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婷
“我們再來看這幅畫,畫的不錯,構圖也好,就是筆墨太弱,加強用筆練習。畫面整體感不好,注意疏密變化。”這是內蒙古老年大學山水中級班的課堂,任慶新老師在對學員交上來的畫進行一一點評。黑板和墻壁上都貼滿了學員的作品,教室里沒有一處空著的座位,大家都神情專注地聽著任老師的點評。這大抵就是山水畫的魅力,也是任慶新老師的魅力吧!
1955年,任老師出生于呼和浩特市,河北省河間縣人,畢業于呼和浩特市教育學院美術系,結業于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專業研究生班。師從郝鶴君教授,受到關山月、林風俗等名家的指導。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及省市美展,在各種報紙雜志等發表作 品百余幅,并多次獲獎。曾在呼和浩特、無錫、南京、廣東、日本、美國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他是內蒙古山水畫的代表人物,是一個以內蒙古陰山山脈大青山為創作母體,立足于表現陰山山脈渾厚博大的特征,用水墨勾勒美景的大青山人。他的作品多以墨色的自然流動為基礎,取其自然形態,意境開闊,節奏感強。代表作品有《青山秋色》《歲月悠悠》《熱土》《青山深處》等。“其實大青山也很美,只是人們對它缺乏了解。每每談到山,人們都只會聯想到黃山、泰山等等,尤其是南方的朋友,看到我的畫都問我這是什么山。這個時候我就意識到應該為大青山做點什么,讓大家都能領略到它的風韻。”這就是任慶新選擇以大青山為創作母體的原因。1998年,由趙忠祥解說的電視專題片《大青山人——任慶新藝術之路》先后在中央電視臺、內蒙古電視臺、呼和浩特電視臺播出。這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大青山,了解了任慶新。
任老師說,自內蒙古老年大學建校以來,他就一直在這里執教,如今已有三十個年頭。
除了在內蒙古老年大學任教,他還是內蒙古自治區文史研究館館員、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會員。但是不管其他的日常工作和活動再忙,他一定會留足時間到老年大學上課。現在這也成了他的樂趣,學員一點點的進步,都能給他帶來十足的成就感。課間休息時,幾名學員向任老師請教,任老師耐心地一一解答。他和學員間不只是師生關系,也是朋友。“有些學員上過我的課,已經畢業了,可還是要再報名繼續上。我的手機里存著不少學生的電話號碼,微信里也有不少學生加我為好友,逢年過節就會給我發個信息。可是有好多人我都記不住了。”
“太喜歡任老師的畫了,筆墨間游刃有余。我就是因為任老師才來報名學習的。跟著他學習,長進了不少。”一位學員如是說。
“感情在洶涌、感情在澎湃,他把一腔深厚而又熱烈的情感波濤,淋漓盡致地潑灑在內蒙古陰山山脈的大青山上,這就是青年國畫家任慶新的藝術世界。”趙忠祥那渾厚深沉的男中音將時間定格。我們期待任老師創作出更多具有力度的作品,將大青山精神融入創作中,也期待他在教學上有更大的建樹,桃李滿枝芽。
(任慶新作品欣賞見封二、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