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萍
【摘 要】面對油藏進入高含水期開發階段后,井網損壞嚴重,老井自然遞減日益加大,水驅開發效果逐年變差的問題。通過 “三率”研究,水驅開發基礎得到持續加強。
【關鍵詞】高含水期開后期;三率;開發基礎
0 前言
采油三廠油區位于東濮凹陷北端,橫跨中央隆起帶和西部斜坡帶兩大構造單元,斷裂構造極其發育。管轄文明寨、衛城、馬寨和古云集四個油田,分為中滲極復雜、中滲復雜、常壓低滲以及裂縫砂巖四類油藏,目前探明石油地質儲量9698×104t,動用儲量9295×104t,動用率95.84%,標定采收率33.86%。
2015年通過堅持不懈地做“精”注水管理,做“細”井組的分類管理,做“好”群眾性全員參與管理,逐級解決油藏開發中的“三大”矛盾,油藏水驅開發效果得到明顯改善,“三率”指標穩中有升,油田自然遞減得到有效控制,油藏開發步入良性循環。
1 提高“三率”研究
1.1 優化提高注采對應率
實際開發中由于物性差異,部分儲層雖然射開,但“不出力”,注采對應僅存在于靜態層面,非動態有效對應。
在注采不完善區,通過新區、構造復雜帶在構造新認識的基礎上完善轉注,構造復雜帶油水井對應補孔完善 ,事故井區在剩余油新認識的基礎上側鉆、大修、轉注等完善提高注采對應率;在注采不完善區,通過一類層改變液流方向完善轉注,二三類層下4吋套優化注采對應 ,低效井區的低效水井回采,靜態對應,動態不出力層:水井酸化、重炮等優化提高注采對應率 。井網受控率由88%上升到89.4%,新增受控方向59個。
1.1.1 轉注強化注采完善,有效提高注采對應率
針對構造復雜帶及事故井區井網不完善,在精細基礎研究的基礎上,份優化實施轉注38井次,增加水驅動用儲量73.8×104t,增加受控方向48個,累計增油5107t。其中包括構造復雜帶在構造新認識的基礎上完善轉注15口,老區一類層改變液流方向完善轉注10口,二三類層完善轉注4口,剩余油相對富集的事故井區完善轉注7口,培養措施轉注2口。
1.1.2 事故井區打撈及下4吋套,優化提高注采對應率
實施水井小修打撈和下4吋套9井次,增加水驅控制儲量19.8×104t,增加水驅動用儲量11.2×104t,目前對應油井見效6井次,見效增油能力5.4t,累計增油514t。
1.1.3 利用低無效水井回采,恢復提高注采對應率
實施回采17口,日增油能力63.7t,年累增油4506t。
1.2 從嚴管理,精雕細刻,提高斷塊分注率
1.2.1 強化井組精細調整,分注,重分提高分注率
實現從找分注井到篩無法分注井的轉變,篩選出18口分注意向井。分注、重(細)分注20口,增加水驅動用儲量10.3×104m3,對應油井見效26井次,見效日增油能力14.8t,累計增油1515t。
1.2.2 通過封堵強勢層,同時對弱勢層進行增注優化注水井段,提高注水針對性。實施井組層間精細調整37目前對應油井見效25井次,見效日增油能力21.4t,累計增油1883t。
1.2.3 新下分注井綜合應用井況、校深監測等手段,優選卡封位置,保障卡封成功率。實現分注提質提效 。
1.3 加強分注測試管理,提高層段合格率
1.3.1 建立完善精細注采管理制度
通過修訂《采油三廠2015年油氣水井資料錄取管理規定》、建立《采油三廠2015年分注井分層測試管理制度》、完善《采油三廠2015年地質基礎管理考核辦法》,使注水井管理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
1.3.2 落實分析制度,強化分注井監控
日觀察:采油區每天跟蹤分析水井生產情況,對當天不正常水井壓力、注水量變化原因進行分析。地研所注采室匯總,問題井預警開發室。
旬分析:采油區注水組每周一召開注水分析會,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安排部署下旬度工作。問題井報地研所注采室,與測試隊、開發室結合,制定下步對策。
月總結:對本月影響開發的注水井進行分析采油區注水組、地質組,地質研究所注采室結合,在地質例會上進行通報,提出下月治理措施。
季調整:地質研究所與采油區對所管理的油田進行全面調查分析,編制油藏季度配注方案,保持油藏較高開發水平。
通過加強三個結合“地質組與注水組的結合”、“地質組與地研所的結合”、“注水組與地研所的結合”,加快問題水井解決速度,確保水井有效注水。
1.3.3 完成水井數字化管理進程
編制修改水井現狀分析程序、井組穩升率分析程序,減少了采油區的大量手工統計工作量,統一了全廠水井、井組管理數據,改變了數據混亂的狀況。 將動態調配工作等同于水井措施來抓,實現調水任務書上網。
1.3.4 強化地面分注井管理
我廠地面分注井238口,占全廠分注井65.5%,2015年通過加強地面分注井的監管,大大提高了分注井層段合格率。一是,在資料錄取方面,把井口水表底數的錄取納入日常管理范圍,每天上報;二是,在地面管理方面。要求采油區一個月驗封一次,同時對單流閥、井口流程進行驗證檢查。
1.3.5 加強治理測試問題井的力度,提高層段合格率
協調解決測試過程中存在問題;定期落實分注井封隔器密封狀況,對封隔器失效井及時制定下步措施,確保分層注水到位。
2 實施
2.1 現場應用
轉注、大修47井次,日增油能力40t,年累增油5621噸。實施分注細分等井組治理57井次,累計增油3398噸。實施低無效水井回采17井次,累計增油4506噸。
2.2 效益分析
該成果推廣應用于生產實踐,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當年措施投入2135萬元,油井產出1.35萬噸,銷售收入3706萬元,實現利潤1571萬元,投入產出比1:1.20。
3 認識與體會
提高注水三率:對應率、分注率、層段合格率是注采管理的關鍵,是油田降低自然遞減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志軍,劉秀航,譚志安,等.水井增注措施優化設計方法[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04(4).
[2]張東榮,王軍,潘艇,等.利用存水率與水驅指數評價油田注水效果[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