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慧
虛擬購物襲來
文/張慧
這是一間窗明幾凈、擺設考究的單身公寓,空氣中飄浮著許多鉆石形狀的符號。如果你專注地盯著某個符號,它就會自動展開,顯示旁邊商品的詳細信息。如果消費者遇到心儀的單品,只需目不轉睛地看著它,并敲擊頭上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頭盔的側邊,眼前就會出現“加入購物車”的選項。
上文描述的VR購物體驗表明,人們足不出戶,便可到商店完成采購或到新開的商場購物。
VR技術甫一問世,就引起了廣泛關注。最初,電子游戲和電影行業對這種將人“傳送到另一個世界”的技術感興趣。而近期零售行業的一系列動作顯示,VR技術還有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并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VR制作公司Visualise的亨利·斯圖爾特認為,VR技術勢必給消費者帶來個性化的購物體驗。他表示,只要消費者戴上VR頭盔,就能看到為他們量身打造的虛擬現實商店和琳瑯滿目的商品。他們可以試穿衣服,還能和朋友們進行討論。“在虛擬現實中,購物是私人訂制的,”他說,“展示的商品都是你感興趣的。你可以在虛擬環境下感受它們,也可以在下單之前和這些商品互動。”
社交功能是VR購物想要突出的重點。斯圖爾特表示,購物者可以通過線上交談,讓朋友們對自己想買的商品提出意見和建議,甚至可以讓他們一同到虛擬世界中試穿衣服。
VR技術的確會讓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更瘋狂。全球購物運營商Westfield近期公布的報告稱,消費者希望商家在購物體驗中融入新技術的意愿不斷增強。41%的受訪者對VR購物興趣盎然;超過33%的消費者表示,希望網絡購物除了視覺和聽覺外,增加觸覺、嗅覺和味覺體驗。換句話說,消費者希望網絡購物能帶來在實體商店購物的感覺。
想像一下,一個和你身材比例一模一樣的虛擬模特,走在無盡的貨架中間,貨架上都是你心愛的商品,只要一伸手就能把它們拿在手中,感受真實的質感。
你隨意選擇一雙鞋,鞋的價格、描述和相關數據就出現在眼前。你只需點擊左鍵就能更換鞋子的顏色,點擊右鍵則可以將它添加到購物車。另外還有視頻播放的選項,只要點擊就可以觀看這雙鞋的生產和加工過程。把鞋拖到模特面前,那個虛擬的你就會換上鞋子,展示效果,并告訴你是否合腳。
Sixense已向很多大型零售公司展示了該VR技術的小樣,并吸引了很多公司的關注。這些零售商感到,VR技術的應用能有效降低退貨率。如今,Sixense已經開始與部分零售商洽談合作的細節,希望在2016年年內推出相關的App。
到目前為止,VR購物實踐仍然是小規模試驗性的。Sapient Nitro的項目經理馬特·李維斯表示,想要推廣VR,第一步是引導消費者在店內使用這項技術。
一些商家已經開始使用VR技術推廣和銷售自己的產品。不久前,微軟和沃爾沃聯手創建了一個VR汽車展廳,當然,展廳里沒有一輛真正的車。
美國勞氏公司是使用VR購物的先驅。這家家居建材零售公司在Marxent實驗室的幫助下推出了一款 App,讓消費者可以在虛擬現實中用勞氏公司的產品裝修他們的廚房和衛生間。
平面設計結束后,消費者戴上VR頭盔,一切就變得真實立體起來。到目前為止,勞氏公司發現,消費者對這個有趣的設計過程津津樂道,通過虛擬現實看到實物,讓消費者更容易下決心掏錢買單。
瑞典零售巨頭宜家也邁入了虛擬現實的世界。宜家澳大利亞公司最近推出了“VR廚房”。與勞氏公司不同的是,宜家多走了一步。消費者不僅可以在VR環境中看到自己設計的廚房,隨時更換家具的顏色,還能將自己縮小到孩子的身高,以便從孩子的角度考察廚房是否安全。
VR購物被認為是彌合傳統購物和線上購物的有效方式,前者受制于時間和地點及商品的有限,后者受制于商品的真實性和適用程度。兩者的結合可能為兩種購物模式都帶來商機,也可能開創全新的購物天地。
VR技術普遍應用的影響,被商家、消費者和分析人士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
Westfield歐洲首席營銷官麥福·瑞安表示:“客戶對虛擬輔助手段的需求并不是為了逃離現實,而是為了讓購物的環境和商品更加真實。”
美國《連線》雜志則認為,VR時代已經到來,而且VR只停留在虛擬世界的時間不會太長。很快,真實與虛擬之間的界限就會對消費者的認知提出考驗,因為虛擬世界將會顯得比真實的世界更加真實。
VR技術也開始在教育、醫療、運動、娛樂等各個領域尋求市場。可以想象,不久的將來,孩子可以通過VR技術到學校上課;欣賞電影和演唱會只需買票,就可以在自家的客廳里完成;召集三五閨密一起到虛擬世界的商城逛街,足不出戶就能滿足購物需求。衣服也會越來越便宜——多數人只需花1%的價錢,就可以給虛擬的自己買到虛擬的華服,除非你堅持真實的自己也要有同樣的行頭,才需要支付全額貨款。
但是,隨著走出家門的理由越來越少,漂亮的衣服穿給誰看呢?早晚有一天,人們穿著睡衣坐在電腦前購物,只是為了打扮虛擬世界里人人都能看到的自己。
這一天似乎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