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歸納整理,直觀清晰的表達出各種知識的框架,并將學生所學的物理知識聯系起來,并進行梳理,然后通過形象的圖表與文字說明為學生建立記憶性的鏈接,從而充實學生的個人信息數據庫,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強化高中物理的教學效果。
一、思維導圖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后,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的知識點,巧借思維導圖為學生構建一個關于課堂上教學內容的知識網。將課堂上教師講到的各類知識網以圖表的方式為學生展示,畫出結構圖,讓學生更清晰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同時,可以將課本中枯燥、抽象、復雜的知識點進行整合統一,從而使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點更為集中化、系統化、清晰化。例如,教師在講到高中物理“電阻的串聯、并聯及其應用”這一教學內容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整合課堂所學知識點,如表格1所示。
將課堂中分散的知識點進行統一的整合,讓學生清晰地發現各個知識點間內在的聯系,從而促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點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巧借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在課堂小結或是單元小學小結中,讓學生自己畫一畫物理知識的圖表,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總結,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構建能力。
二、思維導圖在物理復習教學中的運用
在高中物理單元復習中,學生總會感覺物理教材每一章節的知識點多而復雜,所以常常不知道從哪里復習開始,很難把握物理章節中的主干知識,因此,導致學生的物理自主復習時的效率不高。另外,在高中物理各種考試中,知識點常常分布的并不均勻,所以常常影響學生的思維,有時甚至會導致學生思維混亂。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整合各個專題相關的知識點,并畫出圖示,幫助學生掌握不同階段復習的要點和核心。在學習高中物理“電磁感應”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上圖的方法畫出思維導圖,在引導學生畫圖的過程中,可以注意將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延伸,引導學生從一個問題出發,引出問題的多個層面。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不同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作為探究和討論學習的話題,讓學生在討論中將各個相關的公式、知識點和例題等盡可能詳細的羅列在畫出的思維導圖中,補充思維導圖的圖示,在讓學生補充的過程中讓學生回顧之前的知識,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三、思維導圖在物理習題教學中的運用
在高中物理練習題中,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與探究能力,可以增加學生在題目上的分析能,讓學生解題時進行多角度思考,有利于幫助學生理清問題的思路,進行發散性的思考,從而加強學生在知識結構上的認知能力,提高學生構建知識的能力與物理思維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學生在做到關于“牛頓第二定律”相關的練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首先畫出與“牛頓第二定律”相關的思維導圖,學生將思維導圖劃出來之后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在做題時可以根據題目內容按著思維導圖進行分析,很快就能找出題目相關的知識點,幫助學生理清思考問題的思路,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最后,教師應注意在教學中和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將形象的圖表與文字說明相結合,從而充實學生個人的物理信息庫,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思維導圖在科學探究中的運用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科學探究實踐,引導學生自己畫出思維導圖,并根據思維導圖進行推理探究,這也是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情況的一種反饋。同時,在實踐探究中,可以培養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在科學探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將班級的中、優、差等學生平均分在各個小組中,然后為其設置探究的課題,讓小組合作探究,要求學生畫出思維導圖,并在課堂上講解探究過程與結論。
例如,教師為小組學生布置“感應電量應如何求解?它有什么用途”的探究題,在探究這個問題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小組之間互相討論,積極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然后,要求小組成員合作畫出相關的思維導圖;教師可以提示小組成員,可以根據所學相關的知識框架,畫出思維導圖。有利于將學生所學的物理知識整合,將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分析、推理,從而使學生在探究中的思維變得更嚴謹。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分析每一步探究推理的依據,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科學探究,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種合作學習、探究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有效性,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與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思維導圖是一種幫助教師總結教學知識,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的學習工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借思維導圖活化高中物理教學,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