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晴
【摘 要】大學生宿舍人文環(huán)境由宿舍物質文化環(huán)境和宿舍精神文化環(huán)境構成。大學生宿舍人文環(huán)境的建設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展開的基礎,并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
【關鍵詞】宿舍物質文化環(huán)境;宿舍精神文化環(huán)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所謂人文環(huán)境是指與自然環(huán)境相反的,由人為因素造成的,帶有社會性,由于人類活動不斷演變的社會大環(huán)境。高校人文環(huán)境更具特殊性,是指依據相應的高等教育辦學理念,帶有教育導向功能并滲透著“人文精神”的學校文化氛圍。我國著名教育家涂又光先生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泡菜理論”,即泡菜湯的味道決定了泡出來的白菜的味道。大學生宿舍作為高校人文環(huán)境育人的最小單位,因被使用的長時間性和廣泛性,有力地補充了“第一課堂”所起不到的教育導向作用,所以宿舍人文環(huán)境的優(yōu)劣影響了浸泡在其中的莘莘學子們的質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視的教育和管理陣地。
大學生宿舍人文環(huán)境由宿舍物質文化環(huán)境和宿舍精神文化環(huán)境構成,物質文化環(huán)境與精神文化環(huán)境的構成情況從不同的維度影響了大學生們的人際關系、行為規(guī)范、道德水準、學習風氣、審美情緒、人生觀、價值觀等,與思想教育工作緊密聯(lián)系。
1 重視宿舍物質文化環(huán)境建設,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開
1.1 宿舍物質基礎建設的不足,阻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學生每天有接近一半的時間在宿舍中渡過,可以說宿舍是學生們的“第二家庭”。宿舍物質文化環(huán)境作為一種“顯性”文化環(huán)境,其舒服感和溫馨度決定了學生日后對宿舍的感情投入和文化投入。
近年來,各高校新建的宿舍條件雖比以前的有較大的提高,但依舊缺乏細節(jié)上的“人性化”設計,影響了居住舒適度進而引發(fā)學生宿舍矛盾。筆者作為學生工作一線工作者在處理學生宿舍問題時,經常聽到學生抱怨宿舍儲物空間不足,私自增加的置物架或收納箱占用他人空間影響宿舍整潔,引發(fā)同學之間的不滿;公共空間的界定不夠清晰,有時學生甚至為了晾衣服的地方爭得面紅耳赤;無私密空間的設計導致接聽電話不便,或因講電話時間過長影響同宿舍同學學習和休息;顯然,這些不必要的爭端的產生和過于粗放的設計有一定關系。在實際工作中,有一部分同學因為以上宿舍矛盾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整天郁郁寡歡,不愿意回宿舍。這顯然不利于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阻礙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
1.2 優(yōu)化宿舍物質基礎環(huán)境,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
宿舍物質文化環(huán)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載體,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保障。這種直觀的物質文化體現了學校的育人理念和教育導向,這對使用者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應該通過合理的“人性化”設計解決諸如上述學生宿舍的矛盾并把宿舍環(huán)境改建成干凈整潔、素雅大方、綠化環(huán)繞、幽雅怡人的區(qū)域。學生在這種舒適的環(huán)境里身心放松、陶冶情操、和諧發(fā)展,才能愉快地、自覺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為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行還應在宿舍特定區(qū)域增加功能房間的數量。輔導員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軍,定期深入學生宿舍已是日常工作之一。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在學生宿舍區(qū)為輔導員提供值班房間,讓師生同住同生活可以更好地引導、了解、關心學生。功能房間也可以為開展宿舍文化活動、宣傳黨的思想路線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場所。此外,在宿舍樓入口處增加玻璃櫥窗的數量,為張貼相應的教育宣傳標語或活動海報提供有效空間。
2 加強宿舍精神文化環(huán)境建設,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 健全宿舍管理制度,成立學生宿舍黨團工作管理委員會
大學生宿舍具有明確的使用群體,健全的宿舍管理制度是對這一群體使用者們的外在約束。但是隨著高校的改革,后勤逐漸社會化,在安排學生宿舍管理者時因受到其準入制度、考核體系、管理定位等因素影響,導致其管理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之前存在較大距離,從而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內在引導效果。
在這種相對落后的管理體制下,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宿舍管理制度中,成立學生宿舍黨團工作管理委員會是宿舍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宿舍管理中,大學生既是被管理的對象也是這一管理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者,選拔出一批政治素養(yǎng)高、工作能力強、熱心為同學服務的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優(yōu)秀共青團員組成學生宿舍黨團工作管理委員會,既能培養(yǎng)大學生“主人翁”意識,發(fā)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功能,也能充分展示這些優(yōu)秀學生的先進性和自律性從而起好模范帶頭作用。學生宿舍黨團工作管理委員會應設立專門的辦公室,組織分配好各自的管轄范圍并與后勤宿舍管理、學生工作處管理有機結合,協(xié)助學校相關部門整頓好宿舍風氣、營造和諧文明的宿舍精神文化氛圍、積極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學校應任命相關部門專門負責定期修改學生宿舍管理條例,充分聽取思政工作者、宿舍管理一線的宿管員及學生代表的意見。在過于強調學生的服從于執(zhí)行的硬性管理要求中適度增加一些人性化管理,在不違反原則的條件下充分尊重學生權利。這樣有利于學生從內心甘愿接受學校管理,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做好鋪墊。
2.2 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發(fā)揮黨團組織影響力
現階段高校在校學生的年齡普遍是“90”后,與其他年代的學生相比,這批學生因為成長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年代,物質文化生活更為豐富多彩,但同時也容易受到享樂主義、無政府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的侵蝕。近年來,手機和網絡的普及,讓許多學生成為“低頭一族”或者“拇指一族”沉浸在個人的世界里,缺乏與外界的交流,只關注自己的“小世界”漠視大集體,這些學生的判斷力極易受到外界媒體的干擾。尤其現在部分傳媒格調低下,傳播內容良莠不齊。如果學生沒有得到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很容易導致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甚至出現政治立場不堅定的局面。
此時大學生迫切需要有正面導向性的、影響力大的、關注度高的媒介出現。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舊采取傳統(tǒng)課堂的單純說教對學生進行灌輸,顯然已經不能滿足這一時代的要求了。新時期的思政工作教育者應以宿舍為精神文化載體,以學生黨團組織為依托,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現代教育手段,推廣“宿舍區(qū)黨員服務站”、“宿舍區(qū)模范團員集中營”等公眾號,并在宿舍相應樓層建立固定的黨員、團員服務站等。這樣同學們可以在線上閱讀到關于黨團的宣傳材料,線下可以有機會直接和優(yōu)秀的學生黨團員們接觸,感受他們的“正能量”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樣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充分發(fā)揮黨團影響力,凈化宿舍精神文化世界,豐富宿舍精神文化內涵。
2.3 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開展高品位宿舍文化活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宿舍管理制度的融合、黨團組織進宿舍發(fā)揮影響力的目標實現,我們在開展宿舍文化活動時不僅僅只局限于評比傳統(tǒng)的“衛(wèi)生文明宿舍”活動,還應順應新時代大學生多才多藝的特點,積極開展教育導向明確的、符合當今大學生文化娛樂習慣的高品位宿舍文化活動。這樣能提高宿舍區(qū)廣大學生的參與度,吸引更多學生關注活動,“寓教于樂”達到爭取更多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性的目的。
具體地說,學校相關部門可以結合“90”后學生們個性突出,敢于向傳統(tǒng)挑戰(zhàn),勇于創(chuàng)新的性格特征和網絡普及的時代背景,以宿舍或以宿舍樓為單位開展圍繞諸如“安全宿舍”、“節(jié)約用水用電”等公益廣告設計、學生公寓大廳設計等大賽;圍繞“和諧宿舍、美麗家園”、“黨團建設進宿舍”為主題的攝影大賽;利用網絡交流平臺開展宿舍樓之間“紅色微博”評比大賽或“感動舍友年度人物”投票活動等;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可以促進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的學生交流,取長補短,開闊學科眼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宿舍精神文化氛圍。在活動中滲透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德教育能幫助學生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學生們的政治立場。
3 結論
由此可見,大學生宿舍人文環(huán)境建設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大學生宿舍人文環(huán)境的建設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展開的物質環(huán)境和精神環(huán)境基礎。高校不能只把學生宿舍當成休息和娛樂的場所,應充分意識到宿舍人文環(huán)境建設對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道德水準,維護校園穩(wěn)定,建立良好學風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鄧滔.高校宿舍內黨團組織建設研究[J].企業(yè)家天地,2014(7):下半月刊.
[2]周滿生,周亞楠.加強高校黨團建設 構建和諧文明宿舍[J].德育與學生工作,2010(36).
[3]戴湘文.論大學生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湖南師范大學,2006,5.
[4]劉巧玲,等.高校宿舍人文環(huán)境與大學生素質關系探討[J].高教高職研究,2008(31).
[5]羅瑩英.基于大學生心理行為特點的高校學生宿舍設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