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自課改和新課標實施至今,普通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種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斷的更新、發展;教師也歷經了各種教學理念的洗禮,都在努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在各種教學模式中,都能讓學生暢所欲言、自主發現與探究,課堂氣氛空前活躍,似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遠離了我們。但在這種“繁榮”的背后,我們不難發現,現今普通高中的物理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列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教學的“高耗低效”,導致了學生的物理素養無法提升,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和面臨的高考。為此,作為教師應很好的反思,當前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下面筆者就當前普通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及改進的策略展開探討。
一、當前普通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病癥”
1.學生課前準備倉促,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農村普通高中的學生都是中考后經過名校優先錄取后剩下的,這些學生中大部分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不知道也不愿意進行課前預習,沒有能夠做到上課的精心準備,往往是教師來上課了,他們才匆匆忙忙的找課本、找學習用品,導致了他們上課精力不集中,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
2.部分教師的課前預設尤其是新課的導入,缺乏新穎性。事實上,筆者也觀察到:由于農村高中學生的“先天性缺失”,部分教師的課前準備也比較馬虎,認為只要能把課上起來,就行,這是錯誤的。正因如此,他們的課堂導入,沒有精心的設計,在課中無法激發起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興趣。
3.教學活動中各教學要素之間的互動不好。因為教師包攬了課堂教學的時空,致使了學生沒有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熱情。這些學生已經習慣“接受”,在物理學習活動中,他們不能積極主動的進行問題的思考,更沒有主動回答問題的愿望,他們總是處于被動的聽、被動的記的狀態。這種缺乏“互動”的課堂,導致了很多學生在課堂中處于“游離”狀態。
4.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這個不合理,主要表現之一就是習題的處理與新知的傳授和學習,經常發生矛盾。如果習題認真指導、講解和評述,就導致了新授時間的不充足,使學生的新知學習不深刻、不透徹。
5.部分教師的對問題的設置沒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比如,有些老師設計的問題膚淺,沒有一定的思考價值;有些老師設計的問題“跨度”大,學生“吃力”,無法回答,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
二、就普通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病癥”提出一些“診療”措施
在高中物理中,產生無效教學環節的原因很多,師生兩個方面都有。但我們必須認真面對,及時克服。筆者認為,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1.要求學生做好課前的學習準備
我們都知道: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所以,我們在學生剛進入高一時,就要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嚴格的要求,要他們養成上課前必須做好一切準備,養成一上課就能靜心聽講的習慣。另外,我們還有培養學生提前預習的習慣。教師可以設法促使學生預習,比如在課前給學生預設導學案,讓學生根據預習導學案進行自主學習,并在學習在把自己搞不懂的,做上記號,或劃出來,以便在課中進行有的放矢的學習。
2.精心設計每節物理課的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基本保證。對于高中物理來講,良好的開課,有效的導入,能充分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熱情,能使學生積極有效的參與物理學習活動。比如,筆者在教學《力的分解》時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同學們在生活中會發現,刀是十分鋒利的,刀為什么鋒利?原因在于它的刃部,刀刃在我們物理學中稱為“劈”,其實刀刃的橫截面是“很尖”很小的銳角三角形。一般情況下,刀刃的夾角越小,越能切開物體,這是為什么呢?……另外大家看到各種大型的橋梁,都要建設很長很長的引橋,你知道這又是為什么嗎?學生聽到這些問題,個個都來足精神,急切想知道。我告訴他們:有知道為什么,我們必須學好“力的分解”。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事實上,導入的方式方法很多,需要我們教師做精心的準備,需要我們能根據不同的情況,做針對性的設計。但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興趣。
3.務實設計好課堂每一個設問
新版物理課程標準鮮明提出:教學互動,師生對話。但我們不能走極端:“滿堂灌”減少了,“滿堂問”增加了。在教學中,我們不能為了“問”而“問”。不能總是俗語套話,對嗎?是不是!更不能故弄玄虛,好高騖遠,這往往會導致啟而不發的狀況,使提問成為形式。因此,我們必須務實的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細節的提問。比如,在導入提問時,要以激發學生對新知的興趣為主;在學生探究過程中的提問,要以提出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走出困境為主;在討論及交流中發現學生認識有偏差時如何提出“質疑性”問題以引導學生走出誤區,等等。另外,我們提出的問題要清晰、具體,充滿趣味,還應有一定的思維性,由淺入深、從難到易,逐步提升學生的探究物理知識的熱情。
4.認真設計各種習題
練習題的設計,是物理教學反饋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我們應遵循最基本的兩點:一是目標要鮮明,要與所學內容密切相連,要能根據它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補救;二是要適合不同層面學生的需要,難易合適。練習的設計,應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練習的快樂。
總之,作為普通高中的物理教師,我們在教學中應當多多激勵學生,使他們的物理學習形成一股積極向上的氛圍,使他們更加專心的投入學習活動中,從而有效他們的物理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時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