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越秀區流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10000)潘廣輝 王金枝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目前尚沒有好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療[1]。由于疾病自身病程長、反復發作等特點,長期的住院治療顯得很不現實,因此,一體化管理的社區管理模式應運而生[2]。社區管理可以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贏得了患者以及家屬的普遍肯定。本次研究采用一體化管理的社區管理模式進行護理,研究結果顯示,一體化管理的社區管理模式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以及患者的心理狀態,效果顯著,具有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病例選取及評判標準均根據中華醫學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3]進行。納入標準:符合COPD的診斷標準;沒有對運動有影響的骨關節病;無學習認知障礙。排除標準:患有心臟病及其并發癥者;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愿意參加調查的患者。選取我中心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間接診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進行隨機分組,每組各40人,其中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為70~88歲,平均年齡為(79.2±4.3)歲,病程為2~15年,平均病程為(7.8±2.3)年,研究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為74~87歲,平均年齡為(80.6±3.9)歲,病程為2.5~16.5年,平均病程為(10.3±2.6)年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符合我院倫理委員會的規定,且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長的同意下進行。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管理,研究組患者進行全方位一體化管理的社區管理。具體有:①護理指導:藥物使用指導、定期1~2月電話隨訪,復診前電話通知;同時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包括疾病狀況、使用生活質量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齡患者的生命質量進行調查,開展循環健康教育講座,病情隨訪;②健康指導:給以積極的鼓勵、告知檢查的目的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叮囑患者在治療后需要注意的事項,令患者積極配合治療;③家庭照顧指導:指導研究組患者家屬了解COPD治療的要點,向患者家屬宣教COPD的相關知識,包括COPD的病因、誘發因素、預防及治療,識別并發癥的先兆,以提高對COPD的認識程度;講解心理、情緒對COPD的影響,對家屬進行心理指導,減少家屬的應激、焦慮情緒,并給予患者關心、理解和支持;改變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使患者及家屬了解戒除煙、酒對COPD治療的重要性,以及堅持服藥、吸入15h/d以上的低流量氧氣對治療的意義;強調家屬指導和監督患者在疾病的緩解期堅持進行呼吸康復鍛煉。觀察兩組患者的不同反應情況。
1.3 觀察指標 在管理前后測定兩組患者的FEVI值、FEVI占預計量等肺功能指標以及管理后兩組患者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抑郁、焦慮等方面的QOL評分,并對其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根據SPSS16.0軟件統計數據,t檢驗計算計量資料,χ2檢驗計算計數資料,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 在護理前,兩組患者的FEVI值、FEVI占預計量均沒有明顯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均有明顯的變化,且研究組患者的變化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1。
2.2 在護理后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 經過護理,研究組患者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抑郁、焦慮等方面的QOL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x±s)
附表2 護理后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s,分)

附表2 護理后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s,分)
?
據報道[4],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有病程長、反復發作、發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點,目前尚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在患病的過程中,患者會有呼吸困難的現象出現,進而長期缺氧,最終導致患者肌肉萎縮、體質下降[5]。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殊性,長期的住院治療和護理存在著很大的困難,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一定的社區管理顯得非常重要。
大量的報道表明[6],社區管理是一種對患者進行生活方式、生活技能、心理健康、知識等全系統全方位跟蹤觀察與指導的管理模式,可以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管理,得到了患者本人以及家屬的普遍肯定。通過社區管理的特殊指導與教育,患者與護理人員積極配合,主動參與鍛煉,加強自我管理,對患者病情的穩定與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7]。本次研究采用常規管理與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管理的社區管理模式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進行全方位的社區管理的患者FEVI值、FEVI占預計量等肺功能指標均有明顯的改善。經過管理,患者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抑郁、焦慮等方面的QOL評分均有顯著的提高,如進行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管理的社區管理模式的患者抑郁評分為(2.32±0.29)分,而進行常規化管理的患者的評分僅有(1.54±0.18)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管理的社區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以及患者的心理狀態,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