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凌云
[摘 要]高校建設是社會穩定因素的基礎,廉政文化則是高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創建高校廉政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校 廉政文化建設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9-0238-01
“廉政”一詞最早出現《晏子春秋》中:“廉政而長久,其行何也?”它主要是指:政府職員履行職責時不以權謀私。廉政文化體現了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對高校的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建設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廉政文化則是高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校反腐倡廉建設、學生廉潔意識培養以及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的創建,廉政文化活動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高校廉政教育沒有建立適合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工作大格局
不少高校把廉政文化單一進行建設,不能與領導班子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思想道德建設、法治建設和黨風建設等結合起來,沒有將廉政文化納入反腐倡廉與其他各項工作同部署、同檢查的行列,統籌策劃、統一部署,無法形成大的宣教格局,無法實現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優勢互補。
2、高校廉政教育的錯誤認知
目前,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認知存在著三種錯誤觀念:一是認為高校的核心功能是教學和科研,包括廉政文化在內的校園文化建設是輔助性的,對廉政文化的育人功能認識不足;二是認為廉政文化建設的主體應是學校紀檢部門,其他教學、管理、服務單位只是被動參與,無法形成齊抓共管的大格局;三是認為廉政文化建設不具有強制性,不像廉政制度那樣具有規范性和約束力。這些認識不同程度地制約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3、缺乏廉政文化制度規范
廉政文化建設僅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僅僅依靠人的自覺性是不夠的,還需要把它制度化。道德自律作為一種對人性的激勵,顯然也發揮過較大的作用,在相應的制度約束和法律規范缺乏時,道德力量就顯得比較渺小。我們對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提出的各種“不準”和“規定”,都是政治規范、制度規范,缺乏的是廉政文化制度規范。
4、缺乏載體、形式單一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主要是通過“上大課”、“作報告”、“樹典型”的教育形式,沒有搭建起廉政文化教育平臺來組織開展廉政主題教育。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應該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它與傳統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和高校歷史積淀有密切關系。當前,不少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設只注重從廉政本體出發,無視這種相互關系的存在,不能吸收融合各類文化的優勢,造成了廉政文化內容空洞陳舊,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缺乏文化建設應有的滲透力、影響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創建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落實廉政文化進高校的戰略任務,必須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高校自身優勢,實現整體推進的目標。
1.利用道德教育構筑廉政文化建設的思想基礎
要建立具有大學特征的精神信仰和價值觀念,構建高校廉政文化的思想基礎。從本質上講,廉政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一個確立、提升廉政信仰的過程。其核心價值觀是務實、為民、清廉。面對高校多元文化并存的現狀,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以道德教育為基礎的主流文化信仰,充分認識大學廉政文化建設的時代意義,抓好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是廉潔教育的根基。
當前,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進課堂、進教材、進師生頭腦”的工作,不斷加強理想信念的引導和教育,激勵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廉政文化觀,自覺抵制不良文化的潛在侵襲。著重抓好教師的學術道德教育是廉潔教育的重點,通過“三風”建設,教師應養成良好的學術道德品質,倡導學術自律,正確處理好道德與學術的關系,保證學術事業的健康發展,言傳身教,用黨員干部和教師的模范行動教育、示范、帶動學生,在大學校園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風清氣正、和諧向上的良好風尚。
2.結合地域優勢,與本地的歷史文化相結合,構建特色廉政文化
文化的魅力在于個性鮮明、各具特色。個性和特色是增強廉政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基礎。廉政文化建設無論是目標的確定還是原則的把握,無論是總體規劃還是具體設計,都應充分體現地域特色。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色,所以在廉政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依托各高校所在地域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積極挖掘本地人文積淀,營造有特色的廉政文化氛圍。目前,全國已有為數不少的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如河南省南陽市的高校借助花洲書院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樂”文化等飽含豐富廉政思想的楹聯文化,對高校師生進行廉政教育。
3.利用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廉政文化的育人環境
在高校校園開展廉政文化活動時,應善于將其具體內容
與高校豐富的文化形式結合起來,和各高校自身的文化特色結合起來,依托高校自身的文化軟實力,融入廉政文化的具體內容,創作高質量的廉政文化作品,創建校園廉政文化氛圍。比如組織編寫具有本地和本校特色的廉政文學學生讀物,編排具有特色的廉政文娛節目,穿插廉政思想特色的教學內容,并以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宣傳廉政文化,使師生在學習與娛樂的同時,受到廉政文化教育氛圍的熏陶,從而營造出高校特有的廉政文化環境。
4.以高校學生為活動主體發揮社會實踐作用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培養大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更是自我教育與傳播先進文化的過程。在高校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中可以建立廉政文化宣講隊,圍繞廉政文化內容,開展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這種方法,既促使大學生自身受到廉潔教育,也能向社會傳播先進的廉政文化,對社會廉政思想起到輻射和影響作用。在社會實踐中,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既是發展社會實踐,也是針對大學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廉政文化建設宣傳的方式,更是提高高校學生廉政意識的重要途徑。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19期