臟器損傷的診斷價值比較理想,精準度比較高,對于人體腹部發生實質性的臟器損傷癥狀進行檢測,具備極高的簡便性以及有效性,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廣泛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