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100026)康亮
藥品有效期是指藥品在規定儲存條件下,能夠保證其質量合格的期限[1]。在醫院日常的藥物管理中,由于門診和住院藥房每天接診患者數量大,所使用的藥品品種和數量都很繁多,再加上工作人員自身的數量多,很容易出現藥品過期、藥品報損等誤差或錯誤,給醫院造成大的經濟和榮譽損失。更嚴重的是分發過期或霉變的藥品容易影響到病人用藥的安全和生命健康。所以加強對門診、住院藥房藥品效期的科學化管理十分必要。
一般情況下,藥品的效期識別有以下幾種情況和方法:①生產日期為2012-04,有效期至2014-03,這表明藥品的使用期限截至2014年3月31日,從2014年4月1日起為失效藥品,患者禁止服用;②藥品包裝上直接標明具體的有效期,如某藥品的生產日期為2012年4月11日,有效期至2014年4月10日,表明該藥品從2014年4月11日起不得再出售和使用;③標明生產批號及有效期,如某藥品批號為20110306,有效期至20140305,從這兩個信息中可知該藥品可使用到2014年3月5日,從2014年3月6日起不得出售和使用此藥品[2];④產品包裝直接標明失效期,如某藥失效期為2015年6月,表明該藥可以使用到2015年5月31日,從2015年6月1日起不得出售和使用。
2.1 注重藥品流通過程 對于藥品效期的管理要從源頭開始抓起,即從藥品生產出來到運輸、庫存、出售(如附表所示),最后被服用整個過程進行全面的管理。對于醫院來說,藥品管理職能只涉及到藥品的采購、日常管理和出售。
2.1.1 藥品采購環節的管理 藥品采購是藥品從生產廠商進入醫院的第一步,嚴格檢查藥品的有效期信息對于藥品的效期管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采購環節要制訂科學、合理的藥品采購計劃。藥房的管理人員每周一用HIS系統生成通過比較去年藥品同期的用量信息所設定的藥品庫存上下線的藥品采購單,然后再用HIS系統查看門診和住院藥房之前半個月內各藥品的使用消耗數量情況,比較消耗數量與采購單上的采購數量,修改采購單,使采購的藥品在能保障臨床用藥需求的前提下,實現低庫存,快周轉率,減少因為藥品超過效期給醫院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在采購的時候要考慮到藥品的效果和對藥品使用周期等因素,對藥品的效期進行合理地效期區間預測,然后確定具體的采購藥品生產日期。

附表 藥品與30類中藥材的商品效期管理
2.1.2 藥品入庫和發放環節的管理 采購藥品的效期距離有效期6個月以內的藥品不得入庫,退回生產或批發企業。藥品出庫、發放遵從“先進先出原則”。通過設置HIS系統,使各藥品都是按照效期遠近順序,出庫發放。近效期的先出,遠效期的后出。在門診、住院藥房的上藥、發藥環節,一般也按照此種分配原則嚴格執行,這一方面可以實現庫存的最小化,另一方面也保證了藥品入庫和出庫的可持續性,實現減少過期藥品產生的作用。
2.1.3 藥品儲存和日常管理環節 藥品有效期是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保證藥品質量的期限。與其他商品不同的是,藥品管理對于保存的環境條件的要求要高一些。有研究表明,未按規定溫度儲存的藥品,溫度每升高10℃,其有效期將會減少為原來的1/2~1/4。同時,保存環境對于藥品的效果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為了確保藥品在其有效期內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須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上的要求儲存藥品。如果溫度過高可加快藥品成分的揮發,影響藥品效果的穩定性。例如,生物制品中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需在低溫的環境下保存,以2℃~8℃為宜。相關藥典規定,藥品保存的合適濕度范圍在45%~75%,如果濕度太大,會造成藥品發生潮解和霉變;相反,如果濕度太小,容易使某些藥品發生風化,喪失藥效。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障儲存空間的環境達到藥品保存要求的標準。
在存放藥品的空間內可以借助一些設備來對藥品存儲空間的溫度、濕度進行有效的控制。門診和住院藥房為保證藥品能儲存在合適的溫濕度條件下,可以配備空調、冰箱、冷藏柜,并安裝有溫濕度自動監控報警系統,通過系統化、自動化的系統來對藥品存儲空間的條件進行調控,能做到當環境溫濕度超過或低于設定的正常范圍值時,系統自動發送短信通知藥房管理人員,藥房人員根據情況及時做出調整,保證藥品儲存在合適的儲存條件下。
2.2 加強對藥品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和管理工作 在一些醫院,藥劑科設有專門的藥品質量管理小組,來專門對藥品進行管理,定期進行檢查巡視,保證藥品都在效期以內發放使用,嚴格控制藥品的儲存和流通。由于藥品生物科學以及制藥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藥品不斷呈現,那些已有藥品因為服用效果或某些大的副作用會被停止生產和出售。就像知識需要不斷更新一樣,藥品管理人員也需要進行定期的培訓,來提高自身的知識和技能。醫院的質量管理小組可以定期組織科內的相關人員進行藥品效期管理方面的業務學習,增強工作意識和素養。通過培訓,可以使科內全體人員加深對藥品效期管理的基本知識理解和效期管理對用藥安全的重要性的認識;掌握醫院針對藥品效期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如:門診和住院藥房上藥時,注重藥品擺放和出售次序,一般情況下是同類藥品中,生產日期靠前的藥品擺放在前邊,優先出售,避免出現藥品效期的錯亂,減少藥品的損失。
2.3 藥房要加強對藥品效期的管理
2.3.1 對近效期藥品的管理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門診和住院藥房藥品質量管理負責人往往采用HIS系統來對藥品的效期進行便捷化的管理,方法是通過該系統做一張庫存藥品的效期順序表,掌握目前在有庫存的藥品中,距效期6個月、3個月、1個月的藥品分別有哪些。然后分別羅列出來,做相應的退貨、催銷和報損處理。例如,可以對距效期6個月內的藥品貼黃色提示標簽,如果估計在效期前用不完的,聯系退貨;距藥品效期3個月內的藥品,貼紅色提示標簽,在不能退貨的情況下,與臨床協調溝通加快藥物使用;距效期1個月內的藥品下架封存,等待報損,同時要求藥房不得發放。同時對相關使用人員進行必要的提醒。提醒發藥人員注意,在發放近效期藥品時,核算用藥時程,在治療過程中近效期藥品不能使用完的,不得發放。提醒患者或病區護士,注意藥品效期,要保證發出的藥品都在效期之內,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
2.3.2 對滯銷積壓藥品進行退貨或催銷 門診和住院藥房藥品質量管理負責人,以三個月為一周期,通過HIS系統統計出每個周期內沒有發放過的藥品,此藥品即為滯銷積壓藥品。然后將這些滯銷積壓藥品用名單的形式列出來,上報給醫院的藥事管理委員會討論,決定是否撤銷該品種藥品。如果決定撤銷此藥品,可由藥庫聯系批發企業及時辦理相關的退貨事宜,避免藥品出現過期情況。同時,也可以通過建立近效期藥品催銷制度,有意識地對用藥進行調整。對于滯銷的原因也要進行深入地分析,看藥品使用量少的近效期藥品是由于臨床醫生的使用習慣或信息不暢造成的,還是因為藥效不良,容易造成負面效應。可以結合藥品的實際情況,本著對患者負責的原則來進行藥品取舍和采購,避免出現刻意的滯銷。
藥品管理是一項重要且復雜的工作,不僅要對藥品進行有效管理,同時也要使藥品發揮最大的效用。病區急救搶救藥品和普通基數藥品效期的管理方法也是不同的。
3.1 對急救搶救藥品管理 急救搶救藥品在平時一般患者的治療方面不常用到,但它是藥房和臨床必備的藥品,其質量直接影響到對患者急救的成功與否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這類藥品應當采取單獨存放的方法,由專人來負責管理,定期檢查藥品的效期,隨時保障藥品的有效供應,使急救藥品隨時處于良好的效期狀態。藥房可以對醫院各病區的急救搶救藥品實行基數管理的方法,各病區急救搶救藥的品種和儲備數量由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討論制定,藥房向各病區發放急救搶救藥品的同時,最好附上一張急救搶救藥明細表。內容可以包括:使用科室、藥品名稱、規格、數量、有效期。此表一式兩份,病區留一份,藥房留一份。藥房根據此表管理醫院各病區急救搶救藥品的效期,在沒有使用的情況下,藥品到期前一個月,由藥房負責給各病區更換新的遠效期藥品。在已使用急救搶救藥品的情況下,由使用病區的護士到藥房領取使用藥品來補足基數。保證急救搶救藥品的數量和質量。
3.2 對病區普通基數藥品的管理 病區普通基數藥是各病區根據自己的臨床用藥習慣和用藥需求,向藥劑科提出申請,儲備在各病區、便于使用的藥品。各病區對自己的普通基數藥品承擔管理責任,保證其質量。發放和使用時也應遵從先進先出的原則,以保證藥品的效期和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藥品管理是一項常規的醫藥管理內容,本文結合實際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相關的管理經驗總結,提出促進藥品管理的合理化措施,通過實施這些行為,可以有效降低管理部門或單位的管理成本。例如使用這些方法以后,我院藥品的過期報損率明顯下降,2014年過期報損5884.25元,2015年過期報損4095.12元,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降低了醫院運營成本,杜絕了發出過期藥品現象,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