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彪彪 劉盛
【摘 要】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得到巨大進展,企業發展較為迅速,和諧的勞動關系為企業騰飛插上了有力的翅膀。近年來,勞動者維權意識進一步提高,勞動糾紛呈上升趨勢。本文試以黃石部分企業為例,探究企業勞動關系中存在的問題,為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提供有益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企業;勞動關系;和諧;對策
2015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系統闡述了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對推動黃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保障黃石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早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1 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的現狀
1.1 對企業的滿意度總體較高
從這次調研情況看,調查對象對企業的滿意度在滿意及以上的占61.2%;對本崗位工作滿意的占57.8%;對于工作現狀感到愉快的占82.4%。其主要原因是調查對象在相關企業工作除了可以賺錢養家外,還能夠實現自我價值,有利于自身的發展。
1.2 對工資福利待遇比較滿意
收入和福利待遇涉及到職工的生存問題,也是問卷中最受關注的問題。經統計,調查對象的月工資額在1500—3000元的占67.9%;對目前工資收入感到滿意的占76.2%;企業能按時足額發放工資的占95%;工資能夠正常增長的占91.6%;認為企業分配制度合理的占90%,認為農民工與城鎮就業人員同工同酬的占97.3%。
1.3 企業對勞動安全衛生保護很重視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用工企業充分認識到勞動安全保護的重要性,也十分注重履行對職工勞動安全保護的責任。調查對象接受過企業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的占95.1%;企業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保護用品占94.8%;企業對勞動安全保護設施能夠定期檢修和更新占98.8%;在發生工傷事故,企業能給予符合國家法定標準工傷待遇的占93.8%。
1.4 多數企業能依法為職工繳納社保
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國家強制性的規定,是企業的法定義務。調查顯示,能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的企業占91.3%;調查對象了解企業必須為職工辦理社保政策的占95%。
1.5 多數企業建立了勞動爭議調解機制
調解雖然不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必經程序,但卻是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中的“第一道防線”,對解決勞動爭議起著很大的作用。調解有利于及時化解糾紛,阻止雙方矛盾激化,和諧勞動關系。經調查,85%的企業成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在發生勞動爭議時,89.9%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能夠起到調解作用。
1.6 企業的民主管理較為規范
調查數據表明,88.1%調查對象的企業有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88%的職工參加過單位職工(代表)大會的投票;企業管理層定期與職工進行有效的溝通占90.9%;企業的重大決策通過職代會或是在征求職工意見的基礎上作出決策的占86.9%;職工的合理意見或建議能得到重視和及時的回應的占89.3%;實行了廠務公開的企業占81%;建立了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的企業占49.4%。
1.7 大多數職工與企業簽訂了規范的勞動合同
企業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維護職工合法的權利,有利于增強職工的歸屬感。經統計,調查對象與企業簽訂了規范的勞動合同占91.8%;所簽訂勞動合同的期限是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占91.3%;合同條款中關于職工的合法權益實際得到了有效維護的占97.5%;所簽勞動合同基本都能履行;與企業訂立了集體合同的占67.1%;集體合同內容能得到履行的占94.3%;與企業簽訂了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合同的占68.4%。
1.8 企業工會發揮了積極作用
經統計,92.8%調查對象的企業建立了工會組織,企業工會在企業管理層和職工之間建起有效合理的溝通渠道;82.4%調查對象的企業工會能為職工說話辦事,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84.5%的調查對象愿意加入會組織。
2 構建新型和諧勞動關系存在的問題
2.1 職工的待遇水平普遍不高
調查顯示,一些企業收入分配不合理,同工不同酬現象依然存在,企業經營者和高管收入過高,甚至無故拖欠和非法克扣職工工資。職工工資收入水平總體上不高,絕大多數人的月平均工資收入都在3000元以下,能達到3000元以上的僅占18.5%;企業建立了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的僅為14.5%;64%的調查對象因為工薪福利待遇等問題,考慮離開目前的企業和崗位;因經濟補償問題引發勞動爭議的占勞動爭議發生量的58%;69%職工要求提高福利待遇。
2.2 加班加點的情況普遍存在
企業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有時會不顧職工的健康與安全,而部分職工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也愿意加班。據統計,調查對象中,每周工作六天及以上的占82.1%;每天工作8-12小時的占60%;有時加班的占73.5%。但是,調查對象能按法律規定的標準領到加班費的僅占35.1%,完全領不到加班費的則占10%;56%的企業都沒有落實國家關于職工全國年節及紀念日假期、帶薪年休假等規定。
2.3 勞動合同制度落實不全面
勞動合同的規定在企業中很難全面落實,成為影響企業勞動關系和諧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現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僅占11%,勞動合同的短期化傾向明顯,企業以此逃避一些法定義務;集體合同的履行率只有70%,很多合同條文和內容都流于形式;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合同的簽訂率低,只有62%。
2.4 維護職工權益機制不健全
調查結果顯示,仍有企業沒有按照國家規定,為調查對象(占比8.7%)辦理“五險一金”等社會保險;還有部分企業不注重勞動安全衛生保護,勞動保護投入不足,勞動安全防護條件差,工人勞動環境惡劣,勞動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力,導致企業傷亡事故、職業病頻發;若發生勞動爭議,62%的調查對象首選的解決方式是通過工會組織調解,遠遠高于其他方式(直接與企業協商占18%、仲裁機構仲裁13%、訴訟3%、親友幫助3%、網絡發帖1%);20%的調查對象對企業工會作用評價不高,認為只是行政的附屬或者有沒有無所謂;在產生勞資爭議時,若解決不力而引發群體性事件的風險較高,有86%的調查對象表示會參加勞動爭議群體性事件,明確表示不參加的只有17%。
3 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和諧勞動關系的幾點思考
3.1 發揮黨委政府相關部門作用
《意見》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為一項緊迫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抓實抓好。我市要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和諧勞動關系,各相關部門要加強聯動,協同作戰。首先宣傳部門要加強宣傳,宣傳《意見》的主要精神,提高勞動關系雙方守法的意識,在思想意識、企業文化和社會氛圍三個層面為和諧勞動關系的樹立營造輿論氛圍。其次,要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納入黃石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真正明確并落實相關部門的責任。第三,黃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做好勞動保障監察監管、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等工作,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第四,黃石總工會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維護好職工的切身利益和全體職工的整體利益。第五,黃石信訪部門要充分發揮接待信訪投訴、與有關部門溝通以及督查、督辦的作用。第六,黃石公安機關要在勞動關系矛盾沖突發生時,發揮維護社會穩定、保護各方生命財產安全、打擊違法行為等方面的作用。
3.2 加強用工企業工會組織建設
要加強企業工會建設,在企業管理層和職工之間建起有效合理的溝通渠道,充分發揮企業工會協調勞資關系、推動企業文化建設、關心職工疾苦、進行企業共同治理等作用。首先,要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教育職能,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提升職工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和權利。其次,企業工會要站在職工立場上,充分發揮職工代言人作用,通過簽訂集體合同制度,進行工資集體協商,調解勞動爭議矛盾等,切實維護職工的正當權益,促進互利雙贏、協調穩定勞動關系的建立。第三,企業工會要結合企業實際,努力開辟多種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的途徑和辦法,推動企業與職工協商共事、機制共建、效益共創、利益共享,達到勞動關系雙方的和諧。第四,企業工會可以通過組織職工開展創新和勞動競賽,定期開好職代會等活動,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潛能。
3.3 依法依規調整處理勞動關系
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必須要依法依規的前提下進行。首先,要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職業病防治法》等已有基本法律的規定,督促企業履行基本義務,全面保障職工應享有的基本權益。其次,以這些法律法規、相關政策為基礎,依法建立健全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第三,經勞動關系雙方自主協調,依法簽訂規范的勞動合同與集體合同,并確保合同的嚴格執行。第四,企業的所有人員特別是管理人員要認真學法、真正懂法,要樹立依法辦事的理念,掌握依法辦事的原則和程序,將企業管理引人法治化的軌道。
3.4 建立完善職工利益保障制度
勞動關系的根本就是利益關系,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和諧勞動關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障職工的合法利益,讓職工實現有尊嚴的體面的勞動,公平地分享勞動成果,這直接關系到職工的核心利益和職工隊伍的穩定。首先,要建立健全工資福利待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使職工工資福利待遇保持一種長期的、常規的、動態的、持續的增長趨勢。其次,要建立健全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減少因工資分配問題引發的勞動糾紛和利益矛盾,把勞動者的利益訴求納入理性合法的軌道。第三,要建立政府主導、責任共擔、社會化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職工的基本保障水平,解除職工的后顧之憂,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使企業更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徐景一.和諧社會視域下民營企業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3.
[2]胡瑩.論馬克思的勞資關系理論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勞資關系的相向運動[J].求實,2011(07).
[3]黃駿達.泉州民營企業實行效率工資的必要性分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01).
[4]郭鐵民,黎元生.中國構建新型勞資關系的實踐[A].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暨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
[責任編輯: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