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濤
階段性功能鍛煉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中的實施方法及康復效果研究
劉濤
目的 研究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中實施階段性功能鍛煉的具體方法及康復效果。方法 將2014年8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視作研究對象,將其分成觀察、對照2個組。觀察組采用階段性功能鍛煉方法進行鍛煉,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鍛煉,比較兩組患者康復效果。結果 觀察組鍛煉后3個月和鍛煉后6個月殘留腰腿痛評分,直腿抬高試驗角度評分,肌力、皮膚感覺以及神經反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結論 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階段性功能鍛煉能夠促進患者康復。
階段性功能鍛煉;腰椎間盤突出;實施方法;康復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stage functional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Methods From August 2014 to June 2015,in our hospital treated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 Periodic functional exercise method was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f rehabilitation effec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exercise of residual lumbocrural pain score,the angle of the straight leg-raising test score,muscle strength,skin feel and nerve reflex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with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using functional exercise can promote rehabilitation,is worth to b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Key words】Periodic functional exercise,Lumbar disc,Implementation methods,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是因為機體神經根由于椎間盤髓核突出而受到壓迫,而表現為坐骨神經痛或者腰腿痛等癥狀的一類疾病[1]。臨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多選擇手術方法,能夠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為了保證治療效果,治療結束后一般需要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2]。本研究主要分析階段性功能鍛煉對于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康復作用,以下為研究整理結果。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將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作為研究目標,經檢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臨床診斷標準。將所有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患者,其中觀察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平均為(56.9±1.7)歲;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患者的年齡平均為(55.7±1.9)歲。將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用作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鍛煉方法,主要由康復員指導,每天定時定量進行低強度運動,觀察組采取階段性功能鍛煉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2.1第一階段 手術結束后第1周進行第一階段的功能鍛煉,待患者麻醉效果消除后,適量給予鎮痛藥,康復員指導協助患者進行肱四頭肌收縮、被動交替去伸腿、仰臥位直腿抬高等練習。第一次每個動作進行30次,每次15 s,之后逐漸增加次數和時間,以患者耐受為宜,左右腿交替完成為一次,10次為一組,每天完成3組練習。另外還要進行踝關節交替背屈和背伸練習,完成左右足交替為一次,每次保持10 s左右,20次為一組,每天完成3組,堅持有助于強化患者肌肉力量。
1.2.2第二階段 手術結束后1周到0.5年為第二階段功能鍛煉時間,根據患者癥狀緩解情況逐漸增強鍛煉依從性,鼓勵患者進行主動練習。指導患者戴腰圍,幫助糾正腰椎姿勢,練習上下床,訓練患者的平衡能力,另外還要進行下肢肌肉鍛煉、伸展運動、腰肌放松、背臀和腰臀鍛煉、腰背肌鍛煉等[3]。
1.2.3第三階段 手術結束后第三個星期為第三階段功能鍛煉時間。指導患者戴好腰圍后嘗試下地行走,鞏固鍛煉腰背肌,指導患者練習伸展、蹬腿、懸拉、踢腿、退步行走、轉腰、快速行走等,對于身體狀況允許的患者可以指導其游泳或者慢跑[4]。
1.3效果評價
功能恢復情況主要比較兩組患者鍛煉3個月后以及鍛煉6個月后殘留腰腿痛評分,直腿抬高試驗角度評分,肌力、皮膚感覺以及神經反射評分,得分越高,恢復情況越好[5]。
1.4統計方法
對研究數據進行相關統計和分析,統計學軟件選擇SPSS 19.0,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鍛煉3個月后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鍛煉6個月后兩組各項評分均有上升,觀察組上升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對比見表1。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人民醫院康復科,山東 臨沂276002
表1 兩組患者鍛煉后功能恢復評分情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鍛煉后功能恢復評分情況比較(±s,分)
腰椎間盤突出容易反復發作,且整體病程較長,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較大的影響,除了應用手術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還要借助有效的功能鍛煉促進患者功能恢復[6-7]。功能鍛煉有助于患者肌肉痙攣癥狀得到緩解,使椎間盤所受壓力降低,幫助還原椎間盤,改善肌肉筋膜間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功能的更好發揮,提升蛋白質合成水平,促進患者肌力以及脊柱穩定性提高,防止各處韌帶及關節受到損傷[8-9]。
本研究對兩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分別進行常規鍛煉、階段性功能鍛煉,比較鍛煉效果,觀察組鍛煉后3個月和鍛煉后6個月殘留腰腿痛評分,直腿抬高試驗角度評分,肌力、皮膚感覺以及神經反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鍛煉時間越長,兩組評分差距越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階段性功能鍛煉能夠有效促進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1] 孫寶蓮. 個人護理配合功能鍛煉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椎間盤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2):3507-3509.
[2] 江閩. 腰椎間盤突出術后功能鍛煉的護理體會[J]. 中國美容醫學,2011,20(z6):201.
[3] 胡玉,張小莉. 腰椎間盤突出術后功能鍛煉的護理分析[J]. 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11):499.
[4] 朱靜娟. 綜合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手術前后依從性影響[J]. 上海護理,2013,13(4):12-15.
[5] 關長征,張伯達. 中西醫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98 例臨床療效觀察[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61-63.
[6] 蘇麗萍,黃梅香. 探討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經驗[J]. 中國傷殘醫學,2014,22(5):187.
[7] 劉敏如,郝仕強,陳麗. 功能鍛煉在椎間盤突出術后的應用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5,31(3):238-239.
[8] 范天麗,楊瓊,張柯.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9):115-116.
[9] 曹麗.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 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6):129-130.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Stage Functional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LIU Tao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L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Linyi City,Linyi Shandong 276002,China
R473.6
A
1674-9316(2016)14-003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